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士无双——韩信

2021-04-06李豪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萧何齐王勇者

李豪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萧何向刘邦举荐韩信时说过这样一句话:“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国士无双”四个字便是对韩信一生最贴切的总结。问天下谁是英雄?在我看来,韩信真英雄也。

“忍”者如韩信,真英雄也。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此言得之。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八尺男儿于淮阴市中受辱于人,是可忍,孰不可忍?但韩信“忍”了。不过他的“忍”并不是因为怕,而是一个识时务者的权衡,拿自己“将以有为”的生命与泼皮无赖去拼杀,实在不值得。试想,若韩信一怒之下,拔剑杀了那屠夫,他定早被官府处斩了,哪里还有后来叱咤风云的楚汉名将呢?这样的“忍”在他之后的带兵中也多有体现。刘邦惨败之下,逃到韩信军营,一下子带走了他的全部精锐。韩信什么也没说,“忍”了。这种“忍”同样不是害怕,而是无私的成全,成全刘邦的统一大业;也是充分的自信,自信自己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再次组建一支“子弟兵”,而且他也确实做到了,速度之快让人惊叹。所以韩信的“忍”是一种眼界,也是一种胸怀、一种气度。

“勇”者如韩信,真英雄也。韩信的勇,不是赤膊上阵、暴虎冯河,而是勇而有谋:陈仓之战———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井陉之战———调虎离山、背水一战,东进灭齐———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潍水之战———以退为进、迂回包抄……哪一场战役不是韩信用自己的勇与谋换来的呢?韩信领军打仗,鲜有败绩,这样一位骁勇善战的武将,孰能不服?苏轼曾说:“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韩信就是此大勇者。

“忠”者如韩信,真英雄也。《史记》记载,韩信一开始投靠了项羽,不被重用后才转投刘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忠。相反,韩信在被立为齐王之后,甚至在此之前,他完全可以听从蒯通的劝告自立门户,另起炉灶,与楚汉形成鼎足之势,而且凭韩信的才能,最后鹿死谁手,或未可知。可他却一心念着刘邦的知遇之恩,对刘邦忠心耿耿。直至最后被夺了兵权,一贬再贬,从齐王到楚王、到淮阴侯,韩信也绝无二心。最后他被诬造反,实在只是帝王家的一面之词。

千載而下,英雄韩信犹令人感奋不已:信者,国士无双!

教师点评

本文将英雄韩信立身行事的特点概括为“忍”“勇”“忠”三个方面,概括精准、思路清晰。在引论部分,作者从《史记》中萧何对韩信的评价入手,自然地引出对英雄内涵的理解,可谓“立”得稳。在本论部分,作者选取了“胯下之辱”“韩信带兵”以及刘邦对待韩信的一系列不公平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可谓“站”得住。在结论部分,“信者,国士无双”,一语双关,可谓“收”得拢。(姜有荣)

猜你喜欢

萧何齐王勇者
世界之巅 勇者为峰
萧何为何不愿当头
远见与智慧
齐王立后
呆若木鸡
勇者
好朋友就是相爱相杀
北人学没
画鬼容易
勇者冲冲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