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探讨

2021-04-08刘叶婷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美术幼儿

刘叶婷

(益阳师范学校,湖南 益阳413000)

我国在加强教育重视度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应用型学校的教育教学。应用型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点机构,而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应用型学校的重点组成,其可以有效培养幼师行业人才。美术课程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但从当前的美术课程建设现状来看,依旧存在不少问题,这是制约应用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加以重视,予以完善。

一、应用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的现状

(一)重视基础绘画 忽视手工操作

目前,我国应用型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之一就是,学校将大部分重心放在基础绘画训练上,而忽视了学生的手工操作能力培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也会以绘画为主,而忽略实践操作[1]。有少部分美术教师会认为美术课程的核心就是画画,和手工并没有太大关系,但正是因为这种错误想法,导致最终的教学效率不高。再加上手工课堂不丰富,学生根本不能接触到幼教手工素材,更不能了解相关材料的性能、功能等,无法适应当前的岗位需求。应用型学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就会前往对应岗位,如果在校期间不能培养较好的实践能力,那么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因此,还需对此加以改善。

(二)内容之间缺乏关联性

美术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能够让学生通过美术课程来展现自己的优势,也可以满足学生未来发展需求。学前教育是我国培养一线幼师的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很强的责任意识,在未来的就业中学生的身份会变为教师,对幼儿进行教学,所以,在应用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时,必须关注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整体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优质的幼师人才。站在客观角度上来看,美术教学成效的高低和教学内容有着密切联系。然而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内容的编排上,内容和内容之间还缺乏必要的关联性,这使得各美术课程内容都是单独存在的个体,和其他的艺术渗透没有直接联系,这会严重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2]。

(三)缺乏适宜的评价体系

从现状来看,当教师在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并没有采取适当的评价体系。通常情况下,教师都会出于专业习惯将评价对象放在比例、冷暖或构图等方面,久而久之,学生也会逐渐养成这种习惯,会逐渐将学习重心转移到这些内容上。但是当学生在进入岗位后,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幼儿,对于他们的美术作品评价标准并不在这些方面。如果强加在幼儿美术作品上就会导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在教学时更应当结合专业学生特点和实际来进行,逐渐培养他们较强的艺术天赋。除此之外,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美术课程的过程中,大部分中职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针对这种情况,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建设课程,美术课程应当满足合理、科学、实用且简单的原则,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发展需求[3]。但在实际教学中,美术课程过于专业,使得教学目标产生偏移,这就使得没有站在学生角度上考虑问题,最终导致学生所学习到的相关知识缺乏实用性,严重脱离学生未来就业的实需。

二、应用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薄弱的原因

(一)受到考试理念的影响

中职学校中的学生相对于普通高中学生来讲成绩要差一些,当教师在对这些学生进行引导时,可能会产生差生心理,会认为学校内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好,因此,在教学时不会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导致教师缺少了必要的文化修养。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势必不能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质量。

(二)学生自身态度

从我国大部分中职学生的情况来看,他们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并没有明确的规划,大多数学生在学校只是为了混时间,获得一张毕业证而已。在平时的学习中也没有加以重视,自控力和自律意识都比较差。并且有不少学生对于学习存在抵触心理和厌烦情绪,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基础薄弱[4]。

三、应用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的有效对策

(一)加入实际案例传授理念知识

在应用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一味的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述,那么学生就会觉得非常的枯燥,但如果教师将理论知识和学生们将来会体会到的职业生涯实际相结合,就会引起学生关注,也可以加强内容的整合。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实际案例的融入形式来进行授课。比如,教师可以引入当地一些幼儿园比较超前的教育例子,一层层的去分析该幼儿园的美术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当代幼儿教育需求,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模式是否和幼儿实际匹配,幼儿家长对于孩子的培养方式是否认可等[5]。在教学的同时,教师再结合本堂课的内容,借鉴其余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观察自己的教学是否合理,并对不合理的地方加以优化,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可行性。

(二)完善教学大纲修订教学目标

为了能够将应用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教学整体效率加以提升,应用型学校还必须结合美术课程规律,完善现有的教学大纲,供教师和学生参考。同时,在教学中教学目标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中,以往的教学目标需得到改善。应当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加以修订,增强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丰富美术课程内容,争取在校期间培养专业学生较强的岗位适应力[6]。

(三)增强课程的实践成分

在美术课程教学中,除了要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外,还应增强课程的实践成分。比如,在对绘画课程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应针对以往的教学形式加以创新。当学生在绘画时,教师可以先给定一个主题,但不限制具体的绘画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绘画。当学生在绘画完之后再展开有效评价,提出客观的改善建议。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赋予美术课堂灵活性。

与此同时,当在对儿童画和手工课程进行教学时,教师则要将重心放在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上,让学生能够掌握激发幼儿思维能力的方法与技巧。在上课前,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或走访调查的形式收集幼儿喜欢的图片,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展现出来,并让学生根据调查结果设计手工内容[7]。但在设计时,教师不能限制手工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并且,在制作手工时学生的思维和肢体相互配合,有助于激发形象思维能力。

(四)突出师范性和综合性

在应用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时,不但要重点培养专业学生的美术专业素养,还应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责任心。在美术课程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因此,忽略了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提升。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包含了教和学的内容,其中,“教”就是指的学生需要掌握的美术能力,学生在具备美术基础的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未来的教学水平。并且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学生对幼儿美术课程进行自主编排,从浅而深的加以设计,还要确保所设计出来的课程内容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发展阶段,这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着极大挑战[8]。因此,在教学时就必须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让学生对幼儿的情况有所了解,并按照幼儿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美术课程内容,编排出符合实际的课程大纲。在应用型学校进行美术课程建设时,还应将美术课程的综合性体现出来,以此来全面培养专业学生的综合教学能力,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另外,应用型学校也可以组织教师和学生共同前往当地幼儿园实习,在丰富教师教学经验的同时,让专业学生也可以提前感受到工作氛围。通过实习可以促使专业学生对未来工作有基础的了解,在之后的学习中学会规划未来。

四、结语

在我国应用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体现在重视基础绘画忽视手工操作、内容之间缺乏关联性、缺乏适宜的评价体系等方面。通过分析分析,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为受到考试理念的影响、学生自身态度,问题的存在势必会影响我国幼师行业储备人才质量。因此,为了给学前教育专业专业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应用型学校可以通过加入实际案例传授理念知识、完善教学大纲修订教学目标、增强课程实践成分、突出师范性和综合性等对策来实现,提高我国应用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猜你喜欢

应用型美术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