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教学法在ICU 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展

2021-04-04贺甜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专科实训

贺甜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上海 200090

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为符合逐渐趋于向上发展的医疗技术手段,加强医院护理人员自身专业能力素养水平至关重要[1]。 ICU 同医院内部其他科室相比较来讲,患者因其自身的具有急、重、危等病情程度特点,在开展相关治疗措施时,困难程度也相对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士执业风险以及工作任务量。作为培养专业护理人员重要环节的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可有效提高实习学生自身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实践技能操作能力水平[2]。但在以往临床护理实践教学过程中,部分带教老师仍旧采用传统的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方法,将ICU 相关的专业知识及实际操作,进行简单演示以及固化式教授,不仅降低了实习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性,还导致护理实践教学未能达到预期目标[3]。因此,实施有效、系统的护理实践教学模式十分关键。 目标教学法通过对实习学生以及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全面、深入地评估,制定符合专业人才需求的实践教学目标,大大提高了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广泛应用在临床各个护理实践教学中。该文通过在ICU 护理实践教学过程中实施目标教学法进行分析,探究其在临床上具体应用价值。

1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模式的现状

1.1 临床教学基地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不完善

在临床开展护理相关实践教学过程中,只是遵循传统以往的护理临床实践教学模式,采取教师进行相关护理实践操作的流程步骤,实习护理人员从旁观看的实训教学手段,没有相对较为规范的教学规章制度,对实习护理人员的行为规范进行良好地约束,参观学习的实习护理人员数量较多,容易造成病室内部人员相对较为拥挤,导致科室病房住院患者不能得到较为安静与舒适的居住环境,影响了患者自身病情的恢复,降低了患者对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程度,不仅阻碍了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还致使临床护理相关实践教学效率未能达到预期标准[4]。现阶段,随着各个医学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护理临床实践的学生也呈逐渐增长趋势,致使医院内部实训学习的护理学生与日俱增,大批量的临床护理实训生被分配到各个医院,进行护理专业相关的临床实践课程教学,一个实践教师要同时带领多个临床实习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临床实践教学教师的任务工作量。

1.2 护理实习学生自身适应能力相对较差

临床实训学习作为在校期间专业学习的延续与拓展,是学生在对校内的相关临床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初步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通过将自身所学护理相关专业知识合理应用到实际的临床护理相关实践操作中,从而有效加深学生对于护理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提高自身临床护理专业实践技能操作水平,促使其在离开校园进入社会时,能够快速适应相关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在社会中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但部分护理实习学生自身年龄相对较小,在离开学校正式进入到临床护理实训时,由于对于医院内部环境相对较为陌生,自身所掌握的护理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也仅限于护理教材中的部分内容,未与临床实践教学进行很好地融合[5]。同时,在校园内开展的护理相关实践操作都是在模拟仿真的教学教具上开展,在真实鲜活机体上的实践操作相对较少,导致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较弱。此外,随着临床护理医疗事故相关处理的法律法规改革,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医院相关护理人员的操作与工作开展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医院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逐渐趋于紧张化,造成临床护理实习学生护理实践操作的开展受到部分患者以及家属的质疑与不理解,阻碍了临床护理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部分临床护理实习学生自身对于护理实践操作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恐惧心理,对于临床护理过程中潜在、可能会产生不可预估的风险不能进行很好掌握和处理,导致护理实训学生不能很好地开展相关临床护理实训。

1.3 临床护理实训教学评价系统相对缺乏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以及医疗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医学相关的知识也随之得到了普及,人们自身健康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医院就诊治疗患者的人数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在提高医院经济利润收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医院临床各个部门以及护理工作人员工作的任务量。 基于此,医院在开展相关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也随之日益凸显。医院相关管理人员尚未充分了解到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对于临床相关护理实践教学工作未能给予过多关注,对于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工作的投入相对较为不足,与此同时,也没有建立相对较为系统的评估评价教学体系[6]。 部分临床护理实训学生在进入到院内各个科室中开展实训学习时,只是遵从实习手册上的相关学习流程步骤,完成实训学习计划目标。 相关科室管理人员也未对实训学习结束的学生,在本科室内部学习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操作进行综合检验测评考核,导致临床护理实习学生对于自身学习未能得到较为及时的反思,不能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错误,降低了临床护理实践教学质量与效果。

