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提高计算能力,发展科学思维

2021-04-08胡有红

求学·理科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碱基浅色深色

胡有红

计算题可以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推理与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因此在生物高考试题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此类题目的解答主要分三个步骤:寻找原理→理清关系→准确计算。只要将这三个步骤牢记于心,融会贯通,便能拿到解决计算题的“通关密钥”。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计算

【例1】科研人员用茶树离体叶片测定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叶片通过气孔的气体量)的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4 min时,光合作用消耗的CO2来自外界环境和线粒体

B. 16 min时产生ATP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与8 min时相比,4 min时叶绿体中的三碳化合物含量较高

D. 0—4 min内,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下降可能由暗反应速率下降所致

【答案】B

【解析】实验开始4 min时,净光合速率大于0,说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需要的CO2一部分来自线粒体,一部分来自细胞外,A正确;16 min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同时进行,产生ATP的场所为叶绿体类囊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错误;4—8 min期间,气孔导度下降,导致CO2供应减少,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下降,但4 min时净光合速率大于8 min时的净光合速率,所以4 min时叶绿体中的三碳化合物含量较高,C正确;在最初的0—4 min内,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导度的下降,减少了CO2的供应,D正确。

【解题归纳】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计算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考查形式包括曲线图、柱形图、装置图、流程图、过程图等。考生需掌握真正光合作用与表观光合作用的含义、关系及表示方法。总光合速率又称真正光合速率,表示方法有O2产生速率、CO2固定(或消耗)速率、有机物产生(或制造、生成)速率;净光合速率又称表观光合速率,表示方法有O2释放速率、CO2吸收速率、有机物积累速率;呼吸速率表示方法有黑暗中O2吸收速率、黑暗中CO2释放速率、有机物消耗速率。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吸收CO2的同时,还进行细胞呼吸释放CO2,所以测定的CO2的吸收量并不是真正光合速率,而是净光合速率。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用CO2量表示)=白天从外界吸收的CO2量-晚上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净光合速率×光照时间-呼吸速率×黑暗时间。

DNA结构和复制的数量计算

【例2】某含15N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30%;其中的一条链上腺嘌呤有20个,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2004种

B.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420个

C.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 1∶2∶3∶4

D.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连续复制2次,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占25%

【答案】B

【解析】该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即200對碱基,因为碱基的数量有所限定,所以碱基的排列方式少于2004种,A错误;该DNA分子中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400×(1-30%)×=14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2-1)×140=420个,B正确;该DNA分子中,A+T之和占全部碱基的30%,所以A+T=400×30%=120个,则G+C=400-120=280个,又因为双链DNA分子中A=T,G=C,所以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C错误;含15N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2次,共产生4个双链DNA分子,其中含15N标记的DNA分子有2个,占总数的50%,D错误。

【解题归纳】解决DNA分子中有关碱基比例的计算问题有以下三个步骤:首先,看清题中已知的和所求的碱基比例占的是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还是占DNA分子一条链上碱基的比例。其次,画一个DNA分子模式图,并在图中标出已知的和所求的碱基。最后,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规律进行计算,尤其要掌握双链DNA分子中,非互补碱基之和占全部碱基比例的50%。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除DNA末端的两个脱氧核糖外,其余每个脱氧核糖都连接着2个磷酸,每个DNA片段中,游离的磷酸基团有2个;②区别“DNA复制了n次”和“第n次复制”,前者包括所有的复制,后者只包括第n次的复制;③看清碱基的单位是“对”还是“个”;④在DNA复制过程中,无论复制了几次,含有亲代脱氧核苷酸单链的DNA分子只有两个;⑤注意看清试题中问的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是“含”还是“只含”等关键词,以免粗心错答。

遗传概率的计算

【例3】图2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相关的系谱图,图3是对该家系中1—4号个体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先以某种限制酶切割样品DNA,再进行电泳)得到的电泳结果图(电泳时不同大小的DNA片段移动速率不同),已知编号a对应的样品来自4号个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图2可确定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5一定是杂合子,Ⅲ8与Ⅱ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C.结合图2和图3分析,可知致病基因内部存在相关限制酶的1个切点

