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门护理本科生临终照护知识、态度及死亡应对现况分析

2021-04-27

护理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护生本科生澳门

王 艳

澳门理工学院,澳门999078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和慢性病患病率增加[1],澳门社会对临终照护的需求逐渐增大。临终照护是体现“全人”理念的持续性照护重要内容之一[2],临终照护能力被认为是护理本科生应具备的能力之一[3]。澳门护理教育尚未将临终照护正式纳入本科课程体系。本研究旨在对澳门护理本科生临终照护知识、临终照护态度和死亡应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下一步开设临终照护课程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二年级~四年级护理本科生180 人中招募自愿参与者作为调查对象,共有128 名护生自愿参与了本次调查。因一年级护生尚处于护理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尚未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专业课程,因此不适合接受本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年级、性别、有无照顾病人的经历)护理临终照护问卷(Palliative Care Quiz for Nursing,PCQN)、弗梅尔特临终照护态度问卷(Frommelt Attitude Towards Care of the Dying,FATCOD)、死亡应对量表(Coping with Death Scale,CDS)调查研究对象临终照护知识掌握情况、对临终照护的态度及死亡应对情况。①PCQN:由Ross 等[4]于1996 年发展,用于测试受试者的临终照护知识。问卷包括哲学与原则(4 题)、疼痛和症状管理(13 题)、精神和灵性(3 题)3 个维度,共20 题。每题有“对”“错”“不知道”3 个选项;回答正确计1 分,回答错误或不知道计0 分。得分越高,代表对临终照护知识掌握程度越好。问 卷Cronbach's α 系 数 为0.78。 ②FATCOD:由Frommelt[5]于2003 年发展,问卷含30 题,采用李克特5 级评分法,1~5 分分别代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和非常同意。其中15 题为反向计分。得分越高,代表越积极的临终照护态度。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89[6],评分者信度为1.00。③CDS[7]:由Bugen于1989 年发展,旨在测试受试者自认为的死亡应对能力。问卷共30 个条目,采用李克特7 级评分法,1 分代表完全不同意,4 分代表中立立场,7 分代表完全同意。其中2 题为反向计分。得分越高,代表受试者认为自己拥有越高的死亡应对能力。

1.2.2 资料收集方法 调查员经统一培训,使用统一指导语,避免提示、暗示性语言,安排研究对象在安静环境下独立完成。问卷现场回收并核查,若有漏填项,请研究对象当场补充完整。共发放问卷128 份,回收问卷128 份,有效问卷128 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百分比等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n=128)

2.2 护理本科生PCQN、FATCOD 和CDS 得分 护理 本 科 生PCQN、FATCOD、CDS 总 分 分 别 为(10.51±2.31)分、(111.04±8.56)分、(122.74±18.89)分;PCQN 3 个维度得分见表2。CDS 各条目得分(见表3)。

表2 护理本科生PCQN 得分(n=128) 单位:分

表3 护理本科生CDS 各条目得分 单位:分

2.3 不同性别、年级、临终照护经验护理本科生PCQN、FATCOD 和CDS 得分比较(见表4)

表4 不同性别、年级、临终照护经历护理本科生PCQN、FATCOD 和CDS 得分比较(±s) 单位:分

表4 不同性别、年级、临终照护经历护理本科生PCQN、FATCOD 和CDS 得分比较(±s) 单位:分

项目性别分类男女人数28 100年级t 值P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F 值42 51 35临终照护经历P无有33 95 t 值P PCQN 9.46±2.74 10.80±2.10−2.389<0.05 10.14±2.75 10.49±2.64 10.97±0.45 2.541>0.05 9.67±2.72 10.80±2.09−2.178<0.05 FATCO 107.64±10.62 111.99±7.68−2.022<0.05 109.79±9.67 110.84±9.70 112.83±4.18 2.135>0.05 108.00±10.0 112.09±7.80−2.412<0.05 CDS 115.07±20.72 124.89±17.87−2.480<0.05 120.29±22.51 123.16±21.70 125.09±3.97 1.068>0.05 116.24±22.31 125.00±17.11−2.055<0.05

