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口腔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1-04-04李雅冬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医学知识口腔医学医学生

李雅冬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重庆 400016

伴随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受到了教师的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协助学生和教师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近些年来,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这种新的课堂形式应运而生。与传统课堂相比,微课具有时间短,教学内容更加突出重点,上课的时间和方式也更加灵活多变。许多医学知识都晦涩难懂,导致许多医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很难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由于没有很好的学习方法,医学生在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努力学习后,却仍然无法牢固掌握医学知识,这就会给医学生造成很大的失败感和挫折,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 微课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应用微课来教授学生医学知识,帮助医学生在测试中获得好的成绩,还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使医学生找到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该文将详细概述微课口腔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现报道如下。

1 口腔教学的现状

口腔医学对操作性和理论性的要求都很高[1],口腔医学本科教学内容包括临床实习和理论知识,在口腔医学生开始临床实习后, 教师应在临床的教学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结合, 最终达到提高医学生临床水平的目的。 医学生首先应掌握口腔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然后还要掌握并须独立完成口腔科的临床操作。由于口腔医学科学的知识面较广,知识要点又很零散,基础理论知识结构比较复杂,基础理论知识比较抽象、操作要求高等特点,导致口腔医学的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模式单一,内容较多且无针对性,病例教学模式尚未系统化,操作技能教学较差,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学生对医学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医学生常常感觉知识重点不突出,教学内容多,掌握实践技能的理论基础差。因此口腔医学教学难度较大。以前,临床教师大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医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将临床的实际操作进行实景展现,也很难有效地激发医学生对临床知识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要想提高口腔医学的教学效果,临床教师就不能只依靠“填鸭式”的纯理论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而应该积极探索新的口腔医学临床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医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医学生学习临床知识的积极性。

2 微课的特点和优势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普及,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出现了,它就是微课(microlecture)。微课是利用视频来记录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难点或重点)而进行的教学活动[2]。2008 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David Penrose首次提出了微课这一概念。教师把某个或某些知识点利用视频记录下来,时间一般会是10 min 左右。 医学生可以在零散的闲暇时间,通过观看视频进行自学[3],更有效地消理解和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4]。一般来说,微课具备以下几个特点:①时间比较短,微课大多都在5~10 min 左右。 这是由于有些学者认为学生的专注力最长只能维持10 min 左右, 这适应了学生的学习特点[5]。 ②主题突出,正是由于微课的时间较短,教师在讲课时会聚焦某些或单个问题,突出主题,将焦点问题讲细讲透, 这也方便了学生对于自身没搞清楚的问题,进行重点突破,进行有效的学习。③可情景化展示,微课可进行具体的情景化录制,因此教师可以在模型上或者直接在患者的口中进行实际操作,将标准的、正确的操作过程进行详尽地、真实地、近距离地展现。口腔医学生在这样真实具体的教学情景中,比较容易掌握口腔医学的操作技能和专业基础知识。

微课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更加生动、更加直观地将医学知识讲述出来,易于医学生理解,它可以模拟临床实际情况、突破时空的限制、培养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人性化的学习环境、提供最佳的学习支持,并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把微课引入口腔教学,具有以下优势:①微课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视频可以同时展现图像、文字、声音,这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来进行学习。而不是像往常一样,只有枯燥乏味的课堂讲解。 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对图像、动画的设计中,教师应使画面与解说声音同步进行,画面的背景、文字的布局都应设计合理,画面中的点缀图案、动态效果应当适量,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微课可以使教学的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医学生在大学期间,一边要找到适应自己的学习方式,一边又要顾及多个学科的学习,这使得忙于应付多科考试的学生很难在学习口腔医学的过程中感觉到快乐。而且,口腔医学与日常的饮食生活密切相关,不管在医学生学习中还是今后的生活中都要用到,这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 但是医学生在最初接触口腔医学的时候,却很容易因为口腔医学枯燥的内容、抽象的知识等原因而产生抵触的情绪,在学习口腔医学的时候,总是害怕学不懂,学不好,害怕知识太难,不易对口腔医学产生热情和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讲授书本上的医学知识外,还要尽可能给医学生展示出口腔医学吸引人的一面,例如,给医学生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病等,将日常生活和课堂联系起来,从而吸引医学生的注意力。

