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横山区殿市项目为例探析黄土高原梯田建设

2021-04-16李欣卓

陕西水利 2021年3期
关键词:田坎田面坡耕地

李欣卓

(榆林市水利工程建设中心,陕西 榆林 719000)

黄土高原区土地贫瘠,坡耕地较多,水土流失严重,而梯田具有很好的保水保土作用。根据调查,坡耕地平均单产为2500 kg/hm2~3500 kg/hm2,梯 田 平 均 单 产 为4000 kg/hm2~6000 kg/hm2,梯田产量明显高于坡耕地。为了提高农田质量,促进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现以横山区殿市镇坡耕地项目为例,对黄土高原区梯田建设进行探讨。

1 概况

横山区殿市项目区位于黄土高原北部,涉及殿市镇12 个行政村6667 人。项目区现有耕地1351.16 hm2,其中坡耕地790.8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8.5%,其中5°~10°有376.84 hm2,占坡耕地面积的47.65%,10°~15°有320.49 hm2,占坡耕地面积的40.52%,15°~20°有80.83 hm2,占坡耕地面积的10.22%。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64.41 km2,平均土壤侵蚀模数0.9 万t/(km2·a),年水土流失57.97 万t,水土流失严重。

2 存在问题

殿市项目区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土豆、豆类和小杂粮等,农作物生长周期慢,由于区内地形地貌差异性大,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特别是项目区内坡耕地所占比重大,收益水平低,急需改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贫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项目区商品率和土地的产出率低下,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生活要求;

(2)坡耕地治理投资不足,由于国家补助资金标准低,而项目区地方财政拮据,配套资金压力过大;

(3)坡耕地比例较大,对水土流失难以有效遏制,直接影响土地生产力和当地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3 示范梯田设计

为了促进黄土高原区梯田建设,现以殿市项目区朱家沟村为例进行梯田设计分析。朱家沟村总耕地面积259.55 hm2,其中坝沟地6.37 hm2,梯田124.71 hm2,坡耕地128.47 hm2。项目区梯田设计标准取10 a 一遇6 h 最大暴雨量81.8 mm,设计减少径流90%、减少泥沙95%以上。

3.1 设计相关参数确定

田面不均匀高差应小于0.3 m,田面宽度一般10 m 以上,应根据地面坡度、土层厚度等因素,按照坡度缓田面宽,坡度陡田面窄的原则确定;田块长度应随地形而定,为防止田块长度过长,径流集中冲刷,沿纵向每隔30 m~50 m 应修横向软埝,埝顶应低于地埂;根据工程量大小、埂坎占地等因素,确定在5°~10°坡面上修筑田面宽度为20 m~30 m,10°~15°坡面上修筑田面宽度为10 m~15 m。机修梯田断面要素及含义、断面标准图见图1。

水平梯田断面要素:α 为原地面坡度,(°);β 为梯田田坎坡度,(°);H为梯田田坎高度,m;BL为原坡面斜宽,m;Bm为梯田田面毛宽,m;B为梯田田面净宽,m;Bn为梯田田坎占地宽,m;b为田埂顶宽,m;b′为田埂底宽,m;h为田埂高度,m。

田坎高度:H=BLsinα=Bmtanα

原坡面斜宽:BL=Hcscα

田坎占地宽:Bn=Hcotβ

田面毛宽:Bm=BLcosα

田面净宽:B=H(cotα-cotβ)

田坎高度:H=BLsinα=Bmtanα

根据规范,梯田田坎为单式,田坎坡度65°,田坎高度根据公式:H=B/(ctgα-ctgβ)。式中相关参数取值见表1。

根据规范,采取标准设计,地埂为梯形断面,高度取0.5 m,顶宽为0.5 m,内坡1∶1,外坡1∶0.5。

单位面积(按公顷)土方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V为单位面积梯田土方量,m3;H为田坎高度,m。

3.2 典型图斑设计

在朱家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0 号和28 号图斑作为典型地块进行梯田设计。20 号小斑位于朱家沟示范点内,面积52.1 hm2,其中:地面坡度为6°的面积11 hm2,地面坡度为7°的面积21.65 hm2,地面坡度为9°的面积9.75 hm2,地面坡度为10°的面积9.7 hm2。共划分6 个田块,田坎高在1.8 m~4.12 m 之间,田坎平均高2.85 m,田面宽在13 m~37 m 之间,田面平均宽23.1 m,挖、填方12190 m3,修筑生产道路182 m,植物护埂1.33 km。

28 号小斑位于朱家沟示范点内,面积62.5 hm2,地面坡度为5°的面积为5.4 hm2, 地面坡度为13°的面积为51.5 hm2, 地面坡度为15°的面积为5.6 hm2。共划分10个田块,田坎高在1.5 m~4.4 m 之间,田坎平均高3.4 m,田面宽在11 m~30 m 之间,田面平均宽14.2 m,挖、填方17788 m3。修筑生产道路285.6 m,植物护埂3.06 km。具体设计成果见表2、表3。

表2 20 号典型图斑设计成果表

表3 28 号图斑典型设计成果表

3.3 水平梯田施工方法

水平梯田施工采用机械修筑田面、人工修筑埂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工序有定线、清基、筑埂、保留表土、修平田面、表土回填等。具体为:根据梯田断面设计的田面斜宽,在中轴线上划出各台硷的基点作为施工线。以各台梯田的施工线为中心,上下各划出50 cm~60 cm 宽,作为清基线,清除表土厚约20 cm,暂堆于清基线下方,施工中与整个田面保留表土结合处理。将清基线内的地面翻松约10 cm,清除石砾等杂物,整平,夯实。连台梯田表土逐台下移,隔坡梯田将表土取起堆放,待整平后均匀铺好。采用表土中间堆置法(见图2),将拟修田面的表土全部取起,堆置在田面中心线位置,宽2 m 左右;将中心线上方田面生土取起,填于下方田面;将堆置在中心线的表土均匀铺运到整个田面上。

