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

2021-04-10薛克龙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后浇带底板构件

薛克龙

临沂西城建设服务中心,山东 临沂 276000

后浇带即在现浇钢筋-砼结构施工阶段,为了克服由沉降差、砼收缩改变等可能形成的有害裂缝而布置的临时施工缝。后浇带能明显提升建筑的稳定性,但是鉴于后浇带施工阶段有多重形变缝的特点,故而在设计实践中建议选择出一种主要功能,而后设定其他辅助性功能,借此方式保障后浇带施工的合理性、科学性[1]。在工程建设中,尽管越来越多的施工方认识到后浇带的作用,但在具体操作时技术应用不规范、注意事项考虑不到位等,可能会引起安全隐患问题,这是令人担忧的,因此文章对技法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分析。

1 工程概况

某建筑建设面积为1220m2,有地下1层、地上12层,其中地上第1、2层用于办公,第3层及之上是住宅。该工程选择筏板作为基础,布置了框剪结构。该建筑楼在长度方向超出了60m,因而决定布置后浇带。后浇带由筏基开始,按照一定方向对齐布置,钢筋通长衔接,没有出现断开情况。后浇带施工阶段应严禁盲目设置,更不能出现“一刀切”情况。应在受力偏小的位置设置后浇带,通常建议在梁、板跨度中的1/3或者结构受弯矩与剪力均较低的位置;建议从上到下平整对齐,纵向上不建议出现错位情况。后浇带间距设定为30~50m,建议不对后浇带位置的钢筋实施断离处理,要让钢筋连续通行,这就意味着只需把后浇带位置的砼做临时性断开处理[2]。

2 后浇带施工技术

2.1 前准备工作

为了规避后浇带浇筑阶段发生漏浆等不良状况,一定要确保后浇带周边砼浇筑质量符合相关设计要求,并且要配合使用钢筋支架,做好后浇带两侧端的隔挡工作,指派专人做好后浇带施工区的清理工作,以上均是后浇带施工阶段应积极落实的前期准备工作内容。另外,针对那些对防水性能提出较高要求的后浇带施工环节,比如地下室底板等,严禁使用直搓方法。只有在后浇带浇筑前的准备工作充分、有效的基础上提高后浇带的整体施工质量,才会发挥出更可靠的支撑作用。

2.2 封闭式浇筑施工

在建筑工程建设阶段,如果设置后浇带设计是专在规避砼收缩时形成裂缝缺陷问题,则建议施工方在浇筑大概2个月后,再对后浇带进行封闭式浇筑施工处理,在这种工况下砼构件收缩基本成型。如果设置后浇带用于防控建筑与裙楼两者之间形成的不均匀沉降现象,那么建议等待其沉降差基本稳定不变以后再进行封闭式浇筑,多数情况下是在建筑主体封顶操作结束后进行的。部分施工场景下为了精准地掌握不同建筑之间形成的沉降值,可以在专门机具的协助下检测出沉降量,在确认沉降量达到施工准许的范畴时,方可对后浇带砼进行封闭式浇筑处理[3]。

2.3 底板后浇带施工

在建筑底板后浇带施工阶段,一般需要铺筑3层钢丝网,其作用主要是保护侧模,并且需要选用钢筋作为砼楼板的骨架。在房建工程施工活动中,也可能采用快易收口网取代钢丝网,发挥出自身的支护作用,但无论是采用如上哪种方法,均要规避浇筑阶段发生漏浆情况,最大限度地提高砼构件的浇筑质量[4]。并且,严禁焊接后浇带内的钢筋骨架与底板钢筋,通过配合相应的维护措施来规避钢筋骨架和水长时间接触的情况,将污水、废弃物等混入后浇带施工区的数量降至最少。

2.4 地下室后浇带的防水施工

地下室是当下很多高层建筑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地下室的后浇带施工互动过程中,防水处理情况是影响后浇带施工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大部分工况中,会将钢板止水带设置在外墙与底板后浇带、两侧砼接缝位置以实现防水处理。在以上操作中,建议相关人员加强钢板止水带的厚度控制,以3mm左右为宜,宽度控制在300mm上下,同时把150mm预留在浇筑完工后的砼构件上。外墙后浇带完工以后,一定要使用预制挡土板实现外防水。在以上操作中应维持挡土板与底板抗压板的尺寸、配筋数目等同,并于挡土面铺设单层防水卷材,从而进一步优化后浇带防水处理成效。

