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脓毒症的效果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影响

2021-04-07王海波黄晓佩张雪艳代荣钦

医药与保健 2021年4期
关键词:连续性脓毒症淋巴细胞

王海波,黄晓佩,张雪艳,代荣钦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脓毒症是烧伤、严重创伤、严重感染、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具有患病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等,还会并发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临床上通常采用抑菌、对症、补液、抗炎等方式治疗脓血症患者,然而,患者长期用药远期疗效欠佳[3]。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是通过清除患者体内的致病介质、血液中的毒素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能够调节脓血症患者的炎症反应[4]。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脓毒症的效果及对外周血T 淋巴细胞影响仍进一步探究。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15 例脓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15 例脓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5 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 和研究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照组男性36 例,女性19 例;年龄51 ~88 岁,平均(69.78±8.56) 岁。研究组男性38 例,女性22 例;年龄52 ~88 岁,平均(69.85±8.69) 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参照《拯救脓毒症运动:国际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2016)》[5],患者均符合脓血症的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患者具有自主行为能力,可正常交流;④首次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者。

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②患精神系统疾病或存在认知认知障碍者;③自身免疫疾病者;④既往有肾移植手术者;⑤伴有其他肾脏性疾病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给予抗感染、对症、补液、抗炎、营养支持、器官支持等治疗,4 w 为一个疗程。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模式,血流量控制范围为100 ~160 mL/min,具体的超滤量及清除率按照患者病情来决定,每次治疗持续48 h,间隔时间≥24 h,2 次/w。4 w 为一个疗程。

两组均持续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前1 d、治疗4 w 后分别采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 评估两组病情严重程度,内容包括年龄、慢性健康状况评分、急性生理学评分三个方面,分值0 ~71 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病情越严重[6]。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 淋巴细胞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1 d、治疗4 w 后分别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转速为3000 r/min,离心时间为15 min,取上清液待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CD8+、CD4+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4]检测两组白血胞介素-23(IL-23)水平,采用酶速率射比浊法[2]检测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试剂盒生产厂家为上海西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并采取χ2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病情严重程度比较

治疗前1 d,两组APACHE Ⅱ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 异(P>0.05);治疗4w后,两组APACHE Ⅱ评分均比治疗前1 d 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病情严重程度比较(±s )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病情严重程度比较(±s )

注:与同组治疗前1 d 相比,①P <0.05。

例数 治疗前1 d APACHE Ⅱ评分治疗4 w 后组别 研究组 60 22.38±4.96 10.28±3.25①对照组 55 22.47±4.88 16.74±4.12①t 0.098 9.374 P 0.922 <0.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 淋巴细胞水平比较

治疗前1 d,两组CD8+、CD4+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 异(P>0.05);治疗4w后,两组CD8+、CD4+水平均比治疗前1 d 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s )单位:%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s )单位:%

注:与同组治疗前1 d 相比,①P <0.05。

别 例数 CD4+ CD8+组治疗前1 d 治疗4 w 后 治疗前1 d 治疗4 w 后研究组 60 23.85±4.78 33.25±6.85① 24.75±4.96 29.74±6.01①对照组 55 23.74±4.89 28.57±5.74① 24.88±4.82 25.74±5.45①t 0.122 3.952 0.142 3.727 P 0.903 <0.001 0.887 <0.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1 d,两组IL-23、CRP 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 异(P>0.05); 治 疗4 w 后, 两 组IL-23、CRP 水平均比治疗前1 d 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s )单位:ng·L-1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s )单位:ng·L-1

注:与同组治疗前1 d 相比,①P <0.05。

IL-23 CRP 组别 例数 治疗前1 d 治疗4 w 后 治疗前1 d 治疗4 w 后研究组 60 70.45±14.85 35.25±6.78① 71.74±15.58 48.24±8.96①对照组 55 70.68±14.96 46.33±7.96① 71.86±15.67 56.28±9.74①t 0.083 8.056 0.041 4.611 P 0.934 <0.001 0.967 <0.001

3 讨 论

脓毒症涉及凝血、炎症、免疫、感染、代谢、组织损伤等多个体内过程,发病机制非常复杂[1]。目前治疗脓血症的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但远期效果不佳。连续性肾脏替代可减轻脓血症患者与脓血症有关的炎症反应,降低对脏器的损伤,调节酸碱平衡紊乱,保护机体内环境稳定[4]。研究指出[7],脓血症患者无论是否存在急性肾功能损伤,均可在集束化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APACHE Ⅱ评分与脓毒症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APACHE Ⅱ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更低,提示对脓血症患者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相关研究表明[8],在外源性导致的敏感源中,CD8+T 淋巴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经MHC Ⅰ类分子提供的内源性抗原肽,从而有效清除机体肿瘤细胞或病原体感染细胞,CD8+T 淋巴细胞在肿瘤免疫与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脓血症患者的CD8+、CD4+T 淋巴细胞较低,有研究指出[9],CD8+、CD4+细胞水平能够基本反应脓血症患者的免疫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CD8+、CD4+细胞水平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更高,提示对脓血症患者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可上调外周血CD8+、CD4+细胞水平,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相关研究表明[10],免疫功能失调与炎症反应存在着一定的联系,IL-23 作为一种异源性二聚体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可促进机体T 淋巴细胞分化、成熟、分泌,脓血症患者的血清IL-23 水平明显比健康者高。CRP 主要在肝脏中合成分泌,当机体受到严重感染或侵损时,呈高表达,有研究指出[9],脓血症患者的血清CRP 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血清IL-23、CRP 水平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更低,提示对脓血症患者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能够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对脓血症患者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可调节CD8+、CD4+细胞水平,改善病情,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猜你喜欢

连续性脓毒症淋巴细胞
清热解毒法干预脓毒症的临床观察*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非连续性文本之图文转化题阅读摭谈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急诊脓毒症患者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长链非编码RNA GASL1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异形淋巴细胞与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分析
浅谈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