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建筑铝模PC爬架一体化施工技术

2021-04-12温卫星

智能城市 2021年14期
关键词:铝模墙板装配式

梁 震 温卫星 张 涛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现阶段,我国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主要采用传统木板模板或钢框木模板进行浇筑工作,出现严重的现场加工浪费情况,混凝土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铝合金模板具有强度高以及施工精确的应用优势,周转次数达300次,能够有效避免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资源浪费情况。因此,我国施工企业应加强对铝膜+PC技术的应用力度,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装配式建筑发展背景

装配式建筑通过工业化生产的方式进行建筑施工,提高建筑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升建筑生产整体质量水平。近年来,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推行,对建筑行业的节能标准提出更高的要求。借助装配式建筑模式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能够将施工现场垃圾减少83%、材料损耗减少60%,进一步提升建筑物的节能性,促使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建筑行业中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为了提升建筑产品的性能、质量以及劳动生产率,需要对建造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将产业化发展理念融入建筑行业发展体系中。我国建筑行业近年来迅速发展,工程建设进入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时期。为了提高建筑产品的性能和经济效益,需要积极采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手段,实现建筑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有效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消耗与能源浪费问题,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和水平,对我国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PC及铝模的应用现状和施工特点

2.1 PC及铝膜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迅速发展,在传统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模板利用率和回收率较低的问题,无法满足绿色建筑的施工需求。通过预制装配技术和铝膜施工技术两者的有机结合,铝合金模板在浇筑完成后能够回收使用,成型后的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能够有效减少后续抹灰等施工工序,满足绿色建筑施工的核心理念,对我国建筑产业的升级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2 PC及铝膜的施工特点

在采用PC+铝膜一体化工艺施工中,需要进行测量放线以及管线预埋,再进行PC墙板及叠合板的安装工作,完成铝膜模板的安装后才能够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借此满足装配式建筑的实际施工需求。在具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结合施工特点进行适当调整。例如进行PC墙板的吊装过程中可以同时进行墙柱钢筋的绑扎工作,通过交叉作业施工的方式,促进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率提升。在PC+铝膜一体化施工模式中,对施工精度提出较高的要求,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做好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控工作,通过多次复测,确保浇筑质量和浇筑精度,满足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提高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3 PC+铝模技术推广意义及施工难点

3.1 施工层工艺斜撑较多

通过PC以及铝膜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般采用双排斜撑的施工模式。进行PC墙板的斜撑过程中,占用大量的施工空间,对铝膜斜撑施工造成阻碍,易导致铝膜斜撑无空间放置等问题发生,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益。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工人会出现缺漏个别斜撑的情况发生,在一些转角或斜撑的密集区域内进行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爆模等问题,这是PC+铝膜一体化施工技术在具体施工中的主要难点问题之一。

3.2 铝模与PC构件处理精度要求高

在进行PC构件的施工过程中,预留螺栓孔洞尺寸和铝膜板预留螺栓尺寸在施工过程中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出现尺寸偏差的问题时,会导致铝膜后期出现现场开孔的情况。在预制板工程施工中如果没有进行施工精度的准确控制,会导致铝膜已开孔后下一层无法正确对位,需要通过重新扩孔的方式进行工程施工,直接影响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

在进行预留孔洞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孔洞内的清理工作,会导致压扣螺栓与预留孔出现偏差情况,对后续外墙连接件的安装工作产生较大的困难。此外在对铝膜以及PC构件进行连接安装时,安装精度没有得到控制,导致尺寸偏差等问题发生,易导致纵横向接缝不平整以及施工裂缝等施工问题发生,是在PC+铝膜一体化施工中需要重视的施工难点问题。

4 一体化施工难点解决方案

4.1 优化图纸设计

在进行设计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能够对PC板的安装偏差问题进行充分考虑,在进行铝膜加工尺寸参数设计时,需要留下充足的调整间隙,为后续的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般的PC构件直线度需要保持在0.2%,但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目标层高和实际层高会出现一定的施工误差,需要预留出比施工误差更大的PC板间隙,在后续PC模板安装过程中,通过橡胶条填充等方式处理。

