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利用乡村资源开展幼儿科学实践活动

2021-04-22潘晨

成才之路 2021年12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幼儿教育幼儿

潘晨

摘 要:乡村幼儿园受地理条件、资源条件、教学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科学教育困难重重。文章分析利用乡村资源开展幼儿科学实践活动的意义和难点,探讨有效利用乡村资源开展幼儿科学实践活动的途径,以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为幼儿成长埋下科学的种子,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幼儿教育;乡村资源;幼儿;科学实践活动;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2-0092-02

目前,乡村幼儿教育有很多不足之处,缺乏足够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设备,这导致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困难重重,无法顺利开展科学实验探究,使幼儿得不到应有的科学启蒙。因此,教师应调整思维,善于发现身边的乡村资源,并加以利用,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发展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

一、利用乡村资源开展幼儿科学实践活动的意义和难点

作为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对人的一生会产生重要影响。优秀的幼儿教育不仅要将整个世界展现给孩子,教会孩子认识现实社会,还要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去发明、去创造。然而,农村幼儿园缺少资金,师资匮乏,无法为幼儿提供与城市幼儿园一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因此,农村幼儿园应调整教育方式,有效利用乡村资源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精神。农村幼儿园处于自然资源丰富的乡村,每个村庄都有不同的特色,因此,在开展幼儿科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将乡村资源融入其中,让幼儿在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新知识,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在利用乡村资源開展科学实践活动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一是科学活动不被重视。许多家长觉得孩子还小,根本不懂什么是科学实验,更注重孩子在幼儿园是否学到更多文化知识。家长的不支持和不重视,使幼儿园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难度加大。二是部分教师教学水平偏低。个别农村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部分教师教学水平偏低,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三是幼儿活泼好动,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教师引导他们做科学实验时,往往跟不上步骤,使科学实践活动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乡村资源开展幼儿科学实践活动的途径

1.激发兴趣,引导幼儿积极探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幼儿就会主动进行探索。学习兴趣能使幼儿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让幼儿集中注意力。有了学习兴趣,幼儿会积极主动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更容易沉浸在科学实验中,不断钻研和探索。为此,教师可利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和现象激发幼儿参与科学实践活动的兴趣,调动幼儿探索的积极性。在农村,幼儿们用小树枝和小石块搭建房子都会玩很久。在幼儿们玩的时候,教师可适当加以引导,针对一些生活现象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幼儿产生求知欲望,产生探索的兴趣。例如,在做沉浮实验时,教师可准备一盆水,让幼儿在院子里寻找不同的物体,并将自己寻找的物体一一放进水盆中进行实验。在所有幼儿都完成实验后,教师可提出问题:什么样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什么样的物体会沉入水中?引导幼儿观察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具有怎样的特征,沉入水中的物体具有怎样的特征。幼儿在实验中发现树叶、干树枝等重量轻的物体才能浮在水面上,石头砖块等重量大的物体会沉入水中。教师在带领幼儿去教室外活动时,有幼儿发现院子地面上有的地方有杂草,有的地方没有杂草。此时,教师可对幼儿进行引导,让他们指出都有哪些地方不长杂草,并思考为什么这些地方不长杂草。幼儿们经过观察发现,有人活动的地方、沙子堆着的地方、石头压着的地方和阴暗角落都不长杂草。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观察,幼儿们得出的结论是:只有阳光照到的、土地松软的地方才会有杂草生长。

在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例如,在教幼儿认识中草药时,一个孩子忽然咳嗽起来,这时候另一个孩子说:“可以割一点绒毛草煮水,喝了就不会咳嗽了,我爸爸上次咳嗽就是喝这个好的。”幼儿们都感到惊奇,想知道绒毛草长什么样,是否真的管用。为了满足幼儿们对绒毛草的好奇心,教师将绒毛草采摘回来,同时还采摘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如菊花、枸杞、车前子等。在教师的介绍下,幼儿认识了绒毛草,还知道其学名叫清明草,专治咳嗽、痰多、风寒感冒等,同时了解到菊花泡水喝可以去火,枸杞可以补血,车前子可以利尿等。幼儿通过对中草药的认知,知道了中草药的神奇,激发了对中草药的探索兴趣。

2.制作玩具,锻炼幼儿动手能力

乡村幼儿园经费不足,幼儿没有太多的玩具,因此,教师可鼓励幼儿利用身边的资源动手制作自己想要的玩具。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开拓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要和幼儿一起参与设计制作,并让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还要说出自己制作的玩具的特点,与大家一起分享。这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利用破旧衣服、废纸壳、豆类等进行创作。比如,可以将破旧衣服改造成洋娃娃,用衣服上的扣子做娃娃的眼睛和嘴巴,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豆子在纸壳上组合成美丽的图案,构成一幅画,可以利用废纸壳拼接成飞机和坦克,可以利用彩纸制作出风车和灯笼,可以用小木棍组装成大房子等,以锻炼动手能力。

3.制作教学道具,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可对周围的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制作课堂教学道具。比如,可利用竹子编制足球,利用木条钉成球门,供幼儿在体育课上开展体育活动,可将塑料水瓶切开,利用水瓶种植自然课上需要的种子,可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些课堂上用到的小工具,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幼儿们的学习生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4.利用特色资源,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教师应充分了解本地的特色资源,以便就地取材开展特色科学实践活动。为此,教师应充分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进行充分准备,以提高科学实践活动效果,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例如,某地区的特产是茶叶,教师可就本地茶叶种类查阅相关资料,丰富自己关于茶的知识和文化。这样,教师在带领幼儿去茶园时,就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了解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实践活动。首先,教师可为幼儿介绍本地茶叶、茶园的特点,教授幼儿采摘茶叶的方法,告诉幼儿什么样的茶叶适宜采摘。本地的茶叶是绿茶,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含有多种对身体有益的成分,在采茶时要选择茶的新叶或嫩芽。教师可鼓励幼儿动手去采茶,让幼儿感受茶树的生长状态。其次,在采茶过后,教师可请炒茶师傅教幼儿们进行手工炒茶。茶叶的制作包括杀青、揉捻和干燥三步,老师傅亲自示范,对幼儿们采摘的茶叶进行炒制,制作出新鲜的茶叶。最后,教师要对茶叶进行冲泡,让幼儿品尝茶叶的味道,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品茶的时候,教师可让幼儿将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并为其耐心地解答。幼儿们通过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到茶叶从采摘到炒制的过程,提高了对科学实践活动的兴趣,激发了参与科学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利用乡村资源开展幼儿科学实践活动,对开发幼儿思维、提高幼儿动手能力、提升幼儿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乡村资源设计出适合幼儿的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为幼儿的成长埋下科学的种子,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瑞珊.课外科学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和类型[J].湖北教育,2019(06).

[2]周振华,陈新辉.开发小学科学教学具的策略分析[J].湖北教育,2019(06).

[3]车元录.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J].天津教育,2019(29).

[4]刘松.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设计[J].小学教学研究,2019(29).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幼儿教育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