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技术在安装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2021-04-10谢新甜严桂凤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工程量管线工程造价

谢新甜,吴 旭,严桂凤

南通理工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2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综合体出现,建筑物承载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为了实现建筑功能的科技化,对给排水、消防、强弱电、暖通空调等多专业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安装工程造价专业性更强,专业分工也更细,这无疑增加了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使得成本管控更复杂。安装工程造价通常具备大额性、动态性、差异性以及兼容性的特点,成本与利润组成也较为复杂,传统的工程量计算办法已经无法满足大型综合体项目的要求。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集成,提高工程效率、节约成本,被建设工程项目广泛接受和使用。通过构建建筑模型,不仅能够提高工程造价工作的效率,还能使工程造价管理更为准确和精细化。

1 基于BIM的安装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特点

1.1 提高造价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以BIM模型为载体,建筑工程项目可以实现可视化,应用BIM技术能够通过三维模型将工程的设计、施工、竣工等各个阶段的进度直观地呈现出来。在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运用BIM软件进行深入的项目设计,比选、优化方案,通过管线碰撞检查,及时修正、改善方案,实现管理工作前置化,极大地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的次数。确定的设计方案可以避免频繁修正造价,数据分析和计算会更为准确,从而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在施工阶段若发生工程变更,运用BIM技术可将变更信息及时更新在模型中,利用模型调整和碰撞检查功能模拟工程量变化,快速更新数据,同时减小了计算误差,从而降低工程造价风险。

1.2 加强数据动态管理,快速跟踪施工进度

由于工程建设周期往往较长,工程造价管理具有动态性的特点。费率、利率的调整,以及工程变更、材料设备价格的变化都必然会影响工程造价[1]。工程造价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都是动态的、不确定的,安装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也是动态的,而利用BIM技术建立仿真模型,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安装工程的建设进度和计划,BIM技术通过仿真模型将相关参数与施工现场连接起来,如果实际施工发生变化,通过改变相应的参数,BIM模型就能够自动更新数据和信息,实现项目的整体更新。造价人员通过对信息模型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分析,可获得进度信息和资源需求,从而进行进度控制与成本的动态管理。

1.3 为信息共享与沟通提供平台

运用BIM技术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信息沟通,信息采集、处理、传递、存储均可通过平台实现,项目的各个专业工程参与方均可通过BIM平台查阅项目信息。建立准确的工程安装目标后,使用BIM管理平台对项目成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存储,一方面有助于工程资料的编制归档,另一方面项目数据可溯源,任何一个专业工程发生变化,后续施工专业都可以通过平台获取实际工程信息,方便各专业工程沟通,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制订技术方案、经济措施,规避风险。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更新、保存数据,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工程造价管理的风险。

2 现阶段安装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安装工程涉及的专业较多,专业分工也很细,比如给排水工程、通风空调工程、电气工程、暖通工程、燃气工程等,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相对较为复杂。加之不同的建筑主体功能不同,对安装专业的要求差别很大,如酒店、体育馆、图书馆、医院等公共建筑的安装工程更为复杂,因此安装工程的成本管控需要更为精细的造价计算。

安装工程造价管理涉及的各个专业工程量计算规则差别很大,涉及的专业规范图集、定额参考书较多,尤其是安装工程管线的排布需考虑项目的结构,在有限的空间内排布众多的管线,管线应相互协调、避免碰撞。管线的排布走向会影响工程量的计算,因此,安装专业工程量计算需要专业能力很强的造价人员。造价人员不仅需要了解水电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经验,这需要造价人员不断学习和大量积累,才能保证安装工程计价的准确性。

现阶段,我国安装工程造价管理基本满足工程项目需要,具备规范图集和标准,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行业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主要存在造价数据更新不及时、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使得工程造价的精确性不高[2]。在安装造价管理中,缺乏信息化共享平台,现场施工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反馈,如管道长度、材料价格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工程造价。各专业现行的定额参差不齐,有些已经落后于行业发展,工程造价人员需要进行市场询价来确定材料设备的价格。这些都使得工程实际造价出现偏差,降低了工程造价的精度。

