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个大写的新闻人

2021-04-08李若莹

求学·理科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新闻学理科正义

李若莹

我上高中的第一天,班主任就布置了一项任务,他要我们思考两个问题:你未来想做什么?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他说不用着急回答,但是要时刻思考着。

我用了大概一年的时间给出自己的答案:我热爱写作,想成为一名文字工作者,想用我的文字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六年后的今天,我已是中央财经大学新闻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如今正是实习期间,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多少次挑灯夜战后,我终于准时交了稿子。放松下来,我头脑空白地盯着空荡荡的墙壁。忆及往昔,虽然经历过困难挫折,但实习工作再难,课业压力再大,我也从未有过一丝后悔。能够从事自己热爱的行业,每一次挫折之后的进步对我来说都是奖励。

走上新闻之路

走上新闻之路,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而顺理成章的事,我经历过许多三岔路口,甚至差点偏离方向。

压力首先源于我的父母家人。我们家可以说是一个工科世家,几代人均从事理工科职业。在家人眼里,文科是很陌生的,就业前景不如理科,甚至他们还抱有一种刻板成见,认为学文是学不好理科的人的无奈选择。加上我的高中是一所以理科成绩优秀而闻名的学校,所以在高一结束准备进行文、理科分班时,他们几乎毫不犹豫地要求我选择理科。

我的班主任见我的志愿表上写着“理科”,十分意外,专门找我谈话。我直言自己热爱写作,想要学文科,但是面对种种压力只能放弃。我至今仍记得他当时说的一番话:“理科是很好,但是不一定适合你。人这一辈子要工作很长时间,如果你一直从事一个不喜欢且不能完全发挥你天赋的职业,相信你也不会很快乐,甚至会怀疑自己。”

这一句“不会快乐”彻底打动了我,一番深思熟虑后,在最终的志愿表上,我郑重地写上了“文科”二字,长舒一口气,像是卸下了一个沉甸甸的担子。之后在高考报志愿与专业分流时,家人也曾多次试图劝说我改变方向,但我再没有动摇过。或许与我有着同样经历的同学不在少数,但我相信,只有遵从自己的内心,走上自己热爱的道路并长期耕耘下去,才能拥有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以笔为刃,忠于真相

相信很多人与我一样,最初走上新闻之路,是因为热爱文学、热爱写作,但实际上,文学写作与新闻写作是不尽相同的,除了个别体裁,新闻写作会比较偏模式化、标准化,因为新闻的本质是对事实真相的准确揭露,而不是凭想象自由发挥,要竭力避免个人情感的掺杂。你写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需要考证的,而你引用的每一条信息、转述他人的每一个观点,也都需要保证其准确与严谨。

真相,是这个行业所信奉的准则。什么是真相?实际上,准确、真实的记叙也只是真相的表层,你看到、听到的就一定是真相吗?有人说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后真相时代,传统媒体所信奉的平衡报道原则在新媒体世界对时效与猎奇的追求中分崩离析。我们不停地看见事件的反转反转再反转,信息的洪流之中,哪一个才是真相呢?

对真相的挖掘与追寻是新闻工作者的天职,这需要我们在铺天盖地的信息中冷静观察,独立思考,依靠專业知识储备发现疑点,探明究竟。很多新闻工作者为了制造引人注目的噱头,将未经核实的信息匆匆抛出,对当事人造成重大影响后又悄悄删稿,自己成了跳梁小丑不说,媒体更是公信力扫地。也有很多时候,事件并不是简单又清晰的,采编人员自己也无法了解事情的全部真相,并非有意造成社会上的争议。所以,作为新闻工作者,首要任务就是对真相负责,宁愿不写,不能写错。

以笔为刃,忠于真相,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座右铭。社会需要媒体力量的监督,有很多事件正是因为媒体的大力报道而得到广泛关注。著名的孙志刚事件、魏则西事件,起因皆是一个普通人的死亡,但媒体敏锐地意识到了事件背后的意义,将其公之于众,推动废除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促进了国家对百度广告的整改,这才是真正做到“以笔为刃”。