实践操作可以很好地引发医学生学习的兴趣,它比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更容易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其中,实践操作还可以帮助医学生记忆,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能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但是,很多学校的实验室条件有限,往往不足以让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实验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将规范的实验操作的视频用来教学。教师还可以引导医学生自己将实验操作录制成视频,分享给同学们和老师,增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纠正错误的操作,活跃课堂的氛围。 兴趣是使医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的前提,而主动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②微课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微课的最突出特点是“时长短、内容简”,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和提速,医学生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移动终端获得微课视频资料,从而利用零散的课余时间,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 传统的临床教学方法过于呆板,学生在固定的上课时间内来到教室,老师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或示教临床操作技能。而微课可以延伸和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医学生可以选择在适合自己学习的时候,观看微课的学习内容,并且可重复观看,直到理解并记住知识点为止。 所以,微课使医学生更自由地学习,更加自信,同时还增加了对教学的满意度。 有的学者发现,接受了微课教学的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微课有利于自己开展学习,培养了自主的学习能力。

③微课有利于掌握重点知识和提高学习效率。 微课将系统知识进行有效的切割,将系统知识碎片化,遵循短小的原则,每个视频长度一般控制在10 min 以内。每部分的教学内容都是独立的,有突出的重点,多个微课又在一个大的主题下积少成多,同时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微课的制作内容遵循小而精的原则,一开始就直接进入主题,在讲解教学内容时清晰、明确,沿着教学主题逐步展开,突出重点,结束时的总结简洁明了。一个微课一般只讲解一两个知识点,看似很慢,但这样可以使学生稳步前进,事实上提高了学习效率,医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掌握知识的情况,对某些尚未理解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学习。

3 微课在口腔教学中的应用

近期,在口腔医学的教学中,该院尝试运用微课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7],希望能够提高口腔医学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及临床的操作能力。具体实践中选择了口腔颌面外科医学作为教学内容,教材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 版《口腔颌面外科学》,将“微课”与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结合起来,临床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将讲堂上或操作课上的重点或难点内容制成微课,例如阻生牙的拔除,教师将拔除阻生牙的标准操作过程录制成微课视频,并着重示范整个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口腔医学生了解阻生牙拔除的全过程。教师利用微课视频把课本上的难点或重点展示出来。医学生可以在课堂前进行学习,先预习微课视频,反复播放,并提出一些问题,临床教师在课堂上,详细地讲解学生提出的问题,使学生不再有疑惑。课后,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存在的具体问题,再通过微课视频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教师鼓励医学生独立查阅文献,预留一定的时间针对微课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提高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操作课中选择性地进行示教,大部分时间都留给学生进行亲自操作,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

微课提供了一个优化教学模式的机会[8],该院把微课应用于口腔医学的临床教学过程中,将微课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口腔医学学生都喜欢微课辅助传统教学模式,并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认为该模式提高了自学能力,促进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培养了独自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口腔临床实践的操作能力。

微课的时间短、内容新颖而且有趣[9],它把医学生作为中心,使医学生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学习自由,医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并可以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努力学习的习惯[10],并为今后的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微课可以使医学生把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随时随地进行自学,使学习更方便,使医学生的学习时间更多,提高了医学生的自学兴趣[11]。 微课还有利于医学生定向地查漏补缺,使医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操作技能。口腔医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医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实际操作,微课可以将整个操作过程进行实景、近距离展现,医学生可以随意操控微课的视频图像,例如慢放、快进、局部放大、重播、定格等等,使整个口腔临床实践操作的过程更加清楚和直观,从而提高了操作教学的质量,最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12-13]。 微课的缺陷是学生很难坚持从头学到尾,如果不能持续学习,就很难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在采用微课教学时,还需要教学的监督和督促,微课辅助传统教学方法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4 展望

让医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繁杂的医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当下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教学上围绕难点和重点,通过形象简洁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医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理解并记住;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及时把最新的医学知识添加到微课件中,并激发学生自学精神。医学院校也应该努力适应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新环境,善于应用微课,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教学,以提高医学临床教学效率与质量,并实现医学生的能力提升。

计算机、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和应用,为微课的应用提供了基本条件。微课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14-15],传统教学可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监督和督促的作用,因此,把微课和传统教学模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将是口腔医学教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医学知识口腔医学医学生
《口腔医学》2022年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2019第14届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
思维导图在医学中的应用
口腔医学讯息
铌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环境下《解剖学》教学资源开发探讨分析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卫校化学教学中渗透医学知识的实践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