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习护生工作场所垂直暴力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1-04-27张会君张春颀侯百灵

护理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施暴者复原场所

杨 振,张会君,张春颀,侯百灵

1.锦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辽宁121001;2.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工作场所暴力是指在工作地点发生的身体攻击或心理威胁[1]。垂直暴力是工作场所暴力的一种,是指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同事间的暴力,或者上级对下级的暴力[2]。长期以来,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常因不熟悉工作环境、操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以及缺乏临床护理技能导致他们在医院等级制度中处于边缘状态[3]。这些因素可能使护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更容易受到垂直暴力的威胁。复原力是指在危机情境或压力事件中,个体通过自身的人格特质衍生出积极的应对方式,以获得良好的适应结果[4]。对于护生而言,复原力不仅对维护职业自我效能有重要的帮助,而且对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也会产生较大影响[5]。Roy 适应模式是由美国护理理论家Roy 于1975 年提出的广域性理论,该模式以适应为核心,深入系统探讨个体应对外界刺激过程中的适应机制、适应方式和适应过程[6]。Roy[7]认为,人的生命过程就是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进行主动适应和调整的过程。国内对于护生工作场所暴力的研究较为普遍,但主要集中在发生率、发生类型等方面的调查分析,而复原力对护生工作场所垂直暴力的重要影响却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Roy适应理论的视域下探讨具有不同复原力的实习护生在工作场所遭受垂直暴力的现状、应对及个人影响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以及护生复原力是否能够作为Roy 适应模式中应对垂直暴力的部分保护性因素,为预防实习护生在工作场所垂直暴力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9 年12 月—2020 年1 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对辽宁省锦州市3 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45 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①2020 年应届实习毕业护生;②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排除标准:①沟通存在困难者;②休学或病假不在岗者。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自行编制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家庭结构、出生地、教育程度、职业认同、敏感人格以及实习前工作场所垂直暴力的相关知识8 个项目。

1.2.1.2 实习护生工作场所垂直暴力问卷 由研究者根据相关文献[8-11]及专家咨询自行编制问卷,目的在于对实习护生遭受工作场所发生垂直暴力事实进行现况调查,内容包括实习护生工作场所垂直暴力的发生率、发生类型、施暴者、个体应对以及影响5 个项目,其中类型与施暴者为多项选择问题,其余为是非题。问卷总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698,经专家咨询内容效度良好。

1.2.1.3 大学生复原力量表 由国内学者阳毅[4]编制,包括6 个维度,共31 个条目,用以评估个体在危机情境或压力事件中的适应情况,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各条目累计得分为量表总分,总分为31~155 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其总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6,分半信度为0.63。

1.2.2 资料收集方法 研究者与各医院护理部取得联系并得到各科室护士长及护生的支持与配合,由研究者向研究对象说明研究目的及填写问卷的注意事项,在规定时间内匿名填写并收回,检查、剔除无效问卷。实际发放问卷260 份,收回有效问卷245 份,有效应答率为94.23%。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t 检验、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习护生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本研究共调查临床实习护生245人,其中男14人,女231人;年龄:≤21岁75 人,22~23 岁107 人,≥24 岁63 人;家庭结构:多代家庭23 人,原生家庭194 人,单亲家庭20 人,重组家庭8 人;出生地:城市101 人,农村144 人;受教育程度:专科141 人,本科69 人,研究生35 人;职业认同情况:不认同63 人,不确定79 人,认同103 人;敏感人格情况:没有46 人,偶尔179 人,经常15 人,总是5 人;没有实习前垂直暴力相关知识150 人,有实习前垂直暴力相关知识95 人。

2.2 实习护生工作场所垂直暴力的发生率、类型和施暴者 245 人中,有215 人(87.8%)经历过工作场所垂直暴力,多数施暴者源自非教学关系的护士。实习护生遭受了9 种不同类型的工作场所垂直暴力(见表1),其中占比前3 位的依次为被迫做一些琐碎而无关紧要的事、在护理业务能力上被轻视、受到了敌意对待或威胁恐吓。

表1 实习护生经历工作场所垂直暴力的类型(n=215)

2.3 不同垂直暴力应对方式实习护生复原力得分(见表2)

表2 不同垂直暴力应对方式实习护生复原力得分比较(n=215,±s) 单位:分

表2 不同垂直暴力应对方式实习护生复原力得分比较(n=215,±s) 单位:分

垂直暴力应对保持沉默,独自忍受分类t 值0.258 P>0.05与施暴者沟通并相互理解−2.102<0.05向家人或朋友倾诉−2.238<0.05向上级举报−1.526>0.05提醒自己加倍努力变优秀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人数78 137 121 94 178 37 168 47 16 199得分103.47±11.82 103.01±12.95 101.61±12.24 105.20±12.66 99.03±13.22 104.05±12.24 102.50±12.48 105.64±12.53 95.69±13.47 103.79±12.28−2.518<0.05

2.4 不同工作场所垂直暴力影响实习护生复原力得 分(见表3)

