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分析

2021-04-08牛志营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文化馆馆员文化遗产

牛志营

(内黄县文化馆,河南 内黄456350)

一、前言

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流传们下来的优秀民族文化,对我们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本世纪初,中国正式启动非遗保护项目,在不懈努力后屡创佳绩。但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深,那些深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巨大挑战。比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中,我国的昆剧位居首位,这便意味着我国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中实现了一次巨大进步。尽管后期又有很多项目被列入到非遗保护名单中,但从客观角度而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旧处在初期发展阶段,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濒危困境,国民文化记忆日渐模糊。此时,文化馆要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的政策号召,履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职能,并且要做好一系列的非遗整理、保护、宣传等工作,实现全民参与,一同捍卫中华文化。

二、文化馆的职能分析

文化馆是各地区人民政府,为了保护、继承、发扬当地文化而创设的一类文化机构,文化馆具备公益性特点,其不单单是基层文化机构,也是组织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阵地。在步入21 世纪之后,无论是政府还是人民,对非遗保护工作都愈加重视,而此时文化馆又多了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的身份,该项职能与以往职能存在差异,更多的是一种角色的转换。

所以说,新时期的文化馆一定要对非遗保护工作进行重新认识,这样才能更好更优的履行职责。文化馆需要负责对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整理、保护,此类职能伴随国家非遗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而日渐深化,再加上非遗名录体系逐步完善,以文化馆的名义申报非遗项目成为了全国各地文化馆的核心工作内容之一,文化馆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非遗项目的主要保护单位,在此期间,文化馆搜集、保存的基础资料成为申遗的重要参考资料。如上所言,地区文化馆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显现出了巨大效能,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一)宣传教育作用

文化馆和地区民众紧密联系,可通过发挥文化馆自身职能,在群众中普及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价值,将相关文化活动作为载体,推出一系列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且踊跃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二)辅导培训功能

文化馆通过邀请业界专家和学者等,针对非遗保护的相关内容予以讲解,这便会深度强化馆员的业务能力以及工作水平,并为后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夯实根基。

(三)研究作用

文化馆通过加强团队建设以及收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史资料,通过传递丰富的文化信息,会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现代科技发展。

三、文化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

(一)地域优势

地域优势属于文化馆工作中最明显的优势之一,主要体现在文化馆更懂得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和传承上。由于地区不同,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各不相同。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区民众的生活习惯、民间风俗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馆恰恰汇集了当地文化特色,对地区文化有着独到的见解以及特殊的保护措施,更能够唤醒年轻一代的非遗保护意识。所以说,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有着极大的地区优势,可以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

(二)文化优势。

因为文化实际上源自生活,所以无论是从何种形式上来说,文化一直以来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地区文化,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所以文化馆在挑选非遗接班人方面有着一定的文化优势,通过找寻合适的非遗接班人,便可以日渐优化非遗接班人评选机制,使得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归结来讲,文化馆始终都是一个对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机构,换言之,文化馆和非遗都属于地区文化的象征。

(三)群众优势

非遗源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缺少不了群众参与,而此时文化馆的群众基础十分雄厚,在组织群众活动时有着极强号召力和凝聚力,可以激发出民众参与非遗保护活动的兴趣,这就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亦会推进这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

四、文化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方案

(一)提升馆员的非遗保护意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民族发展记忆,非遗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诸多优秀精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不单单可以提升民族自信,还可以让民众树立起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心。对于馆员来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使命和职责所在。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并且也凝聚了不同历史阶段的优秀思想精神和价值观以及文化意识等,而文化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力军,所以文化馆在从事非遗保护工作时务必要注重人才建设,以定期培训教育的方式让广大馆员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社会、国家、人民的意义,在学习期间要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内涵,继而从根本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心。

要听从我党指挥才能打胜仗,各地区都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下功夫。随着民众物质生活不断丰盈,越来越多的群众都在参与现代化娱乐活动,这便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造成了巨大压力。旨在改善这一格局,地区文化馆需要发挥作用,严格根据国家规定去组织、开展非遗普查和申报以及保护等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的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序、有效的进行。

另外,文化馆要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保驾护航,发挥出非遗保护工作的人才优势。

具体而言,文化馆属于公益性文化机构,作为馆员,务必要按照本体岗位要求,主动承担非遗保护责任,最大限度上发挥出岗位优势,整理好与非遗有关的资料、讯息等,切实做好非遗保护中的各项工作。

还有就是要针对馆员进行专业化的非遗知识培训,实现全部门参与,各个艺术工作者均要发挥个人所长,譬如音乐、美术、书法等人才要各显其能,各方发力,全面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继而保障非遗保护的各项目标可以顺利完成。

(二)多路径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

其一,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志愿者加以重视,保障志愿者通过网络报名、现场报名等形式顺利参与各类工艺活动。

其二,要编撰出一个正规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本,委派文化馆中的美术专员负责课本绘画工作,使用连环画的形式去进行非物质文化推广。

其三,文化馆各部门都要发挥出作用,深度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志愿活动发展进程,面向群众积极调查询问,之后在此基础上拍摄活动现场实况,不断总结活动经验,并不断提出最新的整改意见。

其四,对外要推荐非遗官网以及公众号、微博等,应用地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息息相关的图文、影视资料等放在网络平台上供大众欣赏,并且还要委派专业人员整改各新媒体平台上的非遗宣传板块,让非遗保护工作的顺利推进。

其五,利用场馆、广场、社区等地,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这样才能带动地区民众更为深入的去了解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

(三)馆校合作

一般来说,教育活动是传承民族文化、发扬民族文化的最优渠道,青少年一代承担着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之重任。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校在非遗教育工作中仍有不到位之处,由于受到应试思维限制,学校普遍在乎的都是学生成绩,往往忽略了学生道德修养建设,造成民族文化、民俗精神的传播效果不尽人意。有的学生对本地风俗习惯了解不深,对民族文化知识也一知半解,这便不利于乡土情怀培养。所以说,学校教育工作开展时务必要紧密联系非物质文化,面向全体学生,向他们阐释非遗之价值,让他们对家乡的风土人情、民间文化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和领悟,之后必然会慢慢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文化馆可以和当地学校合作,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民间艺术课程,让孩子们在参与曲艺表演、手工制作等活动中,领悟非遗的精髓和魅力,之后积极的去融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来。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组织,学校和文化馆通力合作,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表演,获取广大教师、家长的支持,并通过以山歌创新比赛、戏曲创新表演等形式,使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相融,这必然会大幅度的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

(四)多样化宣传

开展和组织文化活动始终都是群众文化教育的最佳模式,并且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类文化传播形式。新时期的文化馆,通过组织和开展文化活动便可让群众更为深入的掌握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同时也会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学习与非遗有关的知识,点燃民众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热情。文化馆要按照类型不同、特色不同的非遗项目,针对性的组创新活动形式,可以是小品,也可以是戏曲,还可以是知识竞赛等,这些都会大力提升非遗宣传推广效果。尤其是国内农村地区,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在对非遗进行宣传后,必然会让人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也甘愿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贡献力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华夏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若想有效的传承、发扬、保护它,文化馆一定要发挥出自身的地域优势、文化优势、人才优势,通过提升馆员的非遗保护意识、多路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馆校合作、多样化宣传等方案,综合性提升非遗保护水平,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更多接班人,使之得以世代传承,并让中华非物质文化成为世界文化领域的一颗耀眼明珠。

猜你喜欢

文化馆馆员文化遗产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与文化遗产相遇
章堰文化馆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大爱有光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