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泾河泾川县段示范河湖建设方案探讨

2021-04-03王小永敬丽丽王震芳

地下水 2021年5期
关键词:泾川县泾河水源地

王小永,敬丽丽,王震芳

(陕西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18)

1 河流概况

泾河属于渭河一级支流,属黄河二级支流,流域形状呈羽状,发源于六盘山东麓,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老龙潭以上,流经宁夏、甘肃,在陕西高陵县汇入渭河,全长451 km,流域面积4.54万 km2。泾河在泾川境内长61 km,其区间流域面积743 km2。

泾河在王村镇墩台村进入泾川县境,向东偏南流经王村镇政府所在地,至光明村折向正东流至县城。汭河自西南汇入,过县城后,流向转为东偏北,形成第一个弯曲。至何家坪河滩突然变窄,过罗汉洞乡政府所在地后,逐渐恢复原来宽度。至三山堡流向转为东南,形成第二个弯曲。红河于曹头景家自西北汇入。过泾明乡政府所在地后,流经吊堡子和蔡家咀两处峡谷,于长庆桥入宁县。

2 河道现状

泾河泾川段全年80%以上时间为常水、枯水期,年平均流量9.22 m3/s,常水流量6.23 m3/s,最枯流量0.1 m3/s,最大洪水流量1 700 m3/s。常水期一般河段水深0.4~0.7 m,河床比降1/300,年平均含沙量3.31%,最大含沙量50%左右,年平均输沙量1 676.4万 t。

泾河泾川段涉及1个一级水功能区,为泾河甘肃开发利用区,涉及2个二级水功能区,分别为泾河崆峒、泾川工业、农业用水区,泾河泾川、宁县农业用水区,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均为Ⅲ类。根据《2021年1季度平凉市地表水、饮用水、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公告》:泾川县泾河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均达Ⅲ类,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泾河泾川段现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3处,其中城区水源地1处(王村水厂水源地),农村饮水源地2处(北部水厂水源地、东北部水厂水源地),饮用水水源地均为地下水。根据《2019年甘肃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全省地下水水质总体保持稳定。94个县级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中,除白银市、庆阳市出现超标,其余水源地水质均达标。可知,泾川县现状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泾川县城区污水处理中心位于泾河下游右岸的温泉开发区甘家沟村东北角处,厂区总占地面积31.78亩。始建于2008年5月,2012年8月正式运行,采用CASS工艺,由泾川县自来水公司代管运行,各项指标均符合一级B标准。2019年完成提标扩容工程及污泥处理处置和中水回用工程。

泾川县已成立“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为“清四乱”工作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2019年,共发现“四乱”问题90起,涉及5条河流8个乡(镇),对发现的“四乱”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和问题台账,依法清理整治,全县90起“四乱”问题已销号整改到位,全县16个入河排污口保留3处、封堵4处,改造后接入污水管网9处,已全部整治到位。建立了《泾川县入河排污口巡查制度》和巡查日志,对保留的3处入河排污口开展定期巡查,对泾河汭河等重点河段进行多次排查,依法审批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站入河排污口10处,河湖四乱和非法排污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目前,泾川县泾河河长制责任体系基本完善,河流巡查监管长效机制已建立,基础工作扎实推进,管理保护范围基本明确,确权工作正在推进,河流管护已见成效。

3 存在问题

(1)缺少综合治理规划,未进行系统化治理。堤防工程、滨河公路、河滩林地、沿河耕地、滨河工业区等,因缺少河流综合治理规划,各自为政,工程布置均未能合理考虑其它行业,造成沿泾河两岸杂乱无章、生态系统严重破坏。泾河一直未进行系统化治理,侵占河道、污染环境、影响河流生态现象仍然存在。

