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1-04-12白金生钊童辉

智能城市 2021年21期
关键词:物探遥感技术勘探

白金生 卢 鹤 钊童辉

(河南省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河南郑州 450053)

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政策的号召下,我国在资源开发方面的重点也逐步从重产量转向重应用率。在此背景下,要求相关从业人员能够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强化对地理资源的控制能力,积极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实现社会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平衡统一。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是顺应发展需求而产生的新兴产物,其对资源的突出监测与控制能力,可以有效适应现代化的监测需求。但该技术的发展仍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在探测技术上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并将其有效转化到实际应用中。

1 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概述

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是一项适应于现代资源探测的新型技术,其综合应用了光学技术、无线遥感技术等多项检测技术,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生成与相应的地理模型,帮助技术人员分析资源分布情况。研究表明,该探测技术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监测、记录、处理等多环节智能化,且相较于传统探测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的优势,表明我国在资源勘探方面有突出的技术优势。对于资源勘探而言,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技术存在的局限,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1 航空物探技术的应用前提

航空物探技术指根据待测物体自身物理性质的特异性,结合数据分析处理尽可能降低干扰因素的影响,从获取的信息中提取需要的部分。该技术能够对捕获的放射性元素、宇宙射线等辐射污染物展开评价,得到评估结果,识别定位到各类矿物资源,对其附近环境进行放射性检测、灾害评估、工程选址。

1.2 遥感技术的应用前提

遥感技术是通过识别物质自身释放电磁波以及吸收、反射电磁波情况判断物质性质的技术。不同物质自身释放的电磁波频谱特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波段的光作用在物质存在特异性的反应,如植物波段、微波波段、水波段等。

目前我国已经发射了覆盖不同波段、具有不同功能的卫星,卫星运转时会对覆盖范围内的信息进行获取与记录,并将其用于基础建设、环境评估、地质勘测等。经过计算机的处理,能够对海量的信息进行比对、提取、复合,获得其中最关键的内容,用于大气环境、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的监测、评价。

2 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在经济全球化的刺激下,资源开发与应用逐步成为一项重要话题,世界各国在该领域上也开展了广泛交流与合作。目前,我国与国外领先的资源勘探技术研究所展开了交流,并在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在研究中,已经研制出了多种可适用于不同探测需求、工程环境的航空物探遥感仪器,并在技术研发中考虑了地球引力、电磁力等多重复杂作用,有效提升探测技术的实用性,优化系统应用精度。

3 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的应用现状

3.1 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在绘图中应用

该技术能够综合计算机深度挖掘以及卫星遥感,对已经发现的地质情况进行智能化比对与检测,判断其实际的工程环境,并将处理后的环境数据反馈给终端上供技术人员进行分析。

探测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向遥感卫星发送探测指令,遥感卫星接收指令后发送信号反馈至系统终端备份数据,同时对待测环境展开探测,获取其表面相应的信息,对探测对象表面进行定期监测。若探测范围内监测到信息变动,立即通过无线遥感的方式进行反馈,并将其更新到对应的遥感换面,保障绘制的地质图能够具有足够的真实性、实时性。

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可以将遥感卫星探测的检测图与计算机内置信息进行对比,借助计算机智能分析提升探测结果的可靠性,两者互相补充,对于遥感卫星难以发挥作用的地区,计算机数据可以予以填补。

3.2 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在地质资源勘测中应用

资源勘测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最常见和主要的方面,需要密切联系卫星定位实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卫星定位技术,并通过数据雷达检测系统予以落实。

探测范围内检测到有效的资源信息,雷达检测系统会及时运转,对待测范围内进行持续的检测与分析,卫星遥感技术将其检测的结果反馈至管理终端。雷达检测结果反馈至终端时,管理系统会对雷达及卫星各自返回的数据进行对比,智能分析其是否相符,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为技术人员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应用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进行某地区的地质资源探测时,计算机终端显示该地区可利用资源丰富,终端的接收指示灯以及雷达系统的传输指示灯都持续闪烁。我国在地质资源勘测中能够充分协调各技术之间的联动,确保探测系统整体都处于可靠、稳定的状态下。

3.3 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在金属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金属资源作为一项关系着国家生产能力、建设水平的重要资源,其勘探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在实际勘探中,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主要利用金属原子自身所具有的活跃物理性质进行识别、检测。检测时遥感系统可以在复杂环境中快速进行分辨,确定活跃的金属原子,结合GPS定位技术予以定位。通过这一方法能够实现不同技术之间的智能交互,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步骤,提升了勘探作业的效率,有效提升了资源定位的精度,降低了勘探成本。

3.4 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是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广泛应用的领域,其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能够对环境进行持续、准确监测。

传统卫星定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针对待测范围内地表的资源分布情况进行监测,譬如水系分布、等高线等,但在环境污染方面却欠缺相应的技术手段。如果需要调查某地区的污染情况,技术人通常携带复杂的机械设备进行实地调研,耗费大量的人工及时间成本,且存在一定误差。

若待测地区存在大型山脉、湖泊,开展人工调研的难度将显著提升,且调研结果也将具有较大不确定性。针对这些问题,综合使用雷达监测以及电磁感应,能够对待测环境的污染水平进行智能化监测与分析,简化过程,避免繁杂冗长的人工作业。此外,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的实现以多种智能化设备为基础,能够实现高速的信息传递以及自动分析,其真实性、精确性都将得到可靠保障。

3.5 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在地下水勘察中的应用

在遥感技术的支持下,系统能够准确、有效地得到待测范围内地质环境的基本情况,譬如地形地势、河流湖泊、地质构造、植被绿化等。将该技术用于地下水勘察可以协助相关技术人员获得更全面可靠的信息数据,并基于此分析得到当地水文条件以及地下水的分布情况。

譬如对岩溶地质条件下的地下水勘察,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得到该地区岩溶地貌以及具体的地质构造情况,得到地表水文的分布、流向、流量等,协助技术人员进一步推断该地区地下水系的分布情况。近些年,在该技术的支持下,我国在西部地区的水文地质勘察中取得了突出成果,尤其是在甘肃酒泉、新疆阿克苏等地的勘察,弥补了传统勘察技术留下的空白。在柴达木盆地的水文勘察工作中,技术人员在遥感技术的帮助下快速定位了该地区地下水的富水位置,加快了勘察工作开展的进度。

4 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应用的发展前景

目前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在地理绘图、地质资源勘探、金属资源勘探以及环境监测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其整体应用层次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需要在未来的应用中进一步发展。

实践表明,该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我国在资源开发与管理上的水平,推动勘测作业向着精细化发展,在航海、航天等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与发展空间。但对于勘测工作中的部分待测对象仍存在一定局限性,譬如对金属资源进行探测时,若金属自身性质不活跃,一般采用雷达数据进行持续监测,但该法精度不足,仅适用于对探测结果要求不高的项目。在未来的研究与应用中,针对局限应当予以足够重视,切实提升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的实际应用意义。

5 结语

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综合了遥感、探测等多项高新技术手段,切实提升了资源识别、控制的水平,并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帮助下,能够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误差。目前国内外在该技术的实际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一些特殊的探测工作中仍存在局限性,需要基于实际需求不断优化技术,强化其实用性及可行性。

猜你喜欢

物探遥感技术勘探
《石油物探》 2022年总目次
油气勘探开发三年滚动计划编制的思考
勘探石油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6年1~6期总要目
春晓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历史
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两种物探方法在观音岩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的应用
煤层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发布
遥感技术与数字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