2.4 死亡应对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研究对象CDS 得分为应变量,以一般情况、PCQN、FATCOD 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回归方程的调整后R2为0.915。临终照护知识(PCQN 评分)和临终照护态度(FATCOD 评分)是死亡应对的影响因素(P<0.05)。

表5 死亡应对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护理本科生一般资料分析 调查显示,澳门护理专业男生比例的占总人数的1/5,越来越多的男性加入澳门护理行业。本院护生从一年级开始进入临床实习,实习内容从基础护理的技术操作逐渐向专科护理、全人护理实践过渡。澳门目前有一所临终照护机构,相对于70 万的澳门人口,床位数量有限,因此绝大部分病人是在医院离世的。学院安排护生在三年级到该机构进行为期1 周的实习。因此,三年级、四年级的护生基本都有照顾临终病人的经验;部分二年级护生,也在医院实习的过程中获得了照顾临终病人的经验,而本研究中无临终照护经历的护生基本集中在二年级。

3.2 临终照护知识 缺乏临终照护知识是目前护士照顾临终病人时面临的问题之一,与本科阶段相关内容教育不足有关[8-9]。澳门护生PCQN 得分为(10.51±2.31)分,略高于其他地区的研究报告。Qadire[10]对220 名约旦护生的调查显示,PQCN 的得分为(8.0±3.1)分;Karkada 等[11]的研究中,三年级护理本科生PCQN 的得分为(6.4±1.6)分;Dimoula 等[12]对529 名希腊护生调查显示,PCQN 得分为(8.2±2.8)分。研究结果提示,学院虽未开设专门的临终照护课程,但护生从不同理论科目的学习及临床实习中获得了一些临终照护知识。例如《内外科护理》《老年护理》等科目会涉及临终照护知识,内科、外科、肿瘤科以及老年院等实习是护生获取临终照护知识的主要来源。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提示女生可能比男生掌握的临终照护知识、技能更多。研究发现,曾经有临终照护经历的护生,PCQN 得分高于无临终照护经历的护生,此结果证实护生确实可以从临终照护经验中获取一定的知识。3 个年级护生的PCQN 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生对临终照护知识的掌握并未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增长,提示临终照护知识具有特殊性,并不能靠对一般理论科目的学习和临床轮转带来较大的进步,这一研究结果强调了在护理本科课程体系中开设临终照护科目的必要性。PCQN 得分中,哲学与原则维度均分为1.76分(满分4 分),疼痛与症状管理维度均分为7.57 分(满分13分),精神和灵性维度均分为1.18分(满分为3分)。可以看出,护生每个维度的得分都有待提高。护生回答错误较多的问题举例如下。Q1(哲学与原则维度):较多护生误以为临终照护只有在病情明显恶化的时候才是恰当的选择,事实上临终照护应该开始得更早,如在疾病诊断为恶性后,即使病人没有出现任何症状,临终照护就应该开始。Q3(疼痛与症状管理维度):护生错误地认为病变程度才是决定疼痛治疗的方法,事实上临终病人病变程度与疼痛程度并非总是一致,疼痛管理的依据是病人疼痛的程度,这也是临终照护的原则之一——“症状控制优先于疾病治疗”的体现。Q5(精神和灵性维度):护生认为家属一定要持续陪伴直到病人死亡。对家属的关爱也是临终照护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在照护临终病人的过程中家属身心承受巨大压力,护士应该适时给予家属放松和舒缓的时间及空间,对于一些可能导致家属恶性情感体验的情境可尽量避免。如果忽略了对家属的保护,会导致照护临终亲人的这一经历对家属余下的人生带来重大阴影。由此可以看出,对临终照护知识的加强,应从理论基础、实践、灵性3 个层面全方位加强。

