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医科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建构与实践探索*
——以《健康经济学》课程为例

2021-04-18袁廿一马金辉吴睿黄美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医科卫生思政

袁廿一,马金辉,吴睿,黄美淳

(1.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海南 海口 570203;2.海南医学院 管理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到二〇三五年建成教育强国、健康中国[1]。大力发展新医科、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是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其中新医科的发展更是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中卫生健康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的构建成效。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一招,课程思政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战场”和“主渠道”,必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的育人作用,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协同效应[2]。显然,新医科课程思政建设直接影响着卫生健康相关专业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事关二〇三五年建成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的人才保障。本文围绕着新医科课程思政建设,首先明晰蕴含其中的价值逻辑,然后以《健康经济学》为例构建一个分析框架,探讨如何深挖专业课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最后总结凝练新医科课程思政建设的普适性实践路径。

1 明晰新医科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逻辑

医学教育一手连着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健康中国,一手连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的教育强国,其定位可概括为三个“大”: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3]。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日益增长,从内在的价值逻辑上讲,新医科的大力发展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有其必然性。这既是立德树人、培育人才的“规定动作”,也是改革创新医学教育、医学课程的“应然之举”,更是应对时代挑战、扛起健康使命的“不二选择”。

1.1 开展新医科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卫生健康人才的题中之义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所有高校所有学科面临的共同任务,医学院校和新医科亦不例外。毕竟,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一切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在考察、会议、回信、贺信中多次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提出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等明确要求和殷切嘱托[4]。特别是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要求“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随后,以课程思政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越来越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2020年5月,教育部专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所有高校都要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并明确了高校课程思政的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内容体系、教学体系、课堂教学、教师能力和工作要求,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2]。课程思政建设成为“规定动作”。鉴于卫生健康行业“人命关天”,对医学生“立德树人”尤其不能掉以轻心,新医科更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医学直面生命,自古以来厚德而后为医是医学永远不变的规律,塑造医德之魂是医学教育的第一要义[6]。在新医科的课程思政教育中,要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注重培养医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敬畏生命的意识,强化职业素养培育,加强医学伦理和医患沟通教育,着力培养面向未来的救死扶伤职业精神,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1.2 开展新医科课程思政是创新发展医学教育、深化医学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

改革创新是新时代发展医学教育、建设医学课程的生命线。医学课程是医学教育的主要依托,深化医学课程改革是创新发展医学教育的关键环节。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的基本载体,新医科课程思政在推动医学课程改革、医学教育发展方面大有可为。加强新医科建设,一是理念新,实现从治疗为主到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全覆盖;二是背景新,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扑面而来;三是专业新,医工理文融通,对原有医学专业提出新要求,发展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医学新专业[3]。无论是从理念革新,抑或背景更新,还是专业创新上来看,在医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都是发展新医科的“应然之举”。故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提出,要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发挥课程思政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7]。课程思政的落脚点在于“思政”,在医学课程中贯彻、宣讲和传播“从治疗为主到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全覆盖”的理念,恰恰契合课程思政建设的强项和优势。医学课程建设需要面向实践、面向社会、面向生产,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直接助力卫生健康的服务便捷性、治理智能化,是新医科课程思政的“源头活水”。新医科实际上是要把医学教育发展为“大学科”,实现医科与工科、理科、文科互相交叉融通,不但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医学新专业要求课程思政注入思想价值和精神力量,原有医学专业达到新的更高的要求也需要课程思政隐性相助、久久为功。以新医科课程思政建设引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方能确保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卫生健康人才。

1.3 开展新医科课程思政是应对后疫情时代挑战、扛起卫生健康使命的必然要求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充分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特别是医务工作者智勇双全、厥功甚伟,但新冠肺炎疫情也暴露了我国卫生健康领域包括相关人才培养在内的短板和不足,尤其是医学教育、医疗、医保、医药的整合度不高,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的结合度不紧,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医疗服务的协同性不强,医学教育供给侧的体系建设和结构设置落后于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医学人才队伍规模和结构面临瓶颈,医学人才培养重“技”轻“道”等问题[8]。大力发展新医科,在现有专业和新设专业课程中积极融入思政元素,是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提供培养质量的“不二选择”。并且,在后疫情时代的挑战不仅仅限于国内,全球卫生健康治理也陷入一定程度的失序、混乱,政治化、标签化、污名化等在国际上不绝如缕,必须引起重视。可以预见,我国接下来将加快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打造健康丝绸之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也将成为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这些都需要新医科课程思政建设有所作为,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塑造价值,扛起建设健康中国、助力健康丝绸之路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使命担当。

