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阳县农村饮水安全存在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

2021-04-03李笑波

地下水 2021年3期
关键词:饮水供水农村

李笑波

(辽宁省朝阳县水务局,辽宁 朝阳 122000)

朝阳县的城镇化率较低,农村饮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安全隐患,可大致分为水源保证率低、水质不安全两类,由于卫生条件较差雨季汛期极易出现水质污染,主要现在有机物及细菌菌落总数超标,对农村群众身心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此,为保证群众喝到真正的放心水,舒心水,真正的让工程服务于群众,必须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坚持实事求是,加大工作力度,科学调度,合理规划,从规划设计、规范管理、加强服务和监督等角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好农村饮水不安全、水体污染、缺水等问题。

1 朝阳县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现状

朝阳县在2019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已基本达标,但全县农村人口52.66万人,截止2019年底集中供水率为71.79%,自来水普及率仅为67.14%,全县还有28.21%的农村人口采取分散式供水解决吃水问题,按照国家和辽宁省对农村乡村振兴战略要求,镇村需在2020年实现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0%,集中供水率75%,因此距离此目标仍有差距。

目前,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化及极端气候的影响,朝阳县出现临时性缺水的概率大大增加,水源保障率很低。随着地域经济的发展,工业、设施农业都对地下水资源的水质造成影响,据统计细菌菌落总数、氨、氮等在丰水期存在超标现象,分散式供水存在潜在的水污染威胁及保障率低的问题。此外,干旱及经济发展都对水环境及水资源带来潜在威胁,对农村饮水造成新的不利影响,为此要尽快提高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率[1-4]。

2 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

2.1 规划设计方面

(1) 前期论证不充分。工程前期设计阶段,未深入调查模拟水源地及受益区自然地理现状,未充分论证可利用水量且缺少水源选择的水文系列资料,运行一段时间后供水工程出现水源干枯或不足问题。此外,入户水龙头、调蓄水池、管网工程、水厂工程和水源工程等为饮水安全工程主要建筑物,设计人员通常于图纸上布置管线和建筑物,而缺乏对现场的踏勘,从而导致工程变更多、管线布置隐患多以及工程落地误差大等问题。

(2) 工程设计不科学。设计过程中受传统的按人均投资影响,投资概算未计入规范要求的方便运行管理的设备和一些附属设施,如信息化与自动控制系统、智能刷卡水表、入户防冻保暖、高位蓄水池和水厂的安全防护设施等没有到位。

2.2 建设施工方面

(1) 施工技术水平不高。近年来,随着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施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各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存在较大差异,工程建设时施工单位投入的人员、机械设备较少,质量意识薄弱且施工组织不规范,加之其管理水平有限使得工程进度缓慢,无法保证施工质量[5]。

(2) 工程监理不规范。受项目法人委托监理单位应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资金、进度和质量等实施全过程管理。然而,实际工作中存在对施工单位协调、监督、质量管理不力,管道埋设与安装质量不达标、入户管道埋深不够以及监管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不利于工程的运行管理。此外,填写及归档整理施工、监理等工程资料时存在不整齐、不规范、不及时等现象,为工程管护运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 管护人员不匹配。项目法人发挥着全面管理工程建设的作用,许多项目法人的专业技能水平低、工作能力有限,工程建设管理实际需求与管理协调能力不匹配,从而导致未能及时处理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加之资金支付不及时、工程质量检查不到位等因素使得工程建设进度缓慢。

2.3 运行管护方面

(1) 水费收缴难度大。全县实际平均供水量仅为已建成供水工程设计供水量的60%,其原因为部分群众用自家压井水、集雨水窖水,以及因外出打工使得常住人口比例有所减少。在管理工作量、管理范围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水费收入减少,部分农户甚至存在透水、不愿意交水费的现象,对全村稳定供水造成影响。

(2) 应急抢修施工难。由于外出务工有的农户疏于管理,对入户设施防冻保温不善致使管道破裂且无法及时发现,这不仅殃及邻居,而且造成严重水损,由于涉及院落及房屋使得应急抢修时存在较大的抵触情绪,大大增大了维修难度。近年来,因管道破损而殃及邻居,由此产生的上访事件明显增多,部分农户要求巨额赔偿而供水单位无力承担,久拖难解决而存在上访、投诉的现象普遍存在。

(3) 隐患排查难度高。受乡村道路改道硬化、山体滑坡、暴雨等因素影响,埋设后的供水管道因特殊的地形地貌难难以发现其漏损现象,或者无法准确识别故障发生地点。

(4) 管理制度不健全。实际工程管理和县级管理站层面上,部分供水站存在内部管理松散、制度执行不到位、操作规程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没有水质检测、维修养护、运行管理、值班和考勤记录等,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此外,部分员工的面貌状态和内部环境卫生差,个别供水站未配备相应数量的人员,未定期巡检供水工程设施,无应对突发事故的抢修预案。管理人员工资水平低、管理能力及整体业务素质不高,加之专业知识少、未充分掌握水处理设备的操作规程以及工作积极性不高等,无法满足精准管理和专业管理要求。

3 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对策

3.1 科学规划设计

为解决供水分散、地形地貌复杂、水源不足及水资源紧缺等问题,按照科学布局、超前规划、紧盯长远、加强统筹的原则科学规划设计和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合理规划设计。朝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其水源水质和供水水质均应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并将污染防治区和水源保护区纳入水污染防治规划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以解决水资源突出问题为原则,综合应用技术信息、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保证水资源合理利用。

高效利用水资源。强化水源保护统管职能,并形成高效、协调、统一的保护体系,推行城乡水利一体化管理,应应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提高用水、节水效率,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调度。

科学布设管道。充分汲取农村供水设施受暴雨冲刷而毁坏的教训