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琼北传统乡村民居保护工作探讨

2021-04-12

智能城市 2021年14期
关键词:民居海南传统

黄 昆

(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海口 570125)

1 琼北乡村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和特色

1.1 琼北乡村传统民居的种类

琼北乡村传统民居借鉴我国传统建筑的精华,具有海南传统建筑风格的地域性建筑,是海南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研究人员将琼北民居分为三种类型,即火山石传统民居、琼北乡村传统民居、南洋骑楼民居。本文主要研究探讨琼北乡村传统民居。

1.2 琼北乡村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

琼北乡村特色民居的特征为独院式、双层窗、大挑檐、青砖灰瓦、坡屋顶、连廊、酒瓶栏杆等风格,为适应海南热带气候,具有遮风挡雨隔热防晒的作用。典型的琼北古民居基本以“间”字作为基本单位,“间”字组成“屋”,与墙围成院落或由天井组成“院落”。

院子是用墙或栅栏围起空地满足家务种养的场所;外廊分为檐廊和连廊,是院子入屋内的过渡空间,用来遮风防雨、放置斗笠水桶等;厅堂面积较大,位于屋的正中间,用以接待客人和商议事情;后墙两檩条处设有阁楼;窗户有窗檐、双层窗、酒瓶窗、花窗等,具有遮阳、透气等功能。

乡村民居的主要构架有木结构穿斗式和硬山顶两种。木材料用于装修民居屋内的间壁以及装饰前檐的门庭,正屋厅堂外墙由砖和石头两种组成,木板镶嵌在两壁。

琼北乡村民居的布局是内部开敞、外部封闭,由敞厅、天井、庭院、廊道和室内屏风组成的通风透气的空间结构。

1.3 琼北乡村传统民居的装饰风格

建筑装饰是琼北乡村民居的特色和个性,具有较好的艺术欣赏和实际应用效果。受台风及大海环绕较潮湿的影响,装饰由灰塑、陶塑、彩绘、木作、石作等类型组成。屋顶瓦上加灰塑压瓦带可抵抗台风,木构油漆彩画可以防水防潮防腐,在建筑表层制作嵌瓷工艺可以防海风侵蚀,减少潮湿天气对建筑材料的影响。广曲、草尾、云纹、花卉、动物等元素是构成琼北乡村民居装饰的主要内容。

1.4 琼北乡村传统民居的典型案例

在保存众多的琼北乡村民居中,最为典型是琼山区有百年历史的侯家大院。大院坐落在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包道村,是至今整体保存完整和最具代表性的海南古代民居建筑。侯家大院占地20余亩,由一幢四进式正屋、三幢三进式正屋、一排横屋及30多间房屋构成。由屋子的外墙及围墙围合成较封闭完整的大院,大院里分四个小院,每个小院由四进、三进式正屋相互连接。侯家大院的布局适合大家族居住,各家庭之间既保留密切的相互联系和往来,又有独立的生活空间。

2 琼北乡村传统民居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琼北乡村传统民居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研究、保存和旅游观赏性,是海南建设美丽乡村和开展全域旅游的亮点。由于经济财力的薄弱和人们对保护认识不足,大部分琼北民居保护堪忧,部分乡村特色民居散落民间面临消亡的危险。如侯家大院具有较深的历史底蕴,但目前仍靠家族后人管理,缺乏资金和专业的修缮维护。

(1)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不少富有历史价值的古老建筑被新建筑取代,老民居由于无法适应现代高水平生活纷纷搬迁,古建筑不再使用,被推倒重建。

(2)缺乏必要的维修资金。

投入大量资金是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手段[1]。传统琼北民宅屋顶形式为坡瓦屋顶,屋顶材料以木材为主,主要采用坤甸木和菠萝格,造价较高,传统正屋坤甸木造价达30万元。如百年民居侯家大院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部分房屋变为危房后,政府缺资金去维护,村民不能擅自维修。

(3)缺乏专业的保护技术。

缺乏古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技术力量,无法对破旧的古建筑进行修缮。

(4)村民的保护意识不足。

由于对传统民居的认识不足,对古建筑的内在价值理解不足和重视度不够,村民对古老建筑普遍不够重视,甚至部分被列为各级单位文物保护的历史建筑,从未得到妥善维修和保护[2]。