2 ICU 实习学生临床思维存在问题

2.1 临床思维表面性

在开展ICU 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过程中,绝大部分实习学生由于对于护理工作过程中,所应用的仪器设备原理、实际用途以及使用流程等方面了解相对较少,在应急事件突然发生时,不能透过现象准确无误地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容易错失最佳的抢救与护理时机,给患者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7]。 例如在急危重症患者实施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时,突然发生呼吸机仪器设备报警装置响动,部分实习护士只会想到患者呼吸道内可能发生堵塞不通畅,忽视了可能由于患者自身呼吸道发生痉挛或者呼吸机导管发生曲折等外在危险因素。

2.2 临床思维的被动性

在以往传统护理实践教学过程中,实训教师只是将课本上所涉及的护理相关专业知识,对实习护士进行灌输式教学讲授,实习学生则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未对其所接受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发散性思考以及拓展延伸,限制了实习学生自身创新、创造等方面的培养与发展。 导致实习学生学习兴趣逐渐被消磨干净,降低了实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实践教学效果不容乐观。

2.3 临床思维的经验性

实习学生在开展相关临床护理实践技能操作时,对于患者开展相关的观察以及评估时,只是按照以往在专业课程中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对患者开展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并未对其实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形成了较为固定的临床护理思维模式,容易造成实习护士对于部分急危重患者的特殊病态临床症状不能及时发现,错失了最佳的救治时间。

3 目标教学法

目标教学法是指在开展相关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时,通过将现代化教育理论为相关实践教学开展的前提与基础,根据相关科室的实际情况以及所涉及的专业理论知识,制定相对较为清晰明确、流程具体、实际操作性较强以及教学效果相对理想,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实践教学计划与手段[8]。 可促使临床实习学生在开展相关临床护理实践学习过程中,对于自身有较为明确的学习目标。 临床教师在开展护理实践教学过程中,根据制定完好的教学任务,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在以实习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由教师提出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任务以及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思考,相互之间再开展讨论,促使学生对于自身学习主体的意识能够得以增强,激发学生自身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9]。实训教师可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身的看法以及建议,对于学生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从旁加以引导,对学生自身发散性思维进行很好地培养,协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利于提高实训教学效果与质量。

4 目标教学法在ICU 护理实践教学中对策措施

4.1 专业分组

为促使实习学生对于ICU 所涉及的专业理论知识、护理实践技能操作的理解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刻,护理带教老师可将ICU 相关内容按照专业方向的不同,详细划分为医疗卫生安全、血液循环净化、急危重症、控制感染、压疮营养、管道器械管理以及循环专业等7 个专业类别[10]。 再将这7 个专业类别按照其自身存在的联系进行整合,分为4 个专业实践技能教学小组。第一组:循环和急危重症专科小组;第二组:医疗卫生安全和控制感染专科小组;第三组:血液循环净化专科小组;第四组:管道器械管理和压疮营养专科小组。在开展相关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前,应由院内ICU 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技能,都相对较为权威的专家以及经验相对丰富的实践教学老师,根据每个专科小组所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特点,共同设计针对性相对较强的实践教学计划以及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并由实践教学带教老师实施一对一的护理教学模式,对学生开展ICU 相关的护理实践课程教学[11]。 同时,带教老师在开展护理实践教学时还应注意,将各个专科小组之间的教学知识进行很好地衔接,利于实习学生能够将各个专科小组之间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操作进行系统的融会贯通。

