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里程碑计划体系构建

2021-04-27胡明熙毕怀梅张朔玮

护理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里程碑函询专业学位

胡明熙,毕怀梅,王 涛,张 宇,张朔玮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650500

胜任力受到医学界和教育界的关注,但它并不直接涉及教育实践,欠缺可操作性[1]。因此,美国建立以胜任力结果为导向的培养计划,即里程碑计划,目前已经建立了所有医学专业的里程碑[2-3]。描述了在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中,实践者从初学到精通所需达到的二级胜任力的学习轨迹,包括实践者在各胜任力领域应达到的技能、知识和行为水平[4]。里程碑为医学研究生教育提供框架,保证实践者达到高水平的胜任力[5]。目前,国内已在临床医师综合能力的培养及规范化培训等领域开展相关研究[6-9]。基于里程碑的实际意义,本研究期望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里程碑计划体系,为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专家选取标准 选取湖南、福建、贵州、云南等省8 所三级甲等医院、3 所医学院校的护理教育专家、临床护理专家、护理质量管理专家进行函询。纳入标准:①从事教育、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工作10 年以上;②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高级职称,均为硕士研究生导师;③自愿参与本研究,调查前对本领域有相关研究,能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并能够持续参加本研究直至专家函询结束。共选取专家16人,其中男1人,女15人;年龄(50.69±3.85)岁;工作年限(30.00±6.07)年;本科12 人,硕士2 人,博士2 人;职称:副高级7 人,正高级9 人;工作领域:护理教育6 人,临床护理6 人,护理管理4 人;职务:学院院长4 人,教研室主任4 人,护理部主任6 人,学院书记1 人,护士长1 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组成员包括6 名护理教育专家、6 名临床护理专家、4 名护理质量管理专家。课题研究小组的主要任务:①编制专家函询表;②选择并确定咨询专家;③整理、统计和分析专家提出的意见及评分结果;④形成最终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里程碑计划体系。

1.2.2 专家咨询

1.2.2.1 制定条目池 从对接培养理论与培养实践的角度,以可操作性的描述,构建里程碑指标计划体系,确定能力等级,目的是将里程碑的指导作用落实于实践培养。课题组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文献资料基础上,邀请教师10 人,学生5 人对条目适当性进行评价,根据师生意见及课题组讨论结果,删除1 个条目,修订4 个条目,形成包括7 个维度、20 个条目的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里程碑计划体系的初步框架。

1.2.2.2 制定第1 轮专家函询表 函询表由3 部分组成:①函询表说明及要求;②专家基本情况表;③里程碑计划体系专家征询表,包括胜任力一级指标咨询表(7 个条目)、二级培养维度咨询表(20 个条目)、里程碑等级划分办法咨询表(7 个条目,条目1 为是否同意划分为新手、初手、生手、熟手、能手、高手6 个等级,其余条目为各等级的名称和含义);每个条目的重要性评分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④阶段里程碑咨询表,对20 个二级培养维度划分培养等级,划分分值标准为新手(0.0~<0.5 分)、初手(0.5~<1.5 分)、生手(1.5~<2.5 分)、熟手(2.5~<3.5 分)、能手(3.5~<4.5 分)、高手(4.5~5.0分);⑤专家权威程度量化表,包括熟悉程度、判断依据等。

1.2.2.3 专家函询过程 由本课题组提前与专家预约,向专家解释调查目的、意义、注意事项等,获取调查对象的知情同意,将编制好的第1 轮专家函询表以现场发放问卷或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咨询,问卷回收后及时进行统计分析,结合专家意见,形成第2 轮函询表。在第2 轮函询表中每个条目重要性评价标准同第1 轮,且要求专家确认每个条目是否需要保留,如果认可度≥70%予以保留。第2 轮函询表中附有第1 轮函询结果及专家反馈意见。第2 轮函询后专家意见出现了集中趋势,初步确定了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里程碑计划体系。

1.2.2.4 条目筛选标准 同时满足条目重要性评分均值>4.0 分且变异系数<0.25。为使各条目更具合理性和符合临床实践,本研究条目筛选严格按照条目筛选标准,同时结合临床实践以及专家意见,经课题组集体评议后确定。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10 录入数据,以SPSS 20.0 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定性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专家的积极系数 采用专家函询表的有效回收率表示专家积极系数,回收率>70%为良好。本研究两轮专家函询各发出16 份问卷,回收16 份问卷,积极系数均为100%;第1 轮咨询后有7 名(43.7%)专家提出了19 条建议。说明专家的积极性和合作程度较高,重视此项研究工作。

2.2 专家的权威系数(Cr) Cr 是影响评价、预测结果精度的重要指标,由专家对条目进行判断的依据即判断系数(Ca)和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系数(Cs)决定,Cr=(Ca+Cs)/2。一般认为Cr≥0.70 表示权威程度较好。专家判断依据的评分标准见表1。专家对研究内容的熟悉程度评分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并分别赋值1.0 分、0.8 分、0.6 分、0.4 分、0.2 分。本研究两轮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8,0.907,见表2。

