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过程安全管理模式在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的实施

2021-04-10王洪光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分包商承包商全过程

王洪光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

1 EPC的概念

EPC是全国范围内的一种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它是在合同的约束范围内,对整个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营等过程进行承包,并在总价合同的条件下对所承包的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等进行保证。与传统的承包模式相比,EPC总承包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阶段相互制约和脱节的问题。但是,由于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包含了一个完整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存在诸多的安全问题,因此能否在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有效实施全过程安全管理决定了EPC项目能否大力推广。

2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安全管理问题现状

2.1 缺乏相应的总承包管理政策

(1)我国缺乏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法律制度保障。我国已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项目总承包模式发展阶段,但是在法律层面上依旧没有明确化管理工程总承包的政策文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发展。

(2)我国工程总承包市场准入机制不够完善。国家相关部门仅对一些工程总承包企业设定了市场准入资格,数量庞杂,减少了该行业应有的限制。

(3)我国总承包市场存在行为规范缺失的问题。一直以来,我国尚未针对工程总承包做出明确的法律限制,导致在项目实施中缺少相应的政策令其遵循。

2.2 项目管理人员配比不均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安全管理问题与项目管理人员的配比有着直接联系。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有别于其他传统工程项目的最大特点就是涉及范围广。它涉及大量的项目相关方,如业主、承包商、设计单位、采购单位等,以及更全面的项目阶段,如设计阶段、采购阶段、施工阶段、试运营阶段等,而我国目前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相关管理人员的配比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所欠缺。

在人员数量上,有的承包商为了减少成本的投入,对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的数量进行缩减,甚至出现多个阶段单个管理人员的情况,这极大地降低了总承包项目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在人员质量上,我国的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水平有待提高。很多承包商为了一时方便,随意指派安全管理人员,而他们并不能完全胜任安全督察工作,浪费人力的同时,还使得项目增加了安全风险,降低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安全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与此同时,项目上经常出现安全管理人员频繁更替的现象,安全管理工作不能及时对接,也为项目埋下了很深的安全隐患。

2.3 项目相关方职责不清

EPC工程项目总承包项目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一纸合同下参与者众多,各个项目阶段联系密切,这在紧密协调各阶段任务和缩短建设工期的同时,也增加了各相关方之间的矛盾,模糊了各参与方之间的界限,导致项目相关方的相关部门之间职责定位不清。由于EPC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缺少对于项目安全管理的明确设定,项目的安全管理在项目总承包商和各分包商以及各个分包商之间会存在责任推脱,最终导致了安全问题无人负责的局面。

2.4 分包商安全管理意识差

大多数分包商没有专业的管理团队,从而缺乏对于EPC总承包项目的安全管理意识和能力。尤其是施工阶段的分包商大多承建土建类工作,一线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有所欠缺,没有良好的项目安全管理意识,甚至施工人员的一系列不安全行为会增加项目的安全风险。并且,一些承包商为争取自身的最大利润,随意抽调企业人员成为项目的安全管理人员,他们自身并未经过专业的培训和通过相应的资质考核,也不了解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相应的特点和管理要求[1]。这就使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能够准确地识别项目的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项目实施方案整改,严重地影响了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安全问题的解决[2]。

3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全过程安全管理

从以上EPC项目的安全问题现状可以看出,要想进一步完善整个项目总承包安全管理系统,建立统一的项目安全管理标准和完整的项目内部安全管理流程,就要整合项目的各个阶段,从项目的组织构成、管理方法、人才配置等多个角度进行提升,努力实现全过程的、动态的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体系[3]。

3.1 项目设计阶段的安全管理

设计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根基,对项目建设的影响巨大,因此在全过程安全管理中也应当作为最重要的环节。设计安全从根本上决定了项目的施工阶段、运营阶段和维护阶段的成本和效益,因此应该在设计阶段就尽可能采用新的工艺方法,通过设计方案的反复优化,从项目的设计源头降低安全风险,查缺补漏,找到安全隐患并采取纠偏措施[4]。

从设计自身来讲,要转变传统施工项目中设计环节只负责建筑物本身结构、装饰等的做法,设计还应当包含安全设计,即对于施工场地设施布局的设计、施工人员工作位置安全的设计以及减少施工难度的设计等。这类安全设计不仅降低了项目风险,保证了项目实施的安全,而且降低了成本,提高了项目的效益。

从各个相关方的角度来讲,各参与方应当积极配合项目设计工作,主动参与图纸会审,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尽早地发现并纠正设计问题,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返工和重建等问题。这不仅有利于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安全管理,还增强了项目各阶段的协调统筹,缩短了建设工期,增加了项目的总体效益[5]。

3.2 项目采购阶段的安全管理

项目的采购阶段直接影响项目的成本控制,采购阶段的安全管理也直接对项目的成本风险起管控作用。要想加强EPC工程总承包项目采购阶段的安全管理,可采取的措施如下:(1)加大审核供应商的力度,对于供应商在其相应领域的商品供应能力和资质要进行严格的审核。(2)构建EPC工程总承包的合法采购渠道,保证工程项目材料和设备的交接安全,并设立专门的监督人员。(3)设立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进场检测机制,聘请专门的安全检测人员,对于交接的材料和设备进行仔细查验,确保其安全性。(4)在EPC项目采购阶段的安全管理中,尤其要注意各个合同文件的准确签订,明确责任方,并且对于每个进场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各流程的安全和合法进行。

3.3 项目实施阶段的安全管理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在项目实施阶段花费的时间和成本最高。由于该阶段的复杂性和冗长性,可以采用化整为零,划分模块的方式对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安全进行全过程管理。从准入管理、资源配置、体系建设和明确责任界面四大方面进行安全管理[6]。(1)准入管理要做好对项目分包商的筛选,提高分包商的准入门槛,选择专业水平高、有安全管理团队和安全管理意识强的分包商进行合作,这可以从根本上健全EPC项目的全过程安全管理模式。(2)资源配置主要是指管理人员的配置问题,人是管理问题的核心,一个优秀的安全管理团队需要有一定数量和高质量的管理人员配备。(3)体系建设要健全EPC总承包商的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对该企业的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管理框架等多维度进行学习和调整。(4)明确责任界面是明确EPC总承包商和各分包商之间关于安全管理的责任界面,有必要编制成为合同或文件,将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安全管理问题落实到单位乃至个人。

3.4 项目试运营阶段的安全管理

针对项目试运营阶段的安全管理,EPC总承包商应当编制完备的试运营工作计划,明确划分职责,协调各个部门的检验工作,避免冲突和摩擦;加强对工艺操作的安全管理,严格贯彻安全操作规范;加强消防方面的组织和设施管理,检查紧急情况处理设施是否完备,并将发现的问题一一列出,及时进行修订和整改。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深入开展,集成化管理成为大方向,全过程安全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主流。针对目前工程总承包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我国EPC工程总承包公司应当对标国际,在弥补安全管理差距的同时,针对中国国情进行全过程安全管理创新。以设计安全为基础,提升我国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水准。强调施工安全,通过模块划分做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闭环安全管理。

猜你喜欢

分包商承包商全过程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浅论物流分包商管理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浅析国际EPC项目分包商结算的精细化管理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工程建设企业如何做好施工分包商的安全管理工作
基于最小工期的施工分包商选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