2.5 后浇带砼配制、浇捣与养护

(1)对于后浇带中的砼,通常要求其较两侧端已浇筑砼强度级别提升1~2级(具体是由设计院设计确定的)。通常建议施工方选用无收缩或微膨胀砼,历经计算试拌试验过程后确定配合比,经常采用如下方法措施:①减小水灰比,严格控制砼的坍落度。建议掺拌早强型减水剂(减水率通常在15.0%左右),将水灰比调控在0.4以下,坍落度调控在1~3mm区间。②添加适量UEA膨胀剂,进而调配出收缩自补偿砼。③配制微膨胀砼,水∶微膨胀水泥∶砂∶石子的配合比是0.55∶1∶1.97∶2.64,普通水泥与膨胀组分是微膨胀水泥的主要构成用料,后者是钒上水泥与生石膏按照1∶1的配比构成。施工阶段对膨胀组分的掺入量进行微调整,进而取得理想膨胀率0.1%~0.2%[5]。

(2)一定要督导工人以最严谨的态度对砼进行拌制、浇筑及振捣,适度延长搅拌时间1~3min,控制浇筑顺序,尽量由一端向另一端分层斜面赶进,以上这种方式无须考虑振捣侧压力形成的影响。建议应用泵送砼方法,不留置施工缝。

(3)尽早对砼进行养护,将重点放置在适时对表面进行收面处理的环节上。针对体积相对较大的后浇带砼硅,收面工序结束后还需覆盖塑料薄膜、草苫等,实现保温养护,以此方式减小内外部温差,规避裂缝问题。采用微膨胀硅灌注后浇带后,要进行持续3~7d的蓄水养护,以此方式获得更为理想的膨胀率。

3 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3.1 砼灌注的时间问题

当下,建筑领域采用的后浇带以后浇沉降带或收缩带与温度带为主,这就预示着其同时发挥了三种作用。如果单独设置后浇收缩带,那么建议在楼板建筑的60d后灌注砼,这样能大概完成砼收缩的60%以上,如果存在现实困难时最好也不要短于30d。并且建议在温度较低的气候环境中灌注砼,以规避热天浇筑以后遇冷天形成后浇温度带。

通过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基础同时施工,对于上部结构的施工,无论以上构造是否同时施工,或者高层施工在前,低层施工在后,均需严格依照施工图纸设定的要求布置后浇带。针对主楼和裙房衔接而成的基础梁、上部结构的梁板,均要求预留出施工后浇带,在主楼与裙房主体完建成以后,用微膨胀砼进行浇筑处理,从而使两侧地梁、上部梁与板衔接成一体。

3.2 后浇带两侧隔断的问题

在后浇带位置施工时,尽管砼是后浇,但不能对钢筋进行断开处理。若梁、板之间没有形成较大跨度,那么一次配置数量足够多的钢筋;若两组跨度较大,则可以依照规定要求对钢筋进行断开处理,建议在补齐砼之前焊接好。后浇带断面施工时,要考虑到砼浇筑以后连接的稳固性,通常不建议留直缝;对于板可以留下斜缝,梁、基础均可以留下企口缝,结合断面状况确定企口缝的具体形式。后浇带两侧端推荐采用钢筋支架铅丝网或一层钢板网实现隔断,结合构件大小设置钢筋支架的钢筋直径及间距,以此方式确保支撑的安稳性;铅丝网的网眼不可过大,以防砼灌注时发生跑浆情况。

3.3 其他有效的施工方法

对于后浇带位置的钢筋构件,应确保其方位精确,在板的钢筋网下布置垫块,两层钢筋布置支架,梁、底部钢筋也要加设垫块。上部钢筋直径通常较大,可以酌情决定是否进行支架。另外,需要在后浇带位置布设马道,要求来往人员不能直接踩踏钢筋。在利用钢筋支架铅丝网进行隔断处理的环节中,要确保后浇带两侧砼局部位置达到一定干硬状态后进行,即水灰比偏小时,不仅能确保砼振捣密实度达标,也能避免发生跑浆问题,维持侧面砼强度和其他位置砼的统一。并且,在进行砼浇筑之前,也要组织工人认真凿除后浇带位置侧面砼的浮浆,认真清理干净,再行其他操作。

4 结束语

近些年,后浇带在国内建筑领域的应用范畴有不断拓展的趋势,其不仅能起到应对建筑不均匀沉降的问题,还解决了大体积钢筋-砼的收缩变形或砼构件变形、温度等应力变形情况。因此,实践中工人要不断完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方案,明确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加大管理与控制力度,进而确保后浇带的施工效果,为我国建筑工程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后浇带底板构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软土地基上超长底板节制闸沉降及应力分析
针对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
小型储罐原位置更换罐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