2 深挖《健康经济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构建新医科课程思政内容体系的基本逻辑在于紧紧围绕坚定医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卫生健康人才的目标任务,依托医学专业课程教学,融汇国计民生,深挖思政元素,优化内容供给。观照国内外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的发展实践,《健康经济学》这门交叉性学科可以提供经典的学理支撑,对卫生健康政策和焦点、难点、热点问题富有穿透力,蕴藏着令人惊叹的思政宝藏。作为新医科的基础课、公共课或选修课,《健康经济学》除了主要应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计量方法研究医药卫生领域的相关问题,还涉及到医学、心理学、流行病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9]。本文以《健康经济学》课程为例,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秉持“大健康”理念,融汇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范式,面向社会现实、生活实际,结合笔者近年来的教学心得体会和科学研究探索,着眼于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从坚定政治认同、筑牢家国情怀、强化法治意识、厚植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提升健康素养水平、拓展全球视野六个方面构建一个分析框架,阐释如何深挖活用思政元素,开展好新医科课程思政教学。

2.1 坚定大学生对党和国家健康治理现代化的政治认同

开展《健康经济学》的课程思政,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成就和方针政策引导大学生坚定对党和国家卫生健康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高度政治认同。众所周知,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10]。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人民健康,积极推进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卫生健康治理成就举世瞩目。《2020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2019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由35岁增长至77.3岁,孕产妇死亡率由1500/10万下降至17.8/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0‰下降至5.6‰,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遵循正确的卫生健康方针,大力开展健康中国建设,协同推进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发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在全球率先控制疫情并恢复经济增长,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的治理能力和水平。未来国民健康图景更加令人憧憬,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203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0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12.0/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至5.0‰[10],并且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显著提高,从而为全人类持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通过相关历史回顾和未来规划展望,讲道理、摆事实,引导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树牢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对党和国家健康治理现代化的方略和行动的高度政治认同。

2.2 筑牢大学生贯彻“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家国情怀

“健康优先”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指导着宏观政策和微观个体的价值抉择和行为实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出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等一系列重要论断[11],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也要求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总书记的家国情怀和国家今后的发展战略本身就是铸魂育人的鲜活教材。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提出和实施了教育优先战略(1992年提出)、人才优先战略(2010年提出)、就业优先战略(2011年提出)、健康优先战略(2016年提出),这可以视为人力资本相关优先发展战略的优化升级,也体现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内涵与时俱进的深化拓展[12]。按照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培训固然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渠道,但营养、医疗和健康等重要的投资形式也可以带来正效应,直接结果即为健康经济学中的“健康人力资本”。结合健康人力资本理论,遵循人力资本投资主线和我国改革开放相应战略变迁,可以使学生更加明晰“健康优先”的生成脉络。当然,健康投资在微观层面也有着强烈的现实指向性。“健康是1,其他都是0”“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老百姓的朴素哲学恰恰深刻反映了这一诉求。此外,健康的投资属性和消费属性,还可以结合各类校园操场中常见的标语,例如“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以生活中的俗语信手拈来,在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学思践悟。特别指出的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3],在课程思政中可以设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的时政问题,提问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将“美好生活需要”误作“美好生活需求”。那么为什么国家顶层设计表述为“需要”而非“需求”呢?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由此循循善诱,切入健康经济学中“健康需要”“健康需求”以及“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需求”两组概念辨析,抓住是否具备经济支付能力的关键点对“需求”“需要”进行区别,让学生明白我国每一位公民都有满足自身卫生服务需要、健康需要、美好生活需要的权利,即使自身没有相应的经济支付能力也可以通过社会救助等制度设计获得帮助,进一步彰显党和国家致力于“全民健康”“全面小康”“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少”的为民理念。我国的健康产业发展固然应得到支持,但总体而言共建共享的是卫生健康事业,尤其是必须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属性,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如此一来,不但实现了专业课程知识的传授,而且达到了课程思政的目的。

