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城湖丝路明珠主题街区漕运明渠的景观化改造设计探析

2021-04-16尹姝君

陕西水利 2021年3期
关键词:汉城明渠箱涵

尹姝君,李 薇

(陕西省渭河生态区保护中心,陕西 西安 71000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内的公共开放空间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显得愈发紧张和珍贵,特别是现阶段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希望能够在自己生活的城市空间里体验到亲水的乐趣、绿色的美景和文化的底蕴。本文以汉城湖丝路明珠主题街区规划设计项目为例,探析如何在寸土寸金的城市空间内通过改造明渠打造出集水景观、水文化、历史文化为一体的绿色开放空间。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背景

汉城湖位于西安市西北部,原名漕运明渠,曾是汉长安城的漕运河道,建国后改为团结水库,是集防洪保安、园林景观、水域生态、文物保护和都市农业灌溉为一体,以汉文化、水文化为主题的国家水利风景区。

汉城湖丝路明珠主题街区项目位于西安汉城湖景区封禅广场以北,西临汉长安城遗址,东临朱宏路,位于漕运明渠渠首至石化大道之间,东西向宽约50 m,南北长约630 m,占地面积约31500 m2(图1)。

图1 项目区位图

该项目为沣河系统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入选中央2016年河湖水系连通项目库实施项目,并纳入西安市第二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补助项目。工程已于2019年底全部施工完毕,成为汉城湖景区内最具文化特色的主题街区。

1.2 漕运明渠改造前状况

项目场地中部为漕运明渠渠首段,改造前明渠东西向宽16 m,南北向长530 m,明渠上方加混凝土盖板,盖板标高与明渠两侧道路标高齐平,盖板荷载400 kg/m2,其上覆土10 cm,生有杂草。临明渠东西两侧各有5 m 的道路和10 m~13 m 宽的商业范围,商业建筑档次参差不齐,建筑风格杂乱(图2~图3)。

图2 改造前明渠断面图

图3 项目规划前状况

1.3 工程内容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是将漕运河渠首段梯形盖板渠改造为单孔矩形箱涵,在箱涵顶部及两边,将汉城湖湖水引到改造后的箱涵顶部及两侧新修水池,形成景观水面,从而打造以汉文化为主题,特色水景和古韵街区为依托的丝路明珠主题街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 加深景区文化底蕴

项目场地南接汉城湖风景区,是汉城湖景区的延续,蕴含了汉城湖景区的水文化,同时项目为沣河水系连通提升改造工程的一部分,项目的建设亦彰显了城市水生态文明的文化理念。场地西临汉长安城遗址公园,同时也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起点,项目的建设对汉文化和丝路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扬能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2.2 改善区域环境景观和空气质量

项目建设前,明渠盖板由于荷载和覆土厚度的限制只能种植草皮,因疏于后期养护管理,盖板上已荒草丛生,无景观性可言,同时从渠水的异味会从盖板接缝中散发出来,也给景区空气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明渠东西两侧商业范围内的建筑多为临时的搭建的餐饮摊点,风格杂乱,档次不一,视觉效果差。因此,项目的建设从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层面上着手,协调整体街区风格,彻底改善场地现状脏乱差的现状,打造美丽、和谐、大气的环境景观。

2.3 解决场地安全隐患

改造前的明渠盖板有400 kg/m2的荷载限制,且周围无阻拦游人踩踏盖板的防护措施,因此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项目的建设将从根本上解决明渠存在的安全隐患。

1.1 病毒及药品 CVB3(Nancy株)由武汉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提供,在HeLa细胞上传代、分装、冻存,测得半数组织感染量为10-6TCID 50/mL。PC由美国Sigma-aldrich公司生产,货号52468。

2.4 带动片区经济发展

本项目的建成,为汉城湖景区提供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的同时会成为汉城湖景区乃至整个西安市的一大特色名片,为汉城湖景区带来更多客流量,并快速拉动片区经济效益。

3 漕运明渠景观化改造利用方案

为了实现项目总体建设目标,解决场地在景观性、安全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项目规划初期,针对场地最大的劣端——16 m 明渠盖板设计了两种改造方案。

3.1 方案一(原明渠盖板不动)

方案一,保持原有梯形渠和盖板标高不动,将明渠两侧路面抬高0.6 m(图4)。

图4 明渠改造方案一

3.2 方案二(将明渠改造为箱涵)

保持明渠两侧路面标高不变,将梯形盖板渠改造为单孔矩形箱涵,箱涵顶部标高下降1 m(图5)。

图5 明渠改造方案二

3.3 方案比选

针对两种改造方案的特点,笔者从改造成本、水景效果、安全性、使用性等多方面进行比选,根据比选结果选择最优方案。方案对比见表1。

表1 两种改造方案对比

通过方案比选可以看出,方案二把漕运河渠首段梯形盖板渠改造为单孔矩形箱涵的改造方式,在景观性、安全性、使用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改造后将更有利于将汉城湖丝路明珠主题街区打造成集汉文化、水文化、丝路文化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图6~图7)。