4.2 教学目标

根据实习学生在该科室的实习时间,将其分为4 周来进行逐一地学习与了解。 第1 周:由循环和急危重症专科教学老师进行实习带教,将呼吸机的连接与使用、心肺复苏操作的详细操作比例与注意事项以及常用静脉注射微量泵的调节与使用人群等方面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对实习学生进行详讲解的过程中,为加深学生对于本部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应配合相关实践操作的手法以及流程。同时,还应细化快速血糖仪的使用及测定、动静脉的无菌准确采血以及静脉输液留置针等方面的具体步骤。实习学生还应能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可自行完成对患者的口腔清洁护理、会阴道口抹洗等,自身机体无任何机械通气患者的常规护理实践操作。还应加强实习学生对于ICU 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较为常用的急救药物摆放的位置、药剂种类、药剂功效、药剂剂量以及副作用等方面进行熟练掌握。 第2 周:由医疗卫生安全和控制感染专科实践教学老师来开展相关专业知识的实训教学,带领实习学生对于ICU 制定的护理相关规章制度、科室内部病区环境等进行熟悉了解[12]。 加强对于实施护理操作前后进行手部消毒、使用过后的医疗垃圾分类方式、针头以及尖锐医疗器械的回收与摆放等方面的训练以及重视程度,强化实习学生对于ICU 相关隔离消毒的规章制度。 第3 周:由血液循环净化专科实践带教老师开展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在将血液净化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操作流程等对实习学生进行详细讲解的同时,还应对其针对症状所适应的人群进行全面了解。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自身体液流失与补充的管理、急性肾脏功能衰竭以及脓毒血症等ICU 临床上常见,突发急需抢救患者的临床护理与治疗过程中应着重注意的要点进行反复强调,并告知实习学生应牢记[13]。 第4 周:由管道器械管理和压疮营养专科实训教学老师, 开展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实习学生在护理实训带教老师的指导与陪同下, 可自行对患者开展颅脑分泌部引流导管、胃管置管术、呼吸道气管插管以及胸腔闭室引流导管,管道分泌物颜色、管道口周围皮肤的颜色以及导管是否从患者机体内部脱出等方面进行观察与护理,并将其观察的相关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应提高实习学生对于其受压皮肤颜色进行密切观察。

4.3 教学计划实施

在1 周时间教学结束后,应由本专科小组的组长,将本周所学习的专业实践教学所涉及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总结与反思,主要是将急危重症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着重注意的安全事项、患者在开展实施人工机械通气时的无菌以及呼吸道护理、抢救患者的安全用药以及危急护理以及对于ICU 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彻底的讲解教授[14]。 在第4 周护理实践教学结束后,将这4 个专科所涉及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串联整合,并在开展相关实践教学过程中,定时对于实习学生所记录的笔记进行抽查,了解实习学生自身对于相关专业知识以及时间操作等方面的掌握以及了解程度,并根据实习学生在自主学习期间所遇到的问题,对其实施针对性地解答,从而在加强学生对于知识了解程度的同时,还能促使实习对于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加深巩固。 在相关实践教学结束时,还应根据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操作,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出科试卷考试以及系统调查问卷,对于学生在此期间实践学习的效果以及对于带教老师教学的满意程度进行测评。

5 目标教学法的教学体会

在开展ICU 护理实践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根据实习学生自身实际情况以及ICU 所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制定针对性相对较强的护理实践教学目标。 提高了ICU护理实习护士自主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实习学生在ICU 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操作等方面能力水平[15]。 实习学生在系统化思考事物、发散性思维、对于专业知识的求知欲望以及思维逻辑性等评判性思维,能够得以有效地锻炼,促使实习学生在开展ICU 护理工作过程中,对于一些突发性应急事件,能够做到沉着冷静地面对,理性思维地去分析、理解以及解决问题。 同时,还有助于对实习护士自身的对于相关专业知识汲取吸收的能力,带教老师通过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可加深实习学生对于ICU 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实际掌握程度。带教老师还可根据实践教学相关内容,提出与之相关的任务以及问题,组织实习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并将自身的看法预计见解, 很好地表达出来,很好地培养了实习学生自身发散性思维、创新以及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加强实习学生自身的口语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有效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ICU 护理实践教学中实施目标教学法,可有效加强实习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实习学生对于ICU 所涉及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等方面理解与掌握程度能够得以加深,对于提高ICU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效率以及质量、促进临床护理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专科实训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