2.3 强化大学生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法治意识

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之一,也是一项概括性的母权利,既包括主动获得卫生保健的直接人身权利,也包括获得构成健康基础条件的延伸权利。我国在宪法中明确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保护人民健康,并且一直积极推进健康相关的法治建设。较新的也是颇具说服力的一个事实,就是于2020年6月1日起生效施行的卫生健康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首次在法律条文中明确提出“国家和社会尊重、保护公民的健康权”,并强调“国家建立健康教育制度,保障公民获得健康教育的权利”“公民依法享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14]。我国还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健康权的部门法,如《生物安全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以及《残废人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母婴保健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截至目前,中国总体上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统领,以《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为基础性、综合性法律遵循,以民事法律法规、卫生行政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为实施基础,以卫生健康领域各种纲要、纲领、计划为行动指南的卫生健康制度体系,为保障公民健康权和建设健康中国提供了全面法律支撑体系[15]。考虑到海南自由贸易港热度和笔者所在院校的地缘因素,不妨给学生指出大家当前所在省份海南可以利用经济特区立法权和地方立法权主动探索卫生健康立法,特别是卫生健康领域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分类改革,为应对自由贸易港新的挑战提供进一步的法律遵循,为国家后续卫生健康立法提供参考[16]。通过我国卫生健康领域所涉的经济法以及其他部门法律法规的介绍,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全景式把握我国卫生健康的法律体系、法治理念、法治原则和重要法律内容,可以突出强调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维权,强化大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及他人健康权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2.4 厚植大学生投身卫生健康事业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医学生是提供优质健康服务、建设健康中国的生力军。必须看到,我国目前卫生健康人力资源配置仍不充分不平衡。《2020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我国每千人口的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2.77人、3.18人,尽管医护比接近1:1.15,但仍大幅低于《世界卫生统计2021》(WORLD HEALTH STATISTICS 2021)公布的全球2011-2019年的平均水平1:2.23,距离西方发达国家水平更是差之甚远,并且我国中部西部和农村医护力量相对薄弱。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2030年我国要实现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3人、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3名[10],亟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树立守护健康的职业理想。“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古训激励着一批又一批投身卫生健康事业的医学生,“良医”之“良”不仅仅局限于高超的医术,并且要求“仁心仁术”,故谓“修德修身,医国医人”。通过新医科课程思政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应该把医学教育摆在关系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以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为引领,推动协同加强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的教育,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7]。然而,现实生活中医务工作者违悖医德医风的事件时有发生,例如诱导患者消费、收受红包、回扣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医患关系紧张,事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可以结合健康经济学中的诱导服务需求理论来解释国内外都存在的患者被动“过度医疗”“过度消费”现象,告诫未来的从业者不能滥用信息不对称地位诱导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或者可以替代的昂贵检查和药品,引导医学生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立志廉洁从医。此外,还可以通过分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先进典型或身边医务人员(包括学校附属医院医生、从事医务工作的亲属等)特别是“90后”“00后”朋辈的抗疫感人事迹,学习讨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激发广大学生立志投身于卫生健康事业的职业荣誉感、价值感、自豪感。

2.5 提升大学生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素养水平

全民健康的实现离不开个体健康的支撑,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大学生群体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作出正确决策、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相对较强,更应该做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践行者、倡导者、示范者。当前,我国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较流行,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经常饮用含糖饮料问题已经凸显,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成人30天内饮酒率超过四分之一,身体活动不足问题普遍存在[17]。随着疾病谱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转变,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主要考量,就在于无论宏观还是微观层面疾病负担高企,而将疾病关口前移、加强预防则更富有经济成本效益。《2020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近年来我国卫生总费用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加大,由2010年的4.85%提高到2019年的6.64%。达到同样健康标准所需要的预防投入与治疗费、抢救费比例为1:8.5:100,换言之,预防每多投入1元,便可减支治疗费8.5元、节约抢救费100元[18]。从健康的各种影响因素占比来看:医疗服务仅仅占8%,遗传因素占15%,社会环境占10%,气候、地理因素占7%,而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占比可高达60%[19]。公认的人类健康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都着力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然而,现实中不少大学生生活方式健康程度堪忧,“管不住嘴,迈不开腿”“敷着最贵的面膜,熬着最长的夜”以及吸烟、酗酒乃至吸毒、抑郁、自杀等不健康行为并不罕见。结合健康经济学中的疾病负担、卫生费用、健康素养、有害健康行为和成瘾理论,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使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网络流行语,可以近距离引导大学生强化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积极建立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绿色消费、低碳出行等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2.6 拓展大学生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全球视野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人类早已经联结为命运共同体,在卫生健康领域亦不例外,全球健康日益受到关注。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凸显出我国所倡议的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化和拓展,也是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更是中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鲜明符号和使命担当。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视域下,还涉及全球健康治理的机构和范式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卫生发展状况和健康水平的比较,这可以在健康经济学的绪论、健康保障(健康保险)的基本理论和典型模式、卫生费用以及全球健康政策等相关章节中的课程讲授中予以阐释。需要指出的是,在健康经济学的课程思政中不妨放眼全球展现中国魅力,例如我国已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制定了相应的规划和行动,可以运用对比教学法,在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健康战略规划比较中凸显中国特色。中医治未病是中国对人类健康的重要贡献,屠呦呦青蒿素的发明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些内容的讲授都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弘扬中医的使命。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国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和有关国家通报疫情,不仅率先控制本国疫情,还积极帮助其他国家抗疫,仅在2020年就向世界各国提供了2000多亿只口罩、20亿件防护服、8亿份检测试剂盒,向150多个国家和9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为有需要的34个国家派出36支医疗专家组,并组织上百场跨国视频专家会议毫不保留地与各国分享抗疫经验[20],尤其是中国疫苗研究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中国贡献。这些时政内容更利于拓展学生全球视野、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强化对中国倡议、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的高度认同。