图2 表土中间堆置法

田坎必须用生土填筑,土中不能夹有石砾、树根、草皮等杂物。填筑地埂时应分层夯实,每层厚25 cm,压实度不小于90%。在地块土方挖运工作完成,田面达到基本水平后,采用平田整地推土法,进行表土回铺工作。用推土铲推运表土,根据机头起伏情况,判断地面高低进行高铲低填,倒退拖刀,往返多次,将表土铺平。在完成表土回铺后,随即进行田面耕翻和耙耱,疏松表土,以提高新修梯田蓄水保墒能力,利于作物增产。

3.4 植物护埂工程设计

为了护坡固埂,减少雨水冲刷,防止垮塌,选择根系发达、适应性强、栽培技术简单、易成活、生长快、好管理的紫花苜蓿为护埂植物,增加裸露田坎的稳定性,抵抗雨水冲刷,又可为当地村民喂养的牲畜提供充足优良的饲草,提高经济效益。根据20 号和28 号图斑的典型设计,新修地埂分别为1328.55 m 和3062.5 m,推算项目区示范点内14、30 号等17个图斑梯田植物护埂长度38.74 km,折合面积6.97 hm2,需苜蓿种子209.2 kg。项目实施后,示范点内梯田埂坎植物保护率达100%。

3.5 配套措施设计

(1)生产道路

为了便于梯田耕作,在建设梯田工程的同时应配套相应的生产道路、排水沟、植物护埂等措施。生产道路布设因地制宜,在低缓的坡上呈斜线形,在陡坡上呈“S”型,采取通梁联峁,跨弯连咀,沿沟走边等方法布设,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从而满足生产需要。为了减少耕地占用量,尽量将原道路加以改造修建成生产道路,确定生产道路宽度4.0 m,坡度小于9%,转弯半径R≥15 m。路基按原土整平夯实,路面采用素土夯实路面,道路铺筑厚度15 cm,压路机碾压。对示范点周边朱家沟等村的生产道路继续绿化,沿新修田块间生产道路外侧,单行栽植樟子松,穴状整地,株距3 m。樟子松树杆高大于1.5 m,树冠大于0.6 m。项目区内共修生产道路38.74 m,开挖土方量3.48 万m3;道路绿化2.31 km,栽植樟子松769 株。

(2)排水沟设计

为进一步完善项目区排水系统,保障生产道路安全,在示范点重点地路段内侧筑浆砌砖排水沟,比降大于5%的路段排水沟底部每隔20 m 修减速隔挡。设计采用10 a 一遇1 h 最大降强度39.5 mm/h。径流系数0.42,集水面积0.035 km2,设计流量0.16 m3/s。

排水沟断面尺寸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Q为设计最大流量,0.16 m3/s;A为排水沟断面面积,排水沟为倒梯型断面,0.235 m2;C为谢才系数;R为水力半径,cm;i为排水沟比降,根据实际地形条件,计算取7%;χ 为排水沟断面湿周,m;n为粗糙系数,砌砖排水沟取0.025。

排水沟断面采用倒梯型,结构为M7.5 砂浆砌砖,根据试算法,得到满足排洪要求的排水沟断面为:开口0.8 m,深度0.3 m。项目区共布设砖砌排水沟3.6 km,开挖土方2028 m3,砂浆砌砖846 m3。

3.6 设计成果

按照朱家沟20、28 号典型图斑梯田设计建设方法,依次对殿市项目区147 个图斑进行设计建设。项目区地面坡度在5°~15°之间,与所选定的典型设计梯田图斑地形地貌、地面坡度基本一致,可采用其典型设计进行项目区梯田设计成果推算。根据梯田设计计算成果,项目区共新修梯田面积556.07 hm2;新修生产道路33.78 km;排水沟3.6 km;道路绿化12.4 km;植物护埂38.74 km。机修梯田工程量为219.39 万m3,投工28.28 万工日。

4 结语

特殊的土质地貌环境,使得黄土高原区坡耕地较多,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而梯田既能减少水土流失又能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拦蓄坡面径流,保护耕地资源,提高抗灾能力,为调整农林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奠定基础,深受群众喜爱。文章通过殿市项目朱家沟村地块探讨分析可知,在黄土高原区进行梯田建设,要田林路结合,包括排水沟、护埂绿化等配套设计要完善,一次建设整体提高。在施工中要注意工序方法,尽量减少大开大挖乱堆乱放,注重水保措施。项目实施后,年可保水9.98 万m3,保土7.07 万t,可新增基本农田556.07 hm2,人均基本农田达到0.17 hm2,年新增直接经济效益205.8 万元,可在黄土高原区进行推广建设。

猜你喜欢

田坎田面坡耕地
多因素影响下的喀斯特山区坡耕地分布特征
——以贵阳市花溪区为例
喀斯特坡耕地块石出露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稻田田面水氮素浓度变化特征及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以长江中游单季稻田为例
坡耕地治理助推西和县万寿菊产业发展
增效剂对稻田田面水氮素转化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春耕稻田滞水减排控制面源污染效果研究
“田坎玉米”喜获丰收
云南省坡耕地现状调查及分析
掺混控释肥侧深施对稻田田面水氮素浓度的影响
托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