在进行PC构建以及铝膜的连接过程中,采用可调式连接压扣进行施工。该过程中需要将连接间隙控制在400 mm。在对螺杆外侧进行加固施工时,给予必要的套管保护工作,在套管部位需要设置橡胶垫片,避免后续工程施工中漏浆等施工病害的发生。

在图纸设计优化过程中,需要对铝模板支撑以及碰撞情况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加密铝模板斜撑,拉杆加固方式进行模板底部的加固,能够有效避免PC模板与铝膜板在施工过程中的碰撞问题。在进行墙阴角处的楼板模板设置工作中,需要进行竖向支撑的增设,对外墙爆模等施工风险能够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针对PC+铝膜一体化施工工艺在应用中的斜撑过多以及空间碰撞问题,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斜撑数量的优化,利用在前板底部加固连接件的方式,采用一排斜撑方式进行工程施工。通过BIM碰撞分析方式,能够对斜撑膨胀情况进行更正与优化,对施工设计方案起到良好的优化效果,为后续建筑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4.2 提升施工验收标准

(1)强化PC板与铝膜接缝处连接处理。

在进行铝模以及PC板的拼接施工时,需要先在PC墙板上进行双面胶的粘贴工作,随后将构件以及侧模放置在针对位置后,通过压扣进行加固处理,将拼缝挤死,避免后续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漏浆等施工病害的发生。

在进行铝模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应通过专门的密封橡胶条跟专业压扣,对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有积极意义。为了对PC构件与铝膜连接缝处的渗漏问题进行处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增添防水胶带的方式进行接缝部位的处理,采用砂浆进行密封施工。对铝膜以及预制构建拼接缝较大的施工区域,需要通过铝膜和木模进行拼装加固处理,保障组合体的稳固性,通过砂浆进行密封处理,获得良好的接缝处理效果。

(2)强化预制墙板的整体刚度。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会对PC外墙造成水平方向的压力,如果PC外墙没有充足的水平约束力,会导致爆模等施工病害发生,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爆模一般发生在墙体的下半部位,通过对预制墙板整体刚度进行强化,能够对爆模起到良好的防控效果。在进行PC外墙连接过程中可以采用角铝进行连接,在拉钢筋螺杆上面设置预留孔洞,加设垫片进行螺栓的拉近加固处理。竖向紧固片通过固定距离拉结方式设置上下预制墙板,促进墙板底部的整体刚度提高。在进行墙阴角部位的楼板施工过程中,增设竖向支撑,促进墙体水平荷载提高。此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高频振动棒的方式,控制浇筑中混凝土激振力,避免爆模等施工风险的发生。

(3)强化施工安装与验收工作。

在采用PC+铝模一体化施工工艺中,要求施工企业能够加强预制构件与铝膜的进场验收工作,严格控制加工尺寸、平整度以及预埋件位置等施工环节,保障所有施工环节的施工精度达到规定标准,为后续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由专人负责对PC板以及铝模板的管理工作,发现模板出现损坏以及尺寸不满足规范等施工问题时,需要通过退场修补的方式进行处理。对于PC板上的预留钢筋需要进行严格检查,在发现钢筋不符合要求后需要立即进行校正处理。

PC+铝膜一体化施工模式对于施工精度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所有构件装配施工人员能够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与技术水平,做到持证上岗。

施工企业需要定期开展装配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保证所有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工程施工,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施工问题发生。完成安装施工后,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序开展质量验收工作,保障安装精度,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5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预制构件施工与铝膜施工两种新工艺的有机结合,能够满足我国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经济效益。我国施工企业应加强对两种施工工艺的应用力度,获得良好的工程施工效果,推动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铝模墙板装配式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探讨建筑工程中住宅项目铝模实施效果
基于“铝模+爬架+穿插施工”模式的施工工艺研究
铝模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石材反打外挂墙板应用技术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建筑工程铝模大穿插施工技术研究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