正义不朽,星河长明

要做一个出色的新闻人,学好专业课是基础。新闻学专业的课程大体可以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两大类,理论课包括新闻学概论、广告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等,可以使学生学好理论知识,打好基础;实践课包括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等,它更注重新闻实务技能的学习与培养。为了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获取信息,我们还会学习数据库、Python等计算机类课程,利用新技术对传播中信息的特征进行分析。

新闻学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学科,不同的学校在学生培养上有不同的侧重点。我的母校中央财经大学主打“财经新闻”的特色,所以我们除学习本专业的内容,还要学习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证券投资学等财经类课程。也有些学校会结合自身特色,将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纳入培养计划之中。

除了要有广阔的知识储备以及对社会的深刻认识,我认为一个新闻人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正义感,有正确的价值观与明辨是非的能力。中央财经大学有一位研究员刘姝威,她率先揭开了蓝田股份公司的财务黑幕,成了化解重大风险的吹哨人。但是这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狡猾的坏人被逼上穷途末路,妄图封口以铜臭,被拒绝后更扬言让她万劫不复。她却毫不畏惧,大声疾呼,痛斥该公司对国民经济的荼毒。后来,她被央视称为“与神话较量的人”。身为中财的学子,我一直以刘老师的事迹提醒自己,新闻人该有一身潇潇君子骨,坚守正义,不为钱、权、色所惑。

同时,我认为新闻人应当永远怀有一份同理心,懂得怜悯弱者与受害者,尽力去保护他们不受伤害。有时候,过度的采访、铺天盖地的报道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文章中的错误指责更可能是压垮受害者的最后一根稻草。更何况完美受害者很少,一个人或多或少会有些缺点与瑕疵,永远不要把这些瑕疵无限放大以追求“新闻反转”的效果。韩国电影《素媛》中,媒体围追堵截要求采访女孩,虽然的确是对真相的追求,但这也迫使女孩不停地回想起那段痛苦的经历。而有时候,坚持不懈的追寻是为弱者发声,是为了给正义一个交代。《青岛晚报》记者姜宝虎策划报道“中国二战赴日劳工对日索赔案”,历经一年时间,进行过成千上万次寻访,他找到了当年赴日劳工中的幸存者,最后成功对日本企业提起诉讼。这是对受害者的交代,也是对历史的交代。

有人说世道艰险,正义之士多不得善终。追求正义或许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我始终认为这世间邪不胜正,从不缺乏“为众人抱薪者”。新闻工作者本身既可以是“抱薪者”,也可以是向抱薪者施以援手以防其“冻毙于风雪”的人。黑暗中总有星辰开道,一个新闻人不应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应竭尽全力,令这世间正义不朽,星河长明。

坚守底线,勿忘初心

在就业方面,新闻学专业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就业方向:

1.成为新闻工作者,如记者、编辑等;

2.进入企业宣传、公关等部门,负责企业形象策划、公关处理等工作;

3.继续学习深造,成为学术研究人员、高校教师等;

4.进入政府部门工作,成为公务员。

当然,对本专业学生来说,最多的还是选择成为新闻工作者。在这里,我很想对学弟学妹们说,从事新闻行业,掌握着发声的权利,所写的文字受人瞩目,是很容易使人迷失自我的,甚至会有人为了名利而刻意追求独特偏怪的见解与消息的轰动性。希望你们不要忘记,从事新闻工作本身的目的应是让正义得到伸张,让事实得以传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初衷应是为了促进问题的改进,而不是含沙射影、阴阳怪气地借题发挥,刻意在舆论场上掀起滔天巨浪,引发社会的撕裂与动荡,自己则享受在风口浪尖上翻云覆雨的快意。这是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操守,也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该坚守的底线。

做一个大写的新闻人,以笔为刃,忠于真相,深入挖掘,直言不讳,做历史的记录者,做社会的推动者,为弱者说话,为正义发声。以上,才是新闻学专业最大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新闻学理科正义
和理科男谈恋爱也太“有趣”啦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实践正义是否可以脱离理论正义
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研究
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的思考分析
2016年高考全国卷Ⅱ理科第11题的多种解法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