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音乐文化对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的影响

2021-04-08刘俊纬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红色思政精神

刘俊纬

(百色学院,广西 百色533000)

一、引言

2019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将其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高校需充分认识红色音乐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结合新时代的大学生教学目标,促进红色音乐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二、红色音乐文化的科学内涵

红色音乐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以一种特殊的文化表达方式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是在革命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进程中凝聚起来的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精神的一种音乐文化表达方式。经过长期的革命生活锤炼和洗礼,逐渐形成了深厚的精神内涵,蕴含了丰富的民族美德,成为了鼓舞士气、激励人们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是革命者坚定而强大的心灵寄托。同时也是全体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华夏儿女的爱国情怀孕育其中,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大众性和民族性等特点。

如今,在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中,红色音乐文化日益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大学生行动纲要、思考方式、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等重要的衡量标准内容,有利于大学生通过磨练品质、学习专业知识、贡献社会的方式提高个人的思想品质。《五四纪念爱国歌》中唱到:“五四,五四!自由的血和泪,洒遍亚东大陆地!为民众而争正义,军拼刀枪都不顾,精神冠古今,壮哉此日!”其词曲铿锵有力、气势磅礴,体现了红色音乐文化中所包含的坚定信念、牺牲精神、合作意识和必胜决心的价值内涵,这些价值内涵不断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理念指明方向。在将红色音乐文化引入到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可以帮助他们充分认识到革命战争年代所留下的可歌可泣的英勇革命事迹,让无穷无尽的革命力量在新时代青年身上得到传承和发扬。通过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让他们意识到当年革命战争的残酷和艰难,体会现今所拥有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取而来,因此要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

三、红色音乐文化对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作用

(一)思想引导作用

1.红色音乐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蓝图的描绘者和建设者,肩负着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因此,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红色音乐文化作为优质的德育资源在高校特色化的德育环境中具有丰富的德育价值。当学生在哼唱或聆听这些音乐时,就在无形中对他们的道德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区别于那些灌输式的学习方式,潜移默化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加深对红色音乐文化的认识。在众多优秀红色经典歌曲中能够清晰的体会到红色歌曲强大的感染力和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如《国歌》、《松花江上》、《东方红》、《游击队歌》、《保卫黄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等歌曲中就能感受到红色音乐带给人们思想上的力量,这些作品无不鼓舞着大学生的斗志,增强着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使其在演唱中逐渐地接受思想的洗礼,提高思想的境界。

2.红色音乐文化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红色音乐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它在德育过程中的价值引导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当代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生理上已经基本成熟,但在思想和心理上都不够成熟,认识事物和看待问题较为主观,个人意识较为偏重。针对大学生这样的心身发展特征,应该注意通过合理的手段和方式进行科学的引导教育。

红色音乐作为思政教育重要的内容之一,不仅本身具有良好而深刻的教育意义,蕴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精神亦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上的直观感觉不断将红色音乐具有的“精神价值”表现出来。这样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逐渐建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人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使命。在开展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价值观的树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入校到毕业期间,从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都要进行价值观念的熏陶和浸润,而红色音乐所发挥的作用正是实现这个目标最好的方式之一。

(二)教育传承作用

1.红色音乐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

红色文化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而红色音乐正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红色音乐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应将这些具有厚重历史文化内涵的内容贯穿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了解革命所经历的艰辛与荣光、苦难与辉煌,感受革命前辈们那种无坚不摧的革命精神,帮助当代大学生深刻的认识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将其转化成内心的精神气质和意志品质。在传播革命思想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对于红色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完成了红色音乐的教育过程,达到通过教育育人的目的。

2.红色音乐文化有助于引导大学生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

作为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红色音乐文化中蕴含着革命先烈们英勇不屈的革命奋斗精神,是华夏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良好体现。革命精神需要一代代中国人的传承和弘扬,尤其是对于年轻一代青年学子,红色音乐文化正是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最好的方式之一。其所蕴藏的丰富情感内涵,不但有助于大学生对凝聚政治信念引发深入的思考,形成正确的政治意识,亦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历史和革命奋斗史,从而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

(三)品德塑造作用

1.红色音乐文化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一种情怀和品德,红色音乐在校园里的传唱,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积极奋斗的精神品质。当代大学生既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人文历史,又要心系祖国的前途命运,将个人努力的目标与祖国的建设紧密相连,才是人生最高价值的体现。高校借助红色音乐对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培养优秀的接班人,是促进爱国情怀的有效途径。

2.红色音乐文化能够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音乐能够产生规律的声波振动,提高大脑皮质神经的兴奋,使人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体验,陶冶人的情操。红色音乐的魅力之所在,正是能够不断的向人们传递优质的情绪体验和丰富的思想文化,能够提高学生的修养和综合素质,不断开拓学生学习的视野。通过对红色音乐的学习,让大学生的思想与之产生强烈的共振,从而对自身行为有较高的约束,不断提升自我的信念,树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质。