3 琼北乡村传统民居保护与改造的建议

随海南美丽乡村建设和全域旅游的全面开展,特别是建设国际自由贸易港,必须站在新的高度上,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充分发挥、深度挖掘自己建筑的独特优势,将海南本地的建筑精华应用到琼北传统乡村民居的保护与改造、新农村建设及美丽乡村建设中。

3.1 琼北乡村传统民居保护与改造的具体思路

经过对海南琼北乡村传统民居的研究,结合现代乡村民居设计,为使传统民居在现代生活方式中得到更好传承,利用现代新的建筑技术,对传统民居进行升级改造[3]。

(1)整体保护。

对琼北乡村民居统筹全盘考虑,不是仅保护几栋有特色的古建筑,应充分体现海南琼北乡村民居文化内涵,原有的自然禀赋、历史风貌、风土人情等特色,将其中的文化元素全部保留。

(2)原真性保护。

琼北乡村民居蕴含极高的历史价值,记载几千年积累的海南文化,阐释深厚的文化底蕴,应将琼北特色民居的特色充分展示出来。

(3)持续性的保护。

传统琼北民居的保护不同于历史文物的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实际物质功能,应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利用与开发,保护与改造不是简单修缮,长期不断更新的工作。在保护的方式方法中,应不断融入新的理念和新的文化元素,接收新的设计观念,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

3.2 琼北乡村传统民居保护改造过程中应把握的要点

琼北乡村民居在改造保护过程中,应考虑能够传承传统的空间,适应现在的发展需要,使琼北民居在自由贸易港建设、新的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得到更好传承和发展。

(1)制定保护规划。

琼北传统民居是整个海南农村的精神文脉,代表特定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是这一地区的历史见证。通过分析整个海南的历史现状,如建筑空间结构、院落风格、见证立面等形态,再制定详细的保护利用规划。规划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古建筑旅游开发的价值[4-5]。

(2)提高村民的思想素质。

应宣传老宅和村落整体风貌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使其充认识到传统民居对当地历史、文化、技术等的传承的重要性[5]。

(3)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当地居民为主力。

坚持以适度开发为经济支柱的发展模式,强化统一管理、统一规划、有序开发。产权所有人、开发者、管理者共同参与。

(4)坚持抢救修缮第一,综合整治。

针对破坏严重的琼北乡村古民居,在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整体规划改造情况下,应坚持把抢救修缮放在首位,先对古民居进行抢修,避免其进一步损坏。通过长期的综合整治,达到全面保护的目的[6]。

(5)加强农村老宅基础研究工作。

研究建筑构件如柱子、窗套等的尺寸比例和工厂标准生产的可行性。对坡瓦屋顶工艺进行改造,加强坡瓦屋顶的抗风性和持久性,研究新的替代材料降低工程造价。

(6)以城市旅游带动乡村旅游。

以城市旅游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达到保护和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建立统一的规划保护和开发的规模、层次,建立各村落间的协调机制,合理调整开发模式,协调城市与乡村村落以及各参与对象间的利益关系,加大开发乡村特色民居的保护力度。

(7)为村民提供方案。

指导村民选择最适合的改造方案,按照规定进行规划报建,宣传提供更多更优的民居改建方案供村民参考。

(8)建立多元化投资格局。

目前政府的资金有限,不能仅靠农村居民保护,应进一步拓宽特色民居保护资金来源,不断创新融资方式,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模式。

此外,应解决外来企业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分配问题,如通过公司与农民或农民合作组织合作等方式保护改造民居、经营改造后的民居,农民或农民合作组织将房屋产权通过租赁或入股的方式与公司合作,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对民居和村庄进行设计、改造和经营,吸纳当地农民在此就业,实现互利共赢。

4 结语

琼北乡村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利用迫在眉睫,在今后的城镇化建设中,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效对接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富有特色的建筑。

猜你喜欢

民居海南传统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民居智库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老传统当传承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