3 探索新医科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新时期由专业课教师通过课程教学对医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彰显并实现价值引导、立德树人的目的,是新医科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归宿和本质特征。新医科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实践路径需要利益相关者不断探索、深化和完善。除了围绕专业课教师和大学生两大关键主体下功夫,新医科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开展还离不开其他相关主体协同发力,在建设主体、建设能力和制度支撑方面要形成新医科课程思政的有效合力。

3.1 不断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站位、理论站位、时代站位

作为新医科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专业课教师直接决定着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不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学术素养,还要求能够在政策话语、理论动态和时代脉搏方面深度挖掘资政育人的宝贵财富。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各类人才、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要心怀“国之大者”,站对站稳站牢正确的政治立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论述闪烁着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新医科课程教师要强化政治意识,从党和国家教育百年大计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把立德树人融入专业课程建设,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高大学生对党和国家政策特别是卫生健康政策的掌握能力。二是要提高理论站位。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着实践。新医科课程教师既要系统掌握课堂授课所涉及的教科书中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也要紧跟国内外最新理论动态,把最前沿的学术思想和成果及时介绍给学生。三是要提高时代站位。伟大时代蕴含着催人奋进的强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转化,这在卫生健康领域表现得尤其突出。专业课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秉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有效拓展课程教学的传统思路,面向卫生健康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围绕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愿景,结合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开展好新医科课程思政建设的体系设计和内容讲授,科学合理地拓展新医科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提升教学的人文性、时代性、引领性。

3.2 坚持以大学生为中心的目标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

新医科课程思政建设面向的对象就是大学生,必须牢固树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宗旨,紧紧围绕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所需所求、突出问题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设计。一是要坚持目标导向。新医科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在传授医学专业知识、培育医学健康素养的同时,把好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方向,筑牢医学生的医德医风,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和形式实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目的。相应地要求在对学生的平时课程考核和期末考试成绩评价中,既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要考查学生对思政相关内容的领会和应用情况。二是要坚持需求导向。作为授课对象,大学生对专业课教师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需求是新医科课程思政的导向。相关方面尤其是专业课教师要坚决杜绝在新医科课程思政中简单“贴标签”,必须了解和掌握大学生需要什么、关注什么、喜欢什么,结合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实际需求和兴趣点,采用新媒体、自媒体、融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对比教学法、PBL等多种教学方法,以“90后”“00后”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互动方式在专业课程中嵌入思政元素、展现思政魅力,让学生产生深度共情和高度认同,不断提高新医科专业课程的浸入程度和学习效果。三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既要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和卫生健康领域中的重要问题,也要敢于结合医疗卫生人才成长发展和医患矛盾纠纷的现实问题,更要善于发现课程思政建设当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厘清个中的深层次原因,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良策,以增强新医科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感、针对性和匹配度。

3.3 激发新医科课程思政其他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专业课教师和大学生无疑是教学相长的两大关键主体,但新医科课程思政建设还涉及到校园内面向学生工作的其他教师、辅导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所以课程思政要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就必须以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新医科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21],充分激发所有相关主体的能动性,在工作体系上形成立德树人的合力。一是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引领作用。思政课教师是专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家里手,在思政理念、课堂讲授、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等方面可以对课程思政老师提供分享、观摩、培训,甚至彼此之间可以探索在课题研究、课堂教学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促进,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防止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现象。二是要强化学生工作人员的辅助作用。学生专业课程之外更多时间与辅导员以及共青团、学工部等行政部门的老师交流互动,可以利用这个时空较好地拓展课程思政的方法和途径。要在学生的课外日常管理中发挥好辅导员和行政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中延伸课程思政成果,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链接、课堂内外有效联动的局面。三是要释放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针对性地改革完善学校及学院层面的绩效考核体系,加大课程思政的考核权重,在薪酬分配、职称晋升、评奖评优、岗位聘用、选拔培训等方面对教师参与新医科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予以倾斜,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激励教学名师带领一般专业课教师开展好新医科课程思政工作,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以及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各方面、各环节,从而推动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育才的大格局。

猜你喜欢

医科卫生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生命教育视域下医科院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探究
卫生与健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开放式创新性实验教学在医科生科研思维培 养中的应用
卫生歌
医校协同开展医科生医患心理教育的调查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