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中式住宅区规划设计策略

2021-04-10杨剑波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住宅区中式规划设计

杨剑波

云南省房地产开发经营(集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应该加强对住宅区的重视,在规划设计中做好与城市其他要素的协同,这样不仅能够改变城市的整体面貌,而且有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在传统设计模式下,由于受到单一化设计理念和思维的限制,导致住宅区的风格过于单调,难以体现住宅区的特色性。现代中式住宅区是一种新型的设计风格,在采用现代设计工艺及技术的同时,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打造舒适的居住环境和氛围,使居民生活在其中可以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随着人们居住需求的提升,应该以现代中式住宅区的规划设计为重点,增强空间布局、要素组合的合理性,体现本地区和民族的特色。现代中式住宅区规划设计也具有繁杂性的特征,应该注重关键设计环节的把控,确保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1 现代中式住宅区规划设计概述

“中国风”的兴起对住宅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为设计师带来了丰富的灵感,而且满足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体现出中式建筑的独特韵味。尤其是在住宅设计同质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当下,适当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理念,可以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也是当前住宅设计的主要趋势。从中国传统建筑当中汲取灵感,有助于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体现建筑的文化内涵。在规划设计工作中,需要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系统化提取,并结合建筑的整体结构形式和空间布局加以灵活运用,比如在现代中式住宅区可以运用传统民居的门廊和窗檐形式等。中式院落和传统园林的有机融合为现代中式住宅区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保障空间布局合理性的基础上,达到了虚实结合和动静结合的效果,增强了建筑空间的整体流动性。

2 现代中式住宅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首先,应该遵循地域性原则。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设计,针对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周围景观、地表植被等实施全面调查与分析,在制订规划设计方案时,确保与周围环境密切衔接。除了应该考虑自然环境要素,还应该综合考量社会环境要素,包括当地的风俗习惯、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等,以切实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

其次,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现代中式住宅区设计应该改善人的居住体验,保障人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尤其是当前人们更加关注精神文化方面,因此在设计中应该留出足够的休闲娱乐空间,增强人在空间环境中的归属感。

最后,应该遵循可适性原则。根据城市发展规划要求进行设计,增强现代设计理念和中式风格的衔接度。

3 现代中式住宅区规划设计的策略

3.1 明确建筑形式

(1)架空式。架空式建筑是地面与地基表面完全或局部脱开,以柱子或建筑局部支撑建筑的荷载。该类建筑对地形的变化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对山体地表的影响较小,有利于保留山地原有植被,并减少对山地原有水文状况的扰动,同时有利于建筑防潮。除了能适应较陡的山地地形,此类建筑形式在水系丰富的地区也较为常见。这种方式就是与地面完全不接触,是完全架空的方式。框架式结构体系使得此类结构易于实现,适应各种空间划分的需要,适应较陡的坡度。

(2)倾斜式。倾斜式建筑是指山体表面仍呈现原来的倾斜形,采用提高勒脚的方式,将房屋四周勒脚高度调整到同一标高,作为建筑基底处理方法,使建筑坐落于勒脚层之上。坡度过陡时,设勒脚层。

(3)阶梯式。阶梯式应用最为广泛,其主要特征在于建筑底面与山体地表直接发生接触。①错层:利用双跑楼梯分别组织空间单元,使建筑沿横轴或纵轴错开半层,适应于10%~30%坡度的地形。②掉层:适合坡度为30%~60%的地形,当建筑垂直于等高线时,适宜纵向掉层,常见于东西向山坡;南北向山坡宜平行于等高线,建筑以横向掉层为主;掉层部分仅有一面开窗,对采光和通风有较大影响。③跌落:单元式建筑顺坡势跌落,呈阶梯状布置,各建筑单元之间独立,互不影响,适用于群落式建筑。④错叠:每个建筑单元沿地势重叠建造,下单元的屋顶为上单元的露台,也称台阶式;在建筑下单元单面开窗,采光通风受到较大影响。

(4)台地式。通过对地表进行开挖和筑填,使其形成平整台地,进而在同一水平面修筑房屋。此类建筑方式适用于坡度平缓地段,以及高强度成片开发区域,包括全部筑填和局部挖填,以及阶梯式挖填三种形式。

(5)埋入式。埋入式在住宅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也较多,能够有效保护山体地表景观,保持原有地形和植被不被破坏,使环境轮廓线保持原有的风貌特点。在节能效果上,埋入式建筑的优势也十分显著,起到了冬暖夏凉的作用。采用窑洞式建筑形式时,会对建筑的整体通风和采光造成影响,挤占空间。在采用覆土式建筑形式时,能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使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保持和谐性和统一性,符合绿色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中应用得较多。如果建设区域的场地平整度较好,可以直接进行建设;如果平整度难以达到设计标准,则应该在明确地块功能的基础上,对地形的坡度进行合理运用。

3.2 生态环境规划

居民生活质量会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应该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改善整体舒适性和安全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除了应该实施无障碍规划设计,还应该对原有的自然环境进行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风貌,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注重对建筑的绿化处理,运用多种绿色植被的协同配合改善周围环境,使人们身处其中能够获得愉悦的精神享受。做好室内外的有机配合,使休闲区保持整体性,衔接住宅区,为人们的生活居住提供便捷。绿色设计理念是现代设计和中国传统设计中的共同理念,但是在新时期住宅规划设计中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应该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着手设计,为人们创造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

3.3 公共基础设施规划

管理设施、停车设施和休闲娱乐设施等是现代中式住宅区的主要公共基础设施类型,在规划设计中要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促进居住质量的提高。应该对住宅区的汽车数量及增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确保停车场规划的合理性,在满足实际停车需求的同时,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化利用,防止挤占消防车道。在设计安全设施时,应该以安全居住环境的营造为基本目标,在融合中式设计风格的同时,运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保障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在设计休闲娱乐设施时,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融入设计当中,体现当地的文化特征。

3.4 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应该以安全性和便捷性为基本要求,通常采用人车分离或者人车共享的道路设计方式,前者能够切实保障行人的安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当前私家车数量的增多,也会给住宅区造成一定的交通压力,因此应该考虑人们的出行需求,防止出现随意停放和交通混乱的状况。可以结合露天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场进行合理规划,实现空间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在道路设计中,除应该保持便捷性外,还应该增强整体美观性,使住宅区道路成为整个环境中的标志性元素。在设计中融合生态理念,防止道路交通规划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4 结束语

现代中式住宅区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到中式传统风格对住宅整体风貌的影响,同时要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推陈出新,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在规划设计工作中,应该遵循地域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和可适性原则,确保整体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满足后续建设工作要求。在实践工作中,应该对架空式、倾斜式、阶梯式、台地式和埋入式建筑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同时,应该掌握生态环境规划、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和道路交通规划的要点,使现代中式住宅区保持良好的整体性。

猜你喜欢

住宅区中式规划设计
马来西亚捕获闯进住宅区的一头巨型鳄长约5米重约800公斤
规划设计作品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新·中式生活美学Chinese NewAge
最美中式酒店,你去过几个?
无限追踪⑧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创新设计思路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中式烹饪营养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