图6 明渠改造方案二断面效果图

图7 明渠改造方案二意向图

4 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4.1 设计构思

项目整体规划设计方案以水文化和丝路文化为切入点,从南到北分为“汉武盛境—水映丝路—丝路先河”三个主题段进行景观设计(图8、图9)。

图8 概念构思图

图9 规划效果图

(1)“汉武盛境”文化主题段

通过汉代文臣武将及科技成果的雕塑展现文治武功的盛世王朝,同时在箱涵上方设计规整开阔,恢弘大气的水景来呼应本段的设计主题。

(2)“水映丝路”文化主题段

将丝绸之路上的著名景点选择性的引入景观设计中,并在箱涵上方打造蜿蜒精巧、灵动活泼的小水系将这些景点串联起来,形成婀娜多姿的水映丝路文化主题段。

(3)“丝路先河”文化主题段

通过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事件引出丝路文化,用长桥、雕塑、石刻、浮雕等再现千百年前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为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发展做出历史性贡献的故事。同时在箱涵上方打造优雅绵长的水景与此段主题进行呼应。

4.2 功能分区

依据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整体空间结构,将方案分为南北两端的休闲广场区、东西两侧的商业步行区和箱涵上方的亲水活动区三个不同的功能区,以便最大程度地满足各类游客的不同需求(图10)。

图10 功能分区图

4.3 交通流线

项目东西两侧街区各设一条4 m~5 m 宽的主园路,形成街区的消防环路,同时设置次园路和游步道,箱涵上方每40 m~50 m设置1 条连接东西两侧街区的步道,使游人能够自如地穿行于东西两侧街区。

4.4 水景结构

水景设计收放自如,开合有致,汉武盛境段的水系景观形态为规整开阔、恢弘大气的大水面,流至水映丝路段,水系收合变成蜿蜒精巧、灵动活泼的溪流,再流至丝路先河段,水系形态转为优雅绵长、平静舒缓。水景三个层次的变化展现了水系与主题段的对应关系,强调了水文化、汉文化、丝路文化三者的融合。

4.5 景观节点

依据规划的不同主题段进行景观节点设计,在南段的汉武盛境主题段,通过卫青、霍去病戎装像、司马迁像、董仲舒像、地动仪等景点打造汉代文治武功的盛世景象;在中段的水映丝路主题段,将丝绸之路上著名的景点及典故引入景观设计中去,例如利用水景和微地形营造月牙泉、鸣沙山、日月山等著名景点,通过建筑小品重现丝路上的玉门关;北段的丝路先河段,通过丝路长桥、丝路情结、丝路浮雕等景点再现千百年前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为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发展做出历史性贡献的故事,同时设计了汉代铜镜等小品来打造汉文化景观。

4.6 绿化种植

项目绿化种植设计以当地生长良好、适应性、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为主,同时适量增加观赏性较强的新优品种,考虑通过垂柳、碧桃、棣棠等植物打造类似江南水乡桃红柳绿的植物景观。种植搭配可考虑选用的品种有:

乔木:国槐、五角枫、垂柳、碧桃、樱花、枫杨等;灌木:迎春、棣棠、丰花月季、珍珠梅、连翘等;水生植物:荷花、睡莲、菖蒲、千屈菜、鸢尾等。

5 结语

在水利风景区的建设过程中,以水为主体的水景观是重要组成部分。水景观建设应当融入水文化、地域文化和美学思想,既要注意表现水的生态美,也要结合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等来展现水的文化美。本文介绍了汉城湖丝路明珠主题街区规划设计项目的概况和建设必要性,探讨了漕运明渠景观化改造技术方案,概括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包括设计构思、功能分区、交通流线、水景结构、绿化种植等方面内容,详细论述了项目是如何将水文化、汉文化、丝路文化融入街区整体景观规划设计中,使项目水景观设计更贴合规划设计主题,更富有文化的底蕴。通过该项目的探析,以期对今后以水文化、水景观为主题的规划项目及明渠景观化改造利用项目起到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汉城明渠箱涵
基于混相模型的明渠高含沙流动底部边界条件适用性比较
浅析铁路箱涵顶进控制滑床板技术
箱涵埋深对双孔箱涵结构计算的影响分析
大跨度多孔箱涵顶进过程基底摩阻力研究
基于非线性FAHP的箱涵下穿铁路顶进施工风险评价
农田灌溉明渠水量计量方式分析
昌江核电厂取水明渠设计缺陷及优化方案
《郭汉城文集》简介
四川通江得汉城 天铸铜城 雄镇巴西
“闽越国”腹地的神秘古城——城村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