3 基于BIM技术的安装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实现方法

3.1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在安装工程造价管理中,设计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安装工程综合管线多,且管线排布复杂,BIM技术具备三维可视化和可模拟性的特点,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安装工程[3]。通过BIM平台构建管线综合模型,按照不同的专业划分系统在合理空间内对管道、设备进行最佳排位,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管道所占空间,并将众多管线、设备全部清晰地显示出来,使得工程设计更为具体,有助于明确施工任务,方便施工,节省材料及人工,避免设计误差导致的不必要的返工,提高工程质量。同时,在设计阶段通过碰撞检测优化管线安装方案,减少设计变更,可以使工程量计算更为准确,提高工程造价工作效率。

在传统的安装工程设计中,各个专业分别出具图纸,导致专业间数据信息不畅通。例如在地下工程中,电气专业修改了桥架位置,很可能对给排水专业的管道走向造成影响,而专业间如果不能及时更新信息,会导致实际施工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工程进度和成本。与传统CAD设计不同,BIM技术具备信息完备性、一致性、全面性和专业协同的特点,可以有效整合信息,实现多个专业信息共享。通过BIM信息平台,设计变更调整时应全局把控、重点关注,及时更新设计变更,使平台的各个参与方都能及时更新信息,相互协调,提高信息变动的时效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

3.2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安装工程的施工阶段时间较长,作业人员分工复杂,容易发生成本偏差,因此需要严格把控工程造价管理工作。BIM平台能够进行信息集成和共享,可以通过信息集成运算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使项目各个参与方能够准确掌握施工信息,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另外,BIM技术在工程量计算方面有着明显优势,BIM模型能够全面存储信息。以BIM参数化模型为基础,根据实际施工进度,BIM软件可以快速精准地计算工程量。在发生工程变更的情况下,只要及时更新变更信息,依然可以准确出量,避免信息传递过程中造成的成本误差,BIM模型与造价软件相结合,可以进行工程成本分析,使得安装工程造价管理更为精细[4]。

3.3 BIM技术在竣工阶段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工程的竣工结算阶段涉及众多的工程文件,我国现阶段主要采用分段结算工程进度款项的方式,结算文件多、数据复杂,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繁杂、效率低。BIM平台能够全面存储信息,汇总成本数据,为造价管理提供依据,提高工程结算审核的效率。BIM技术连接互联网,可获取最新的政策、法规,如最新的规费、增值税税率、人工费系数等,保证竣工结算费用审核的准确性。

竣工结算完成后,在BIM模型中输入项目的安装工程各个专业施工的数据信息,将实际施工情况反映至BIM模型中,可使项目的信息更完善,然后可以利用系统自动生成所需的文件、成本报表,方便造价管理人员确认最终结算的工程量,查阅成本清单,并通过对比预算与实际工程造价,有针对性地进行造价管理,促进造价精细化、科学化管理。

4 结束语

BIM技术应用于安装工程造价可以弥补传统安装造价管理的缺陷,提高安装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是造价管理的大趋势。安装工程专业性强,综合管线纵横交错,设计阶段各专业无法信息互通,图纸深化困难;施工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专业管线碰撞,造成安装工程造价管理过程性控制困难。应用BIM技术可以实现管线安装的三维可视化,并进行管线碰撞检查,减少工程变更和施工矛盾,有效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从而增加投资效益。从方案设计到施工运维阶段,BIM技术都有应用空间。同时,BIM技术搭建的平台可以实现项目各个参与方信息共享,协同管理,为工程安装造价管理甚至是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投资管理提供数据基础,实现造价工作精细化管理。

猜你喜欢

工程量管线工程造价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EXCEL在零星工程量计算中的应用
夹套管线预制安装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工程量清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工程造价之旅
低锰管线钢的相变行为
造价预算中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应用分析
工程量签证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