表1 专家判断依据的评分标准 单位:分

表2 函询专家的权威程度

2.3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采用Kendall 协调系数(W)表示。第1 轮咨询结果Kendall 协调系数为0.424;第2 轮咨询Kendall 协调系数为0.64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专家意见协同性较好。见表3。

表3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2.4 条目修改情况 第1 轮专家咨询后,统计分析显示所有条目同时满足重要性评分≥4 分,且变异系数<0.25,经课题组讨论保留原有条目。修改条目如下:第一轮专家咨询后,有专家建议在一级指标“临床实践能力”下增加“临床应急能力”维度,因专科能力为各科室培养内容,已包含在该一级指标下相关条目内,因此未增加;另外,护患沟通具有专科特点,为各科室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之一,因此未单列维度,并在相应条目标注说明;在里程碑等级划分办法咨询表中(见表4),有专家建议“删除初手,新手、初手含义合并”,综合意见认为“新手”如同标尺中“0”的刻度,虽然不用,但有存在的意义,拟保留;专家建议将“老手”改为“高手”,其含义部分“发现问题”改为“敏锐发现问题”,“科学分析问题”后加入“识别问题本质”,另有专家认为“与能手含义有重复”,综合意见认为“老手”更多体现阅历,“高手”更多体现能力,拟调整该等级名称为“高手”,同时在含义部分加入“敏锐”,由于“科学分析”应当“识别本质”,因此不再加入。第2 轮专家函询后,每个条目的评分均值>4.0 分且变异系数<0.25,专家认可度均>70%,条目未做修改,说明专家咨询意见趋于一致,结束函询,形成包含7 个维度,20 个条目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护理方向)教育里程碑体系,见表5。

表5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里程碑计划体系

3 讨论

3.1 本研究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本研究选取教学、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方面经验丰富的专家,具有一定代表性。专家均为硕士研究生导师,高级职称,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年限为(30.00±6.07)年。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第1 轮咨询后有7 名(43.7%)专家提出了19 条建议,两轮咨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8,0.907,显示本研究结果比较可靠。两轮咨询的专家协调程度分别为0.424,0.643,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专家意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本研究结果可取,较为科学、合理。

3.2 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里程碑计划体系的意义 里程碑计划可有效评估学习者的胜任力,既是检验学习者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指标,又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标尺,为推动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医学人才起到积极作用[10-11]。本研究采用6 级的里程碑等级,划分每个胜任力领域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借鉴了美国从新手到专家的5 级阶段目标[12]。不同之处在于本研究从实践的角度确定了富有专业个性的能力培养体系及对应阶级,促进胜任力理论体系与临床实践、教学实践相衔接。该计划体系为确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标准提供参考,有助于促进教师系统考虑研究生教育和保障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加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角色认知和专业稳定性。

3.3 里程碑计划体系分析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13]。本研究结果与文件精神契合。表5 显示,实践能力、科研能力、教育能力下所有二级指标的专家期望均为“能手”评判思维能力下哲学思辨理论知识的期望是“熟手”,评判思维是“能手”。其余指标均为“熟手”。说明专家认为前4 项能力更应受到重视。本研究结果显示实践能力得分最高,是最被看重的指标,其中尤其重视“职业精神”,其次为“临床思维”,说明相较于实践知识和技能,专家认为研究生更应注重提升实践思维和思想;在评判性思维方面,相较理论知识,专家认为内化的批判性思维更加重要;对于教育、沟通能力,则更注重实践的能力,体现了护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对于科研、管理能力,更注重夯实理论基础,这可能是由于研究生对这两项内容相对不熟悉,学习更具挑战性,因此专家更注重培养其基础素养;对于发展能力,则显现出综合训练的特点。对科研能力的要求不同的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区别,但本研究显示专家同样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这可能与行业特点有关,由于护理研究生数量少,是推动行业、学科发展的重要人才,社会期望较高,因此对其科研要求也较高。本研究将沟通能力划分为“护患沟通”及“医务工作者间沟通”两部分,认为研究生教育对二者的培养要求不同,将“护患沟通”纳入“临床实践能力”维度,认为护患沟是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专科特点。

4 小结

本研究结果可靠,可为培养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参考。下一步应继续深入研究培养过程中的具体时限强度以及如何根据里程碑计划体系制订高效优化的个性化培养方案等问题。

猜你喜欢

里程碑函询专业学位
“六有五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函询岂是走过场
函询岂是走过场
朔州市朔城区:严把第一道关口 扎实开展谈话函询
反腐败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里程碑
发挥谈话函询『百分百』作用坚决防止『浅谈(函)辄止』
里程碑时刻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
漫步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