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2021-04-10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吊装装配式施工现场

杨 晴

济南市城乡建设发展服务中心,山东 济南 250001

装配式建筑是当代工程项目实施中的主要形式,它具有操作便捷、成本低廉等优势。随着国内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受到的关注度正在不断提升,而这也是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活动能够更加长远化推广的支撑条件。

1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价值

装配式建筑是指将传统的现场大规模作业方式转换到建筑工厂材料加工和配件生产环节,再将半成品运输到施工现场,由施工人员自主进行搭配组合的建筑形式。与传统的工程建筑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高效率、高品质的施工成效,这是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和开发具体情况,优化建筑项目施工方式的展现形式。关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正是在便捷式施工条件推广的前提下进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活动,这是从工程整体建设趋向层面分析研究意义。同时,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析和研究过程中,主要是结合装配式建筑具体情况,在施工材料组合、施工步骤调整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装配式建筑方式调整和施工,这是结合装配式建筑项目具体情况开展的技术手段自主调节过程,它为国内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提供了具体指导。以上两个方面,是装配式建筑技术研究的价值所在。

2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操作要点

2.1 明确预制装配式建筑开展流程

要想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得以顺利实施,明确工作开展流程是第一环节。文章结合国内普通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相关资料,将基本流程系列内容整理如下。

(1)装配式元件设计。结合工程项目施工相关图纸,将其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并逐步进行大小、规格以及形状等方面的设计。

(2)建筑构件构造。依据前期设计好的装配式元件图纸,逐一在生产线上进行加工生产。

(3)装配式建筑施工。将装配式材料按照工程建设需求运输到现场后,施工人员要先对材料顺序进行梳理标注,再按照工程施工需求进行组合安装。

结合工程项目建设具体情况,从梳理好项目施工流程开始,不断地进行施工环节的衔接组合,为后续项目施工活动的科学实施提供趋向引导。

2.2 模板与框架组合施工

模板和装配式模板组合环节是装配式建筑施工建设的主要部分。模板组合部分主要是为材料构件的后续搭配提供支撑模型,而框架组合部分则是将装配式建筑整体进行框架体系方面的安排和调节,两者均是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关键点上进行控制和调整,但其侧重点却各有不同。

(1)先进行预制装配式建筑材料核对,并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组合搭配。

(2)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注意模板放置的精准性。比如,长度、宽度、弧度等部分都要依据工程项目建设具体需要科学地进行模板各项因素的结合与调整。

2.3 构件吊装施工

构件吊装施工期间,技术人员要结合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具体状况,做好构件吊装部分的技术把控,一方面要注意材料吊装的顺序,另一方面要注意吊装工作实施的安全性。

(1)吊装前做好设备、吊装材料的组合衔接准备,以保障吊装工作顺利、有序地实施。

(2)进行材料吊装时,施工人员要按照打样、梁柱、楼板、墙体、阳台、楼板现浇的顺序逐一进行。

(3)装配式元件组合完成后,一方面是采用钢筋进行对接联合,另一方面是运用混凝土进行浇筑辅助。

从项目吊装施工的具体环节出发,逐步进行吊装基础因素的调控与安排,是吊装项目能够合理推进,确保装配式建筑规范、有序推行的主要环节。

2.4 混凝土辅助施工

混凝土辅助施工环节是在装配式设备基本组合安装完成后,外部进行加固辅助的主要方式。施工人员在混凝土辅助施工步骤中要注意混凝土混合材料基本品质,以及浇筑期间的施工步骤,这是确保混凝土浇筑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核心。

(1)按照装配式建筑施工要求以及相关工程材料施工规范,选择沙石、水泥等基础材料。考虑到混凝土主要用于装配式结构的外部辅助,所选水泥应保障不分层、不泌水,且具有外观呈现效果良好等优势。

(2)为了保障装配式外部混凝土施工效果,必要时可采用辅助模板进行辅助调节,以保障外层混凝土与内侧装配式构件之间相互对应,避免外部浇筑后局部脱落等状况。

(3)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应采用电动钢丝刷对模具周围进行清理、打磨,并运用专业的隔离涂抹工具进行隔离处理,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后的效果。

(4)在装配式预构件部分浇筑完成后,为避免局部存在气泡等情况,施工人员还需要对浇筑区域进行振捣。振捣时应尽量将振捣强度控制在预控件可承受范围内,这样可避免振捣后出现装配式结构局部漏浆的问题。

(5)采用蒸汽管道在预构件外层混凝土浇筑后进行蒸汽调整,为两者之间的贴合与局部稳定提供足够的空间。

(6)拆模时,施工人员要先确认混凝土浇筑层是否彻底与模板分离。确认无误后,从一侧向另一侧进行撤离模板即可。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期间,混凝土辅助浇筑活动实施要点的精准把握是确保装配式建筑外层美观性和内部稳定性的辅助手段,也是优化装配式结构调节的主要方法。

2.5 检验环节施工

待所有环节施工完成后,要全面进行建筑基本环节的检查和分析。

(1)结合项目建设施工规划图,对比工程施工日记,明确各个关键点部分的建设情况,做好预制装配式基础结构施工方面的核查工作。

(2)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检验阶段,采用专业设备对此次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整体进行模拟评估,尤其是对边缘角落等容易忽略的区域实行质量核查。

(3)对预制装配式建筑配件组合、混凝土浇筑调节等部分的养护情况进行全面勘察,调节与完善护养不到位的部分,以实现预制装配式建筑护养工作规范、合理化开展。

2.6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虽然远比传统的施工方法要便捷得多,但现场施工操作期间依然存在诸多细小环节,如果施工人员不能做好相关要点的控制,也容易出现技术操控和施工效果不佳的状况。为此,加强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也是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操作运用中不能缺失的内容。

预制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期间,为了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实施,技术人员除了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实施要点进行关键点控制,还要从施工现场管理方面进行相关要素层面的要点分析。

(1)依据预制装配式建筑项目实际需求,施工现场要按照一般流程进行管理工作切分,以确保施工活动实施的每一个步骤都有专业负责人进行工作指导与安排。

(2)项目施工现场采用电子设备开展远程全程化监管,工程总监理负责通过监控录像对项目施工整体情况进行监控。同时,施工现场要做好24h应急准备,加强对构件组合装配、吊装组合以及混凝土浇筑等环节中安全隐患的防护。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是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有序实施的主要方面,它是从项目外部管理层面寻求技术科学实施的辅助方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是当代工程项目建筑技术实践中不断优化的理论归纳。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明确预制装配式建筑开展流程、模板与框架组合施工、构件吊装施工、混凝土辅助施工、检验环节施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等,分析了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要点。研究结果为预制装配式建筑方法的运用提供了新视角。

猜你喜欢

吊装装配式施工现场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再谈液压吊装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立式设备吊装抬尾吊车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