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分析

2021-04-14肖丹儿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元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在近些年来的高职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高职学生健康的心理,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从本质上来说从属于大思政的教育体系,因此在它的教学中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随着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普及,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和道德的双重教育。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在新的教育发展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发掘课程思政元素,结合心理健康教学中的相关内容,达到更高的教书育人目标。本文主要分析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思政  元素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珠海市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项目——珠海市优秀辅导员工作室(肖丹儿工作室),项目名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分析(项目合同编号:ZH2018FDY-7)。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1-0031-03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需要更多高质量的技术人才,而高职院校主要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优秀技术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学历、就业等因素,心理更容易出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基于当前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要求进行课程思政的教育,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

一、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高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为学生讲授一些心理学知识,让学生学会一些技能调解自己心理。这对学生来说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可以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一)落实“大思政”教育的需求

不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学校层面都比较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要求各个学科在进行教学的同时有效利用本学科的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基于高职学生的特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基于各个层面的需要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内容存在一定的融合性,因此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在高职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也要重视课程思政的要求,在本学科的教学中挖掘更多的课程思政元素,使学生不仅学习到心理健康知识,还能受到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过程充分體现了教师立德树人的职能。只有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作用,才能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好的育人功能。

(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好了铺垫

高职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根本目的上来说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素质将会得到有效提升,当学生面对一些比较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时还能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从而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各种问题。心理健康教师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时会发现,很多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学生在思想层面出现了问题,比如因为一些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错误的认识问题,进而导致出现心理问题。教师在这种情况下要深入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利用多种理论知识使学生认识到自身思想认识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做好了铺垫,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开展[1]。

(三)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进行升华

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利用课程思政元素,把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合适的思想政治内容,结合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面切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达到较好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很多涉及价值观的选择,教师一方面要做好心理健康教学,另一方面还要在具体的问题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学习和思政教育保持在同一方向。教师利用自身的教学经验,不仅可以把课程思政元素以更加合适的方式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还能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水平,并进一步实现升华。

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课程思政”元素的发现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教育,在具体的教学中会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它们在培养学生方面却有一定的互补性,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它们在教学中可以互相促进,实现更好的育人功能。课程思政元素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以下进行具体说明。

(一)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上的体现

高职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并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明显看出,高职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本身从属于大思政的范畴。现在的社会,不仅要求人才具有较高的技能以及丰富的知识储备,而且还要拥有良好的合作能力,较强的心理素质等。这些要求中的很多要求是心理健康和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教师在心理健康的教学实践中不只向学生传授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还要把课程思政的一些元素以巧妙的方式融入到心理健康教学中,使学生获得一种全新的心理健康学习体验。这种融合式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教师更加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并向着这个目标而不断努力。

(二)在教学设计方面的体现

教学设计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课程内容的教学,课程设计的质量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具体的心理健康教学设计中我们会发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两者在价值体现方面有很多的相似性,比如有些设计是从一个价值共同体的不同侧面来进行说明的;两者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也有很多重叠的部分,都是为立德树人服务。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正确看待问题,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这样遇到一些问题时才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促进,共同提升[2]。

三、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合“课程思政”的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思政”融合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很大的必要性,那么如何使“课程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合进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发挥出更大的教育价值,这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一定的调查研究,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实施。

(一)进一步做好教育目标的改革工作

为了提高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相关人员应该进一步做好教育目标的改革工作,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做好指导。教师要充分解读心理健康教材,从中找出课程思政的元素,并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凝练出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意识到,课程思政的元素分布在教材的各个部分,课程思政教学并不是某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而是需要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得到相关价值观的引领,让高职学生从中获得理想信念教育,走好职业之路、人生之路。教师还要从更宏大的视角设定教学目标,比如结合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爱国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这样学生的心灵境界就会得到显著的提升,爱国的意识在后期会逐渐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这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和课程思政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的具体体现。高职学校只有继续深化教学目标的改革,才能为课程思政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做好保障[3]。

(二)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思政元素需要教师找好切入点,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思政教育。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主要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不断输出,但是学生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知识的输入较少,思政教学效果较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涵盖的内容很广泛,这些内容中有丰富的思政元素,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元素对高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浓厚的兴趣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还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积极学习心理健康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受到一定的思政教育。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心理健康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广泛利用一些新的科学技术,比如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学习形式更加丰富,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学质量自然会得到提高。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或者是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更多新颖的教學形式中获得课程思政的教育[4]。

(三)利用不同的教学载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教学领域也利用各种新载体进行教学。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课程思政元素也可以利用更加多元的载体进行教学。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加深对课程思政教育的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角色扮演、团队协作、心理活动体验、心理情景剧展示、心理漫画等,使更多的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更深刻的教育,掌握心理调适的知识和方法。

四、结语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思政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更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心理健康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积极创设更加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更加丰富多元的教学形式中获得课程思政教育,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声晓,陈肖莉.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职思政课程教学研究综述[J].速读(中旬),2018(10):133.

[2]梁杰.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心理学解读[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1):79-82.

[3]田宇苏,李三中,陶佳佳.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J].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9,34(1):66-69.

[4]刘雅芳.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化的路径探析[J].电脑迷,2018(12):164.

猜你喜欢

元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王家卫电影中的后现代美学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