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融入STEAM教育理念自然生活课程的实施

2021-04-22曹晓沣

科学咨询 2021年5期
关键词:辣椒幼苗探究

曹晓沣

(江阴市西石桥中心幼儿园 江苏无锡 21444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知。幼儿园的自然生活课程可以包含认识常见动植物、观察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开展种植与饲养活动等。STEAM活动常常是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探究学习、基于设计的学习,强调发展学生的设计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孩子在探究自然的过程中,会发现许多问题,教师可以运用STEAM教育模式,引导孩子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对动植物进行观察、思考、讨论与实践,从而对自然生活有了一定的认知。

一、STEAM教育理念与自然生活课程之间的关联

(一)自然生活课程与科学

融入STEAM教育理念的自然生活课程中,孩子们从“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出发,获取有关动植物的生命科学知识。通过课程,孩子们能感知植物生长变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能了解动物生长的周期变化、外貌特征与生长习性等知识。

(二)自然生活课程与技术

在自然生活课程中,幼儿在了解相关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在实践中运用多种技术来解决问题,如搭建物品的技术,对各种材料进行加工的技能;对动植物进行观察与记录的技能等。

(三)自然生活课程与工程

课程中,孩子们在掌握相关科学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上,为了解决某一实际问题,多种技术运用与相互协调,配合,最终解决问题。例如,为了解决保温的问题,孩子们制定了蔬菜大棚这一工程项目;在了解大棚所需要的材料与设计图纸的科学基础上,使用插竹条、铺设薄膜、压土等技术,最终制作成一个蔬菜大棚。

(四)自然生活课程与艺术

自然生活课程中蕴含着多种艺术表现内容,在课程中,孩子们能对大自然进行细致的观察,发现动植物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美感,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绘画、歌唱等形式表现出来;在制作物品时,孩子们能注意到物品给人带来的美感,拥有了表现美与创造美的机会。

(五)自然生活课程与数学

在自然生活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孩子们也需要运用到数学解决相关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数量关系、图形特征特性、空间关系等。例如,在种植活动中,孩子们需要对每种种子的数量进行点数、分类;运用简单的记录表来表示植物的生长变化与速度等。

二、融入STEAM教育理念的自然生活课程实录

(一)我们的鹅棚

课程起源:幼儿园的两只小鹅逐渐长大,原来为小鹅准备的纸箱房子不能住了,孩子们观察到了小鹅的“困境”,决定为小鹅们制造一个大房子。

课程过程:

1.调查研究阶段

由于身处乡村,孩子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鸡棚、鹅棚,因此,孩子们在萌发建鹅棚这一想法后,开展了资料搜集工作,通过实地观察、询问家人、网络资料查询等方式,认识了什么是鹅棚,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在了解什么是鹅棚后,孩子们在幼儿园内进行实地勘察,寻找安置鹅棚的地方。

2.模拟实验阶段

在模拟实验阶段,孩子们是在区域内通过替代材料来尝试制作鹅棚。在这个阶段,孩子们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要设计怎样的鹅棚设计图;教室内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进行模拟实验;如何固定住围栏;如何实现鹅棚大门的开启与关闭。

3.实地搭建阶段

在这一阶段,孩子们利用模型成功搭建的经验,开始准备建设鹅棚。首先,他们找到小竹林,在门卫的帮助下,使用锯子,剪刀等工具对竹子进行砍伐、修剪,获得搭建鹅棚围栏的材料。其次,孩子们发现第一次搭建的围栏缝隙大小不一,他们采取了自然测量的方式,统一了竹棍之间的距离。最后孩子们制作了鹅棚的介绍牌挂在了鹅棚围栏上。

然而,跑步运动为何如此蔚然成风?它映射了何种社会状况和文化诉求?又具有什么社会文化意涵?对此我们需要跳出体育学的范畴,给予社会学的理论观照。

(二)一起种辣椒

课程起源:孩子们在绘本故事分享《阳台上的辣椒树》中发现在自己身旁种辣椒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萌发了想要种植辣椒的愿望。

课程过程:

1.辣椒认知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在班级内做了一个调查,将对种植辣椒有兴趣的孩子组成了一个小组,请孩子们回家搜集不同种类辣椒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介绍。最后经过投票,孩子们选择了朝天椒进行种植。

2.种植照顾阶段

孩子们认领了一粒种子,将它种植在种植园地。

问题1:辣椒幼苗变黄了。

设计实验:教师导入了对比实验的概念,在孩子理解的基础上,和孩子在班级内开展了三组对比实验:正常种植和缺乏光照的对比实验;正常种植和缺水种植对比实验;正常种植和不施肥种植对比实验。通过每日观察记录,最终发现缺少光照、水分不足、缺少肥料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叶子变黄。

测试优化:在排查种植区缺乏光照和水分的情况下,发现是缺乏养分导致幼苗叶子变黄,孩子们在有种植经验的家长指导下,给泥土施肥。几天后,叶子变黄的情况有所改善。

问题2:部分幼苗根茎太细。

调查研究: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相同的辣椒种子幼苗,种在一起的根茎比较细,种得比较松散的根茎较粗。

提出方案:孩子们通过问询爷爷奶奶,查阅资料后,经过讨论,决定给辣椒幼苗进行移栽。他们约定在移栽时候要连着根部泥土一起挖出来,挖的时候范围要大一点,以免伤到根须。同时对种植区的泥土进行了划分,每块区域内只能有一颗幼苗。

动手实践:孩子与成人一起合作,重新规划了充值区域,使用铲子对每一颗幼苗进行小心的移栽。

三、融入STEAM教育理念的自然生活课程实施原则

(一)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放幼儿乐于探究的天性

在幼儿园中开展STEAM课程,课程起源首先是以幼儿为主体,孩子们在自己的一日生活中发现了某些问题,对此产生了探究的兴趣。融入STEAM教育理念的自然生活课程也是如此。在幼儿接触自然生活的过程中,通过幼儿对一些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引发了孩子对于该现象的探索。教师要鼓励孩子在发现问题后追随自己的兴趣来探究并解决问题,在必要时给予支持。

(二)用问题导向式学习代替灌输式学习

在自然生活课程的实施中,当孩子发现了一个问题,产生了探究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孩子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而不是直接把答案“灌输”孩子。“灌输”式的学习,孩子习得的知识是流于表面,孩子不理解知识。而问题导向式学习,最终目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在发现一些问题后,孩子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与讨论,通过各种手段来搜集相关信息,小组讨论提出猜想,用实验进行验证,不断优化实验,最终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行为是在兴趣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亲身实践获得了有益的学习经验,形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了探究精神。

(三)成人发挥引导辅助作用

教师与家长要密切配合,为幼儿的探究发现活动做好辅助。一方面,成人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探索情况,观察幼儿在问题探究过程中的表现,适时介入,提供材料支持,引导幼儿让孩子在实践中获得知识,不断扩展课程的广度与深度。另一方面,教师与家长要相信孩子的探究精神,对孩子的自然科学探索充满信心与耐心。成人要相信孩子的探究精神,不轻视孩子稚嫩的想法,引导孩子通过实验等方式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或猜测。

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幼儿园自然生活课程,教师要重视自然生活这一活教材,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引导孩子自主探究,自主实验,自主设计,让孩子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探索自然,使孩子在探索与实验的过程中收获知识,促进各种能力的习得,培养珍惜热爱自然生活的感情。

猜你喜欢

辣椒幼苗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辣椒也疯狂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辣椒之争
拣辣椒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默默真爱暖幼苗
“五老”倾注心血 呵护“幼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