3.3 临终照护态度 澳门护生FATCOD 得分为(111.04±8.56)分,在已有的研究中属于中等水平。如瑞典学者报道的护生FATCOD 得分为(123.0±10.1)分[13];印度尼西亚学者报道的护生FATCOD 得分 为(93.83±5.96)分[14];巴 勒 斯 坦 报 道 的 护 生FATCOD 得分为(93.83±5.96)分[15]。澳门护生全部为本地居民,受传统文化影响,人们对死亡这一话题并非讳莫如深。临终照护引入澳门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澳门政府更是全额资助本地唯一的临终照护机构中病人的所有费用,但因床位有限,尚不能满足澳门民众的需求。整体层面上看,澳门社会对于临终照护的需求和态度较为正向,认为临终照护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护生FATCOD 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女生对临终照护态度的积极程度高于男生。3 个年级护生临终照护的态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现有的课程设置,并未能使护生随着学习的深入对临终照护态度带来改变。有临终照护经验护生的FATCOD 得分高于无临终照护经验的护生。态度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对人、事、现象、观念等心理的内在体验以及外在的行为倾向;态度可以通过经验的获取而发生改变。负性态度会影响临终照护的工作质量,长此以往也令护士承受巨大的身心压力。本研究结果提示,学院应增加护生临终照护机构的实习时间,或者采用临终照护的模拟教学,使护生在获取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积极的临终照护态度。

3.4 死亡应对 应对是指个体调节其思考和行为以解决压力源并管理因压力带来的情绪反应的过程[16]。汤丽娟等[17]报道,三年级护生CDS 得分为(119.09±19.54)分;曾焕堂等[18]报道,护生CDS 得分为142.9 分。有研究显示,教育可以改善护生对临终照护的态度并帮助护生发展应对死亡的能力[19-21]。Bugen 发展CDS的初衷是在死亡教育课程前后对护生进行测试,以达到评价教学效果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男生的死亡应对能力低于女生;无临终照护经验的护生死亡应对能力低于有经验护生;3 个年级护生的死亡应对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明护生死亡应对能力并不能随着年级的增加而自然获得,而照护临终者的经历则能提高护生的死亡应对能力。研究发现,在对临终者后事的处理方面护生得分较低,例如Q4(我知晓殡葬服务的所有内容)、Q5(我知晓所有安排处理遗体的方式)、Q11(我知晓所有葬礼的安排事宜)均分分别为3.52 分、3.19 分、3.20 分。提示护生缺乏相关知识可能会导致对家属的支持照顾出现缺陷。护生临终照护交流中感到困难,体现在Q23(我知道如何跟小朋友讲死亡)得分为3.17 分,Q24(当我和失去亲人者相处时,我可能说错话)得分为3.08 分(反向计分题)。结果提示,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应当成为临终照护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个人对自己死亡的思考、安排是自我死亡观最根本的体现,病人的临终及死亡提醒护士自身也是“终将死亡”的个体,而可能会对护士的死亡观产生影响,护士自身生死观会在护理行为中体现。本次研究结果显示,Q8(我准备好面对自己的临终过程)和Q9(我准备好接受自己的死亡)两题的得分较低,均为3.17 分。因此,在进行临终照护教育的时候,除了将研究对象作为“护士”来进行培训,也不能缺失将研究对象作为“人”来进行教导,引导护生对自己的死亡进行深刻反思。

3.5 临终照护知识、临终照护态度和死亡应对的关系 多元回归方程的调整后R2为0.915,提示回归模型的总变异中有91.5%可被自变量解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性别、年级、是否有临终照护经验3 个指标对死亡应对能力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CQN、PATCOD 得分是死亡应对的影响因素;共线性分析方差膨胀系数均小于5,属于可接受范围。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丰富临终照护知识,构建积极临终照护态度,可帮助护生提升死亡应对能力,此研究结果为临终照护课程设置提供了切实的路径指导。

4 小结

本研究显示,澳门护生临终照护知识和态度处于中等水平;为提升护生临终照护的知识、态度和死亡应对,需要在课程设置中开设专门的临终照护课程;可以通过临终照护知识和临终照护态度的提升,提高护生的死亡应对能力。

猜你喜欢

护生本科生澳门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澳门回归日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99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