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的词类标注问题
——一项基于语料库的个案研究

2021-04-22陶佳丽杨志伟崔文灿

科学咨询 2021年5期
关键词:词类词典语料库

陶佳丽 杨志伟 崔文灿 苏 爽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重庆 401331)

一、问题

汉语词类问题一直被认为是个难题,个体词的归类与兼类更是一个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以至于汉语词典和汉英词典长期以来都没有标注词类。但是对汉语词类进行识别却是双语词典准确释义的前提。鉴于汉语词典和汉英词典在词的准确释义、词类标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王仁强在2006年指出,语料库的使用给词典编纂带来了一场革命,英美各国几乎所有的大中型英语词典都以语料库为编纂基础。语料库提供了实际使用中的真实语言材料,通过语料库研究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比仅靠直觉和参照已有的汉语词典更加科学[1]。

本文以“思维”一词为例,选取影响力较大的汉英词典来考察词类标注状况及释义,在对几部大中型汉英词典的调查中发现汉英词典对“思维”的词类识别不一致,详见表1:

表1 汉英词典“思维”一词的词类识别对比

?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汉英综合词典》(1991),《汉英大辞典》(1994),《远东汉英大辞典》(1995),《现代实用汉英词典》(1996),《汉英双解词典》(1997),《汉英综合大辞典》(2004),《科斯林英汉汉英词典》(2007),这七部词典把“思维”仅作名词释义,以上调查仅《汉英词典》(1995),《21世纪汉英词典》(1999),《现代汉英大词典》(2000),《新世纪 汉英大词典》(2002),《世纪版 英汉汉英词典》(2004)这五部词典将“思维”标注为名动兼类词,较为完整。

那么,大中型汉语词典对“思维”的词类标注及释义处理又如何呢?通过翻阅《古今汉语实用词典》(1988)等几部影响较大的大中型汉语词典,“思维”的词类标注及释义见表2:

表2 汉语词典“思维”一词的词类识别对比

通过观察发现,以上几部汉语词典都把“思维”一词作为名动兼类来释义,即便其中《古今汉语实用词典》(1988)、《新编汉语实用词典》(1990)、《现代汉语词典》(1995)、《新华字典》(2001)、《新华汉语词典》(2005)没有明确标注动词或者名词,但是从它们给出的释义可以看出“思维”一词是处理为名动兼类词的,然而有些词典在释义上不够全面。以上所调查的八部汉语词典均把“思维”作为名动兼类词来处理,然而在十二部汉英词典中有七部词典都把“思维”仅处理为名词。那么“思维”一词仅仅是名词还是如某些汉语词典所列为名动兼类词?为了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以充足的语料作为依据,用事实而非直觉来进行判断。

二、研究方法

为了解决“思维”这一词项到底是单一词还是兼类词,怎样标注词类比较合理这个问题,本次研究采用了语料库的方法,通过利用“语料库在线”对“思维”一词进行检索,共发现了1708条与“思维”有关的结果,前200条索引结果被用来研究“思维”的使用模式。

按照使用模式对这200条索引结果进行人工分类,并把不同使用模式语料的部分索引(前两种模式我们各选取10个索引,第三种模式由于语料所限从中抽取三个代表性索引)例示如下:

第一组:

1.首先从我们所理解的哲学的一个定义来看:哲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2.他们认为,[思维]不是人的专利。

3.有的同志认为,动物根本没有[思维],而只是一种简单地模仿。

4.人类属于三维感觉动物,其[思维]、语言在超三维世界里便无能为力。

5.在认识论上,费尔巴哈肯定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批判了不可知论,同时也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观点。

6.阅读不追踪问题,[思维]就捕捉不到既定目标,学习就难于有收效。

7.看了他的一篇篇论文,你会觉得,他的[思维]沾满了漆液。

8.想到这里,李人华象浑身通电般地一阵震颤,因为这个设想一旦成功,那么,他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可以捕捉到别人“[思维]”的人了。

9.博士觉得自己的脑袋有点发晕,[思维]也开始乱了。

10.她的[思维],产生的脑电波,通过头盔上的导线,全部进入这台装置里,装置又把她大脑中想到的变成无线电波发射出去。

第二组:

1.其一,动物没有语言,所以不能[思维]。

2.过去有人说,喜剧让人[思维]。

3.其实悲剧激动人的感情,即使是哭不是笑,照样让人[思维]。

4.为什么让人[思维]?