3.红色音乐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合作意识

红色音乐在传唱过程中能够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激发起奋斗的意志,所以在整体上能够对大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尤其在歌曲演唱中对于提高合作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如合唱、独唱、歌舞剧或音乐剧等形式在表演中的任何一个音符出现,都需要所有演员之间把握好节奏、速度,控制好和声的准确度和音程的高低、音量的大小等问题。形成高度的相互协助氛围,密切配合各项工作,才能将整个演出过程圆满、顺利的完成。在这样的环境中,合作意识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4.红色音乐文化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虽然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距离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却还有较远的距离。现今,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之下,大学生的求知欲望愈发强烈,但在很多大学生身上渐渐出现了价值观扭曲、思想倒退、政治信仰不坚定等现象,这使得提高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任务刻不容缓。红色音乐诞生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不受时代变迁的干扰,大学生通过长期的思想浸润和洗礼,其丰富内涵和独具魅力的精神力量能够有效遏制某些有不正之风人的思想,甚至能够转变成坚定的红色音乐文化支持者。

所以,红色音乐不仅具有审美教育的功能,也是进行文化思想宣传的重要方式,符合大学生的精神发展需求和时代的发展要求,对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有着积极地促进意义。

四、提高大学生红色音乐文化与思政质量水平融合发展的途径

(一)在教学中引入红色音乐

课堂教学是进行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渠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红色音乐的育人作用,尤其是思政教师与音乐教师更应该挖掘本专业本地区和自身的特点,结合课程充分利用好红色音乐的资源。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设施,根据红色音乐的文化属性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探索有效途径将红色音乐文化纳入到教材中,加深学生对于教材知识的理解。

如音乐专业方向教师可以开展《红色经典歌曲大家唱》《红色经典音乐赏析》《民族音乐概述》《声乐》等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运用现代丰富的多媒体设备,进行图文并茂的立体式效果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背景介绍和精神引导,使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体验到红色音乐的魅力之所在,养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并不断加深这种认知和意识的训练,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者、思想的传播者和精神的指引者,学生的部分思想行为与老师的循循教导和行为示范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学习的知识水平也直接受到教师知识储备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拥有理论知识的深浅与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学校应该重视和培养教师的思政理论知识和对红色音乐文化的掌握。教师只有提高了自身对红色音乐文化的思想认识和教学水平,丰富了教学方式,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学生学习红色音乐的积极性才能得到相应的提升,才会主动欣赏和传唱红色音乐,直至热爱红色音乐。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对红色音乐的兴趣,从而逐渐提升其思想觉悟。

(三)在校园内建设起红色音乐的传播平台

随着新媒体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音乐的传播更加便利,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网络技术,在校园内建设起校园红色音乐传播平台,可以通过学校广播站、校报、宣传栏、公众号、网站、易班、微信等全面拓宽红色音乐的传播途径,加强对红色音乐的重视,加大红色音乐文化的宣传力度。

如在学校广播站通过播放一些与时代紧密结合的曲目:“中国梦系列歌曲”《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还有部分通过改编后受青年学子喜好的音乐风格作品,如改编后用流行唱法演唱的《映山红》《南泥湾》《浏阳河》等歌曲。通过以上传播的方式将红色音乐的文化内涵潜移默化的渗透进大学生的心田,将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

(四)举办形式多样的红色音乐活动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校园艺术活动具有重要的行为引导作用。举办与红色音乐文化元素相关的文艺活动,如红色合唱团、红色经典音乐交流会、红色歌曲演唱会对于润泽大学生健康的思想和丰富第二课堂的内容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将歌唱比赛、诗歌朗诵、舞蹈、音乐剧等与红色音乐以二者结合的形式开展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导自演全员化参与,充分发挥创作性和主观能动作用,使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在这样的学习交流过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还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利用红色革命根据地、革命旧址、博物馆等开展采风活动或红色音乐交流之旅。结合重大节假日,如国庆节、建党节、建军节、五四青年节开展红歌传唱等丰富多彩的实践学习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深化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五)发挥党支部引领红色音乐文化的先锋模范作用

大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联系大学生群体的纽带和桥梁,学生党支部对广大学生群体起到示范和模范作用,其作用将有助于发挥红色音乐的思政教育功能、宣传功能和组织功能。学生党员本身就是优秀学生的代表和政治品德的模范,党员同学可以充分利用好党组织平台,带领更多的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优秀团员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系列性红色音乐活动,建立红色音乐文化的桥头堡,打造红色音乐文化活动品牌,引领更多的青年学子成长成才。形成以学生党组织为中心,党员为先锋,其他先进分子为坚定支持者,激发广大学生群体热爱红色音乐、推动红色音乐文化在校园内的发展和传承,形成一个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红色音乐文化育人环境和良好氛围。从而弘扬红色文化所孕育的红色精神,不断提升广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品质,完善其人格素养。

五、结语

总之,红色音乐文化是经过千锤百炼后形成独具魅力的一种革命文化,是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能够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建设发挥实际作用。只有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红色音乐文化的探索和研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扎实的举措实施红色音乐文化教育,才能更好的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质量,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红色思政精神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