APP下载

PACS/RIS 系统在放射科工作流程优化中的作用

2021-05-06张继军朱金威

医药前沿 2021年1期
关键词:摄片放射科胶片

张继军,苏 明,李 晶,朱金威

(阿克苏第一人民医院 新疆 阿克苏 843000)

对于PACS/RIS 系统而言,是基于电子计算机设备及网络技术而发展的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放射科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各影像设备及终端的有效连接。旨在将科室的登记、诊断报告书写计算机化、审核的流程化,具备对影像集中阅读、存储的能力[1]。PACS 系统经计算机网络,将类型不同的设备生成的影像联为一体,促使医院影像资料可进行集中、共享管理,充分融合医学影像诊断与全数字化,无胶片化管理,为放射科工作流程科学、合理优化就理想的技术基础予以奠定。基于此,本研究对放射科工作流程中应用PACS/RIS 系统的优化作用展开了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8—2020 年8 月期间我院3.72 万人次,依据数字随机抽取法划分:急诊组(1.72 万例次)、非急诊组(2 万例次)。选择我院在放射科使用的PACS/RIS 系统、LINUX 服务器系统。同时在实验中,要求所应用的CT、MRI 等设备符合DI-COM3.0 标准并可与PACS 网络链接。将所获取的X 射线胶片图像向数字图像转换,或由服务器进行管理和存储。PACS/RIS 系统配备软件:PACS 图像及报告工作站等,具有数据统计、图像缩放和同步浏览功能,在放射科图像处理方面意义十分突出,并经WEB 服务器,达成信息共享。

1.2 放射科所具有的新旧流程对比情况

既往传统工作流程步骤内容:①患者依据申请单,向医院缴费处缴费;②并于放射科进行登记;③后到机房进行排队,对相关检查进行完善;④胶片领取后,向报告室送达,由医生进行阅片;⑤并由医生参与审核;⑥在登记台将报告发出。整个工作流程在用时方面,在1 ~1.5d。

通过对PACS/RIS 系统引入,优化了我院放射科的工作流程。在此系统应用后,放射科在对CT/MRI 图像数据获取后,可经信息转发系统/图像web 系统,向HIS 输入,方便随时调用。此外,工作细节明显简化:(1)可直接向RIS 登记界面进入,向PACS/RIS 系统传入;(2)于CT/MR控制台上,对Work-list 进行刷新,对相关检查信息获取:(3)将图像精准向PACS服务器上传,并与RIS序列号匹配,向医生报告,并进行书写;(4)报告被有效审核后,可立即将内容发出。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放射科应用PACS/RIS 系统前后进行CT/MR 检查及普通诊断用时展开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 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定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 统计意义存在。

2.结果

表1 可见,PACS/RIS 系统建设前,急诊病例所予统计的诊断耗时(0.35±0.08)h,普通摄片常规耗时为(0.52±0.12)h;PACS/RIS 系统建设后,急诊病例所予统计的诊断耗时(0.38±0.08)h,普通摄片常规耗时为(0.52±0.12)h;非急诊病例所予统计的诊断耗时(1.33±0.35)h,普通摄片常规耗时为(1.86±0.27)h;PACS/RIS 系统建设后,非急诊病例所予统计的诊断耗时(10.68±5.2)h,普通摄片常规耗时为(18.52±5.2)h;可见,在完成PACS/RIS 系统有效建设,与常规耗时进行比较,采用普通摄片检查、CT/MRI 诊断检查耗时所测数值表现为明显缩短的情况(P<0.05)。

表1 耗时规范标准对比情况(± s,h)

表1 耗时规范标准对比情况(± s,h)

组别 普通摄片检查PACS/RIS 系统应用后诊断耗时 常规耗时 P急诊病例 0.35±0.08 0.52±0.12 <0.05非急诊病例 1.33±0.35 1.86±0.27 <0.05组别 CT/MRI 检查PACS/RIS 系统应用后诊断耗时 常规耗时 P急诊病例 0.38±0.08 0.52±0.12 <0.05非急诊病例 10.68±5.2 18.52±5.2 <0.05