5.人的大脑在[思维]时,就会产生一种极其微弱的脑电波,这种超微脑电波,就像广播电台播音时的电波一样,向外发射着。

6.连那位发明下棋机并败给机器的塞谬尔本人,也否认机器能够[思维]和人将成为机器奴隶的论调。

7.总而言之:没有语言就没有思想;而有了语言,不仅思维的进行有了倚靠,而且也促使思维出现规律并且反转过来可以按照规律去[思维]了。

8.如果人只能反映当前的事物,也就是只有感知形式的反映,就不可能进行[思维]。

9.一方面,“对象意识”诱使我们必须如此这般去[思维];另一方面,先验的“自我意识”运用逻辑范畴于杂多的感性材料,才产生对象的客观规律。

10.他指出,思维的活动也就是脑的活动,因而是一种物质的、感性的活动,如果说人没有脑也可以[思维],这就等于如果人没有肺也可以呼吸和生存。

第三组:

1.在争论中,一些人认为要重新认识法的本质,需要把[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法学理论的深层结构,认为权利是法学最基本的概念和范畴,法学本来就应该是权利之学。

2.在实践活动中,[思维]的侧重点,首先应考虑整体效应,而不应只追求某一方面的效应上。

3.人脑中有140亿个脑细胞,这便相当于电路中的元件数,而100万比特集成电路中的元器件总数是200万,根据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预计到2000年,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可以达到1亿,也就是说届时只要用140个集成电路就有可能装置功能类似人脑的电脑,那个时候生产的机器人不但会动作、说话和记忆,而且还具有[思维]和学习的能力。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检索结果

基于“语料库在线”对“思维”一词的调查与分析发现,第一组索引中的“思维”,如“他的思维”等,属于名词用法,此项共检索到162条;第二组索引中的“思维”在句子中能够单独做谓语,属于动词用法,此项共检索到29条。因此,“思维”在语言层面上是名词兼动词。第三组索引所列的“思维”在句中起修饰作用,这种用法仅有9条(上文给出了3条示例),因此,还不能就此断定“思维”在语言层面上兼属形容词。

(二)分析讨论

根据基于使用的语言学理论(Usage-Based Theory),语言知识是语言使用的知识。语言在使用中能够体现出其结构,因而通过分析真实的语料有助于判断词项的词类归属。朱德熙强调,划分词类最根本的依据是词的分布,汉语如此,其他语言亦如此。由于汉语缺乏形态,只能基于词的语法功能来划分词类[2]。

在对“思维”的使用模式进行统计之后发现,其名词用法有162条,频率最高;其次,动词用法有29条,说明“思维”作动词词类已成为定型且规约化的用法,而非临时的去范畴化用法。第三种索引中的“思维”作定语修饰其后的名词,这种用法分布较少,按照规约的形容词判断标准对“思维”进行检验:

很[不]~∧*(很[不]~〈宾〉)[3]。

“很”是绝对程度副词的代表,类似的程度副词还包括“满、挺、怪、特别、格外、非常”等,但有些形容词却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例如“相同”,不过“很”类程度副词却可以修饰这些形容词的否定式,比如“很不相同”。因此,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思维”的肯定式和否定式都会受到检验。根据检验结果,“思维”不符合形容词标准。因此,第三组索引汇总的“思维”为标记性用法,可以排除“思维”在现代汉语中的形容词词性,在语言层面上应处理为名动兼类词,而不仅仅是单一的动词或者名词。

四、结束语

综合调查和语料分析,汉语词典对“思维”一词的词类识别与标注是正确的,但是其释义可以更加全面,建议对“思维”释义如下:

【思维】sīwéi①〈名〉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借助语言进行,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其基本形式有:概念、判断和推理等。例:动物根本没有~,而只是一种简单地模仿。②哲学范畴,是意识、精神的同义词。与“存在”相对。例:~和存在是可以统一的,人的~能够反映客观存在。③〈动〉进行思考,进行思维活动。例:动物没有语言,所以不能~。

建议大中型汉英词典对“思维”释义如下:

【思维】sīwéi①〈名〉the act of using one’s mind to analyze, sum up, judge, and deduce, etc. on the basis of an idea or concept:~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Thinking is a mental activity characteristic of human beings.②〈哲〉thought; thinking: 人的~能够反映客观存在。Human’s thought can reflect the objective existence.③〈动〉think; consider: 动物没有语言,所以不能~. Animals have no language so they cannot think.

猜你喜欢

词类词典语料库
次要任务对词类判断任务中权力空间表征激活的影响*
中文词类信息在副中央凹中的加工*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米兰·昆德拉的A-Z词典(节选)
米沃什词典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研究综述
大学英语词类教学研究及启示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