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主干 理支脉 建网络
——提升二轮复习效率

2021-04-16宁夏金卫东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雪线小北干流

宁夏 金卫东

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主要包含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壳物质运动规律、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和人文地理的四大区位理论(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城市区位理论、交通区位理论)。

命题时往往用图文材料创设情境,以某个主干知识为准绳拓宽加深,主要考查与主干知识相关的支脉知识和综合思维能力,复习时以教材为基础,狠抓主干知识和高频考点,厘清支脉知识,挖掘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知识的迁移与整合,构建知识体系,提升二轮复习效率;作答试题时,在仔细阅读试题材料和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调用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网络,沿着试题考查的支脉寻找答案。

一、抓主干,理支脉

【例1】(2019年全国卷Ⅰ,9~11题)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图1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图1

9.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 )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10.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

①河水流量 ②支流汇入

③沿岸地貌 ④两岸岩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 )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答案及解析】该题组考查的主干知识为水体运动规律,以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河道摆动为背景,主要考查河道摆动的原因、影响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因素、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河道特征受地形、地质(基岩和沉积物)、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9.D 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即该河段为辫状河道,小北干流河段支流较多,且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含沙量大;黄河流经晋陕大峡谷携带大量泥沙出禹门口后,河道变宽,比降降低,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淤泥;该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7、8月,使该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大。

10.C 汾河河口到涑水河河口之间,没有大的支流汇入,小北干流流量变化不大;受沿岸地貌束缚,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与主河道基本一致;两岸岩性坚硬,抗侵蚀能力强,河道较窄,河流摆动范围小。

11.C 渭河河口位于黄河小北干流河道南段,渭河洪峰(水位高)注入黄河,顶托渭河河口以北的小北干流河水,使小北干流流速减慢,下泄水量减少,导致小北干流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理分支】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以河流为主干,宛如乘坐一艘小艇从河流源头顺江而下,人在画中游,观两岸景色,调用已有知识,梳理知识分支,创建知识链接,绘制以河流为主干的知识分支简图(见图2),记录相关知识,提高二轮复习的全面性和思维的综合性。

图2

对接试题,以主干知识为脊梁绘制知识分支简图,分支部分涉及的知识点多时,可局部“放大”,细化知识节点,厘清思维脉络,加深理解记忆。图3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知识剖析示意图,是将图2中的“河道特征”“放大”,细化河道相关知识,解答例1中的地理问题。

图3

二、抓主干,建网络

【例2】(2020年全国卷Ⅲ,1~3题)自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由贸易。图4示意汽车企业在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布局调整。据此完成1~3题。

图4

1.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的主要目的是

( )

A.创新技术 B.拓展市场

C.扩大规模 D.降低成本

2.该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主要原因是邻国之间

( )

A.消费习惯相近

B.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C.运输费用较低

D.研发成本差异较小

3.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的

( )

A.进口量增多 B.出口量增多

C.销售量增多 D.生产量增多

【答案及解析】该题考查的主干知识为工业区位理论中的产业转移,主要涉及的知识分支是产业转移的目的、如何降低成本(该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和产业转移导致进出口数量的变化。

1.D 汽车组装厂属于劳动密集型(廉价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对技术水平要求不高;读图可得,与该汽车产业转移前相比,在乙国组装的汽车仍然销往甲国和乙国,没有拓展市场;与该汽车产业转移前相比,在甲国的零部件生产厂家数量没变,并没有因为产业转移而扩大规模;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说明甲国经济发达,劳动力工资水平高,乙国经济欠发达,劳动力廉价,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

2.C 该产业布局模式是将零部件运送到邻国进行组装,汽车零部件多、重量大、运输量大,将组装厂转移到邻国,距离近,运费低。

3.A 与该汽车产业转移前相比,将汽车组装厂转移到乙国后,成品汽车将从乙国输出,且仍然销往甲国和乙国,所以甲国汽车的进口量增多,乙国汽车的出口量增加,甲国汽车的销售量减少;与该汽车产业转移前相比,在甲国的零部件生产厂家数量没有变化,即零部件生产额变化不大,汽车生产量变化不大,或试题没有提供零部件生产数量的变化,故无法判断生产量的变化。

【建网络】利用思维导图或知识结构图构建知识网络,厘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知识的迁移与整合,提高二轮复习效率和综合思维能力。图5为以“产业转移”为中心构建的知识网络。

图5

三、用试题,补支脉

【例3】(2020年全国卷Ⅲ,9~11题)堪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9.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 )

A.林线与雪线更高

B.林线与雪线更低

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

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10.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 )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

11.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 )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答案及解析】该题组涉及的主干知识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考查影响雪线和林线高低和变动的主要因素。

9.A 影响雪线高低的自然因素有纬度(热量或气温)、坡向、坡度、降水等。一般纬度位置越低,雪线高度越高;由于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所以雪线高度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降低,但雪线高度最高的地方,不在赤道附近,而在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降水量比赤道附近少的地区;同一山地,一般阳坡的雪线比阴坡的雪线高,迎风坡雪线比背风坡雪线低;坡度越陡的山地因积雪容易下滑,难以保存,雪线高;一般降水多的山地雪线低。影响林线高低的自然因素有纬度(热量或气温)、降水等,热量和水分条件好,林线就高,热量和水分条件差,林线就低。“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即火山锥阳坡和阴坡的降水差异小,导致火山锥阳坡和阴坡林线和雪线高低的差异主要是热量(气温)条件造成的,因火山锥阳坡热量条件比阴坡的好,森林生长条件好,林线更高,冰雪融化量大,雪线更高。

10.A 林线升高意味着热量条件变好,即气温升高;在气温升高的背景下,雪线下降,意味着降雪量增加,且积雪量大于融雪量,故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暖湿。

11.B 该题反映外部因素对林线和雪线的破坏,火山喷发使原有森林和积雪消失或下降,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森林逐渐恢复,林线升高,火山锥顶积雪逐渐增多,雪线降低。

【补支脉】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关雪线的知识很少,只有在“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示意图上(积雪冰川的下限)有所呈现,而林线没有涉及。高考试题是在教材的基础上拓宽加深的,所以要依托材料,但不能完全依附材料,在平时的做题过程中,要注重教材以外拓展知识的积累,倒推主干知识,补充支脉知识,完善知识框架,在知识网络图中添加拓展内容,便于查漏补缺和系统复习。图6是利用例3,在以主干知识“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知识框架(因篇幅有限,节选了部分内容)中添加了支脉知识“雪线”和“林线”,使开放性的知识框架更加完善。

图6

猜你喜欢

雪线小北干流
沿着水走
长江干流岸带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雪线上的金刚
长大很忙
小北的运动鞋
在城与乡中往返探寻
——评永基卓玛小说集《雪线》
小北,这些是我写给你的情话
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