3.讨论

PACS 是一个综合系统,主要对数字成像设备产生的图像发挥存储、管理、关联和归档等相关作用。RLS 是一个数字化系统,其作用在于放射影像科室病人登记、数字设备和RIS 工worklist 的集成以及诊断报告的签发。两者有效结合,对影像科向无胶片化、全数字化管理进程具推进作用。应用HLS/RIS 进行无缝集成,可使影像科在无需输入打字的情况下就可直接到达RIS注册界面,成功对信息输入错误现象进行防范,在较短时间内生成患者单独的检查号。同时,通过电子申请表的扫描生成,避免了写报告时对申请表等待发送的时间。原30min 才可完成的定价、付款、挂号等相关工作,仅在1min 即可完成,避免了患者来回往返的情况,促使工作效率大大提升[2]。检查设备可以通过workist 模块与RIS 实现病人信息传递共享。对于影像科日常所用各数字化检查设备,在使用时,可经Worklist 模块从RIS 挂号台直接获取患者的相关检查信息,避免技师有重复输入现象。患者登记注册后,技师对患者的work-list 进行选择,并对相应的检查站点进行点击操作,即可展开相关检查工作。应用电子申请单,可大大节约了检验图像与申请单匹配的时间。完成对患者的检查工作后,设备获取的自动图像精准上传至PACS 服务器,PACS/RIS 会将图像向申请表自动匹配。所需时间一般会在网络和检查次数方面有所受限。最快的时间是10 s 以内,一般要求在10 min以内完成操作。报告医生经PACS/RLS 终端工作站上,对图像和电子申请单查询并观察,以利于检查工作完成后,医生将诊断报告给出的时效性,以保证满足急症工作的需要。与传统模式比较,有效避免了手工传递申请单所产生的时间浪费,进而有效改进优化工作流程。

PACS/RIS 因在看图方面、报告方面、检索功能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为影像报告的书写、保存质量提供了保障。PACS/RIS 终端工作站有利于实现工作的快速高效性,主要是依赖于其方便快捷的操作工具,以及强大的看图功能。如:在对图像进行浏览时,可通过快速调整窗宽窗位,并具缩放、精确测量等常用工具;另外,可有效对多期扫描图像针对性链接,同步动画实现;有利于观察及比较不同扫描时象病变程度;快捷的展开历史查询,仅需点击一键,即可快速调阅患者各类影像学历史,为掌握疾病的进展情况及对比提供极大的便利;对不同扫描层面的解剖定位展开交互参考;对图像显示格式等进行高度定义,可促使报告医生各种看图要求获得满足。报告书写时,在个人账号下对有丰富的疾病描述内容模板保存,并且可依据需要,进行任意添加,以及删除操作,虽工作站不同,仍可对的模板进行充分调用。另外,还可即时获取历史报告,浏览相关图像,同时还可对患者病情掌握。而以前需对库存胶片进行调阅十分费时。可见,此种方式下报告审核更加快捷、方便。作为审核医生,仅需将报告选取,既可完成逐一审批。此报告所做的修改内容,可在报告医生界面上直接显示,并经用红色或删除横线的形式明确进行标出,利于将错误处及时检出,不断学习并及时加以改进,可使自身的诊断水平显著提高。此外,PACS/RIS 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使科室消耗降低。而通过应用数字化网络,对胶片的保存工作完成,仅需对选定图像胶片打印出即可,有利于减少胶片消耗,同时因将原先科室存档的胶片资料库进行取消,可实现人力资源节约化。此外,可直接在电脑上对编辑修改工作完成,可防范书写错误引发的纸张浪费。以上促使检查成本减少,促使科室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3]。

PACS/RIS 系统的应用,可全方位优化放射科的工作流程,实现医院科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具体作用如下:(1)在对PACS 系统进行应用时,可检查患者随机对电子标签进行分配,自登记到取片,均可进行信息化管理,可防范信息出现重复性录入的情况,减少其排队时间;针对影像资料,所具有的数字化存储和传输工作,利于诊断医师对诊断影像进行快速浏览,为就诊患者宝贵的诊疗时间予以提供[4-5]。在本实验中,对PACS/RIS 系统科学构建后,同比常规耗时,普通摄片、CT/MRI 诊断耗均呈现明显缩短现象,呈显著性差异(P<0.05)。(2)PACS 工作站经有效对对窗宽窗位、测量,并对多期扫描图像同步动画等功能应用,保障了评片质量。(3)针对PACS/RIS 系统与HIS 的集成而言,为放射科医生经呈现在信息平台上的信息,对患者情况掌握,为诊断提供充足的参考依据。

综上,将PACS/RIS 系统引入并应用,对放射科工作流程进行有效制定,与医疗工作质量提升要求更加贴合。

猜你喜欢

摄片放射科胶片
放射科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No.8 胶片复兴使柯达公司产量翻两番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保乳手术切缘评估及术中乳腺X线摄片的临床应用
放射科专业基地入科教育的实践探讨
MRI诊断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意义
胶片相机的维修 当胶片机出现问题了该怎么办
浅析DR摄片应用于大批量胸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价值
作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