表3 不同工作场所垂直暴力影响实习护生复原力得分比较(n=215,±s) 单位:分

表3 不同工作场所垂直暴力影响实习护生复原力得分比较(n=215,±s) 单位:分

垂直暴力影响生理不良反应(如疲劳、失眠等)分类t 值1.058 P>0.05心理负面影响(如焦虑、沮丧等)2.019<0.05考虑离开护理行业3.062<0.01严重怀疑自己的能力否是否是否是否是人数113 102 63 152 114 101 43 172得分104.06±12.97 102.21±12.00 105.84±12.70 102.08±12.32 105.60±13.39 100.46±10.90 102.56±14.08 103.33±12.15−0.364>0.05

2.5 实习护生工作场所垂直暴力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复原力得分作为自变量,以护生垂直暴力的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教育程度、职业认同、敏感人格、复原力总分是影响实习护生工作场所垂直暴力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见表4。

表4 实习护生工作场所垂直暴力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实习护生工作场所垂直暴力现状 临床护理实践已成为护理教育计划中专业技能学习和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习护生遭受工作场所垂直暴力的情况堪忧,87.8%的实习护生均遭受过工作场所垂直暴力,这与蔡建政等[12]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护士是工作场所垂直暴力的主要来源,这也类似于其他研究[13-14]。在本研究中,实习护生工作场所垂直暴力最常见的类型是被迫做一些琐碎而无关紧要的事情,从侧面反映出科室护士并未给予实习护生充分信任及提供锻炼其护理技能的机会[15],81.4%的实习护生在护理业务能力上经常被轻视的调查结果恰好证明了上述观点。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受到垂直暴力后对其生理和心理均产生较大的负性影响。提示工作场所垂直暴力可能会成为影响护士团队组织和专业保留的重要因素[16]。Roy认为,人的生命过程是对内外环境各种刺激不断适应的过程[17]。当经受工作场所垂直暴力的负性影响后,92.6%实习护生产生时刻提醒自己不断努力,变得更优秀的心理暗示行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更好地应对工作场所垂直暴力。

3.2 实习护生遭受工作场所垂直暴力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习护生的年龄、教育程度、职业认同、敏感人格及复原力总分是影响其工作场所垂直暴力发生与否的重要因素(P<0.05)。以往工作场所暴力的相关研究[18-19]显示,年龄多为保护性因素。本研究得出类似结论,即年龄越大的护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垂直暴力发生率越低。教育程度也是实习护生工作场所垂直暴力的影响因素,与相关研究结果[20]相似。具有较高学历的实习护生具备更全面、更深刻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临床护理技能,他们可以高效地完成临床工作,进而得到临床护士的认可与信任,故他们可以避免或减少工作场所垂直暴力的发生。此外,具有较高职业认同的实习护生也可有效避免或减少垂直暴力的发生。相关研究表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21]。故在临床护理实践前或实践过程中可采取有效措施,如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讲座、游戏等活动,以改善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本研究结果显示,当实习护生的人格更加敏感时,工作场所垂直暴力的发生率也更高。性格敏感的人会非常在意他人的语言、表情、动作等,甚至会夸大和歪曲他人表达的真实想法[22]。然而,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未使用专业的职业认同感问卷和人格量表,可能会导致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和人格的偏倚。本研究发现,复原力是实习护生工作场所垂直暴力发生的重要保护性因素。具有较强复原力的人能够从成功中获取所需知识,专注于创新,并且他们善于利用自身优点[23],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当复原力水平较高时,实习护生则有较大的勇气面对暴力行为,与施暴者进行沟通并取得理解。此外,具有较高复原力的护生能够有效适应临床护理工作以及外部环境带来的压力,时刻提醒自己不断努力,在各方面变得更加优秀[9]。值得注意的是,复原力较高的实习护生与家人或朋友倾诉的可能性较低,一方面,由于较高的复原力和适应力,在临床护理实践所产生的垂直暴力及外部环境压力较少,缺乏倾诉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具有较高复原力水平的实习护生可以更好地自我调节,积极适应临床护理实践所产生的各种压力[24]。因此,基于复原力在实习护生临床护理实践中的保护作用,临床护理管理者有必要开展弹性训练,提高实习护生的复原力,使其更有效应对垂直暴力事件。

3.3 实习护生应对工作场所垂直暴力的策略 实习工作场所暴力会对护生的身心状况、护理质量以及病人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进而增加离职风险[25-27]。首先,护生在平时的工作中应积极培养自身的心理复原能力,不断提升职业认同感;在发生垂直暴力后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减轻人格敏感程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施暴者进行有效沟通,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其次,护理管理者及临床护士应端正心态,善于发现实习护生的优点,鼓励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发挥积极作用,向他们分享多年来积累的临床护理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护生临床护理实践,为提升整体护理满意度奠定基础。最后,护理管理者应在实习护生中积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弹性训练,提高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和心理复原能力,使其在遭受工作场所垂直暴力后能够采取积极的手段解决问题。

4 小结

工作场所垂直暴力事件会给实习护生的身心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大多数实习护生都能够凭借自身复原力进行自我调节,适应并高效应对相关压力。本研究为临床护理管理者及护理教育者深入研究实习护生工作场所垂直暴力提供了相应依据,临床护理管理者应重视这一现象,积极改革管理观念与手段,营造良好的护理实践氛围。

猜你喜欢

施暴者复原场所
温陈华:唐宋甲胄复原第一人
小编有话说
——
一起来做颈椎操吧
青瓦台常驻记者吃霸王餐?
家庭暴力中施暴者的矫治问题研究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白丝带”,协助家庭暴力施暴者开展“自救”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