(2)未进行协同治理,综合效益未发挥。泾河治理目前主要是修建堤防工程,仅满足最基本的防洪功能,缺少交通、林业、城建、生态环境、国土、文化、农业等部门参与建设,甚至制约了泾河治理的进度。如林地段占压协调困难,堤防工程难以实施,形成缺口;堤路结合段主要满足了公路交通功能,对生态功能、防汛抢险功能未综合考虑,对其它部门以及当地群众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堤顶道路为土路、较窄、未贯通,未能给沿线群众出行、田间生产充分发挥效益;城区段堤顶滨河绿化带景观性不够、无休闲健身场地及设施,未能发挥社会效益。

(3)生态系统稳定性和颜值率较低,与人民群众期盼的幸福河标准还有很大差距。现状堤防工程边坡均为混凝土面板砌护,虽然抗冲能力强,但硬质化严重,不生态。河道平时水量较小,两岸滩面裸露,部分河段受水流冲刷淤积影响、工程施工影响、耕种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现状滩区植物多为野生杂草,美观性差。河道水生态环境总体脆弱、生态绿色颜值较低。目前仅在城区居民繁华地带的堤防背侧修建了滨河绿化带,绿化带狭长,空间较小,植被较为单一、树木较为弱小,缺乏景观性,缺少文娱、文化设施配套设施,缺少休闲健身空间,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4)防洪工程和生态治理工程不完善,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宜居环境促进作用不足。泾河干流虽然经过多年治理,但仍有部分农村段堤防未修建,沿河耕地未能防护,防洪功能不完善,已经修建的堤防,堤防边坡及堤顶道路不生态,防洪功能、交通功能、生态环境功能未发挥,对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作用不明显。河滩及堤防背河侧未进行生态治理,临河滩地淤积、裸露现象明显,堤防背河侧仍有较多坑洼地带和荒地,未能形成山水林草为一体的稳定的生态系统,未能形成水清、河畅、景美的健康河流,未能形成宜居、宜游的绿色环境,对城市发展、人民居住、招商引资等促进作用不足。

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贯彻习总书记在甘肃考察讲话精神和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落实甘肃省十三届十次全会决议的总体部署的需要。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政治任务和底线任务。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是甘肃必须担好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要全力推进“四屏一廊”建设,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流域治理整体战、防沙治沙阵地战、绿色发展持久战,持续提升全省生态环境质量。

(2)是维持泾河生态健康的需要。现状河道尤其是城区段滩面遭受破坏、生态系统退化;堤防边坡砌护硬质化,不生态;局部河道及周边环境不美观,影响城市形象;与“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治理目标差距还很大。

(3)是泾川县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泾川县规划挖掘通道经济潜力,以文化旅游和商贸物流产业为双支撑,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区域辐射力、较强文化吸引力、居民安居乐业、城乡环境优美的新泾川;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要把治理和保护好汭河摆在突出位置,抓好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放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努力让泾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4)是泾川人民群众的期盼。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我们党的事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最盼最急的事情,加大民生投入,办好民生实事,补齐民生短板弱项,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5 项目建设的意义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的要求、甘肃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决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示范河湖建设的通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加强泾河生态保护治理,紧紧围绕建设“较强文化吸引力、居民安居乐业、城乡环境优美的新泾川”的发展目标,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示范河流,努力实现“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幸福河。

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利用泾河沿岸的自然资源,结合区域文化,通过生态河堤建设、河道疏浚及生态恢复、堤顶道路改善、岸线生态治理、文娱文化设施配套、信息化建设等措施实现泾河“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治理目标,使泾河的防洪功能、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得到充分释放,支撑泾川县高质量发展。

6 结语

本文针对泾川县泾河段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建设示范河湖的必要性和意义;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有效贯彻落实,是维持泾河生态健康、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有力措施,是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泾川县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工程。对同类型河流及地区发展建设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泾川县泾河水源地
甘肃省泾川县博物馆藏品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浅议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农村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以泾川县为例
幸福的泾河水
生态环境部公布6个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典型案例
泾河油田裂缝型致密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幸福的泾河水
泾川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与经验
河南省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调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