D.Ⅲ9与该病基因携带者结婚,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

【答案】B

【解析】1号和2号都正常但所生女儿4号患病,说明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根据系谱图推导出5号的基因型为Aa,8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或Aa,因此两者相同的概率为;根据编号a对应的样品来自4号个体,且有两个条带,说明致病基因内部存在相关限制酶的1个切点;9号的基因型及概率同样为AA或Aa,他与一个携带者(Aa)结婚,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所以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

【解题归纳】遗传的基本规律是遗传学的核心内容,为历年高考中的最后一题,主要集中考查学生对遗传学两大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试题常借助新的情境和信息,如“从性遗传”“遗传致死”等,突出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考生在深刻理解遗传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应明确遗传规律常见的考查方向和考查角度,建立解答各类遗传题的思维模式。考生需重点掌握遗传概率计算的4个核心技术:显隐性判断、位置判断、基因型推断和乘法定理。并灵活运用9∶3∶3∶1的变形,区别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区别患病、患一种病与只患一种病的概念。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例4】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4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

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

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

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更高

【答案】ACD

【解析】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的影响,A正确;在浅色岩P区,D基因的频率为0.1,则d基因的频率为0.9,深色表现型频率为0.18,则浅色表现型频率为0.82,设杂合体频率为x,那么x+0.82=0.9,可算出x=0.16,同理可得在深色熔岩床区杂合体频率为0.50,B错误;已知浅色岩Q区D基因的频率为0.3,若该区深色囊鼠的基因型均为Dd,则D基因的频率为0.25,不足0.3,故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C正确;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为1-0.18=0.82,浅色岩Q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为1-0.50=0.50,即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更高,D正确。

【解题归纳】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等于1,即P(A)+P(a)=1,算出其中一个基因的频率后,用1-(减),即可得到另一个基因的频率。一对等位基因的各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即P(AA)+P(Aa)+P(aa)=1。要看清题干,区别自交与自由交配对基因频率或基因型频率的影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和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

【例5】下表是某農田生态系统中田鼠种群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项目 摄食量 粪便量 呼吸作用散失量

能量[J/(hm2·a)] 1.05×1010 3.50×109 4.55×109

A.田鼠同化的能量中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

B.田鼠粪便量属于其同化能量中流向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

C.以田鼠为食的天敌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 1.4×109 J/(hm2·a)

D.田鼠的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 3.5×1010 J/(hm2·a)

【答案】B

【解析】田鼠的同化量=摄食量-粪便量=1.05×1010 J/(hm2·a)-3.50×109 J/(hm2·a)=7.0×109 J/(hm2·a),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7.0×109 J/(hm2·a)-4.55×109 J/(hm2·a)=2.45×109 J/(hm2·a),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量×100%=2.45×109 J/(hm2·a)÷ [7.0×109 J/(hm2·a)]×100%=35%,A正确;田鼠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其上一营养级生物(即生产者)同化能量中流入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B错误;以田鼠为食的天敌最多获得的能量=7.0×109 J/(hm2·a)×20%=1.4×109 J/(hm2·a),C正确;田鼠的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7.0×109 J/(hm2·a)]÷20%=3.5×1010 J/(hm2·a),D正确。

【解题归纳】进行具体能量流动计算时切记 “顺推”(由生产者“植物”往下推)与“逆推”(由高营养级往低营养级推)的计算,前者用“乘法”,后者用“除法”。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在解决有关能量传递的计算问题时,要确定相关的食物链,理清生物在营养级上的差别。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解题时注意题目中是否有“最多”“最少”“至少”等特殊字眼,从而确定使用10%还是20%来解题。

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动物同化的能量,但尿液中尿素所含的能量属于动物同化量的一部分。还需要区别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率。

猜你喜欢

碱基浅色深色
从前
为什么夏天穿深色衣服要比穿浅色衣服热?
基因“字母表”扩充后的生命
创建新型糖基化酶碱基编辑器
中秋节
生命“字母表”迎来新成员
生命“字母表”迎来4名新成员
在深色的面纱下她绞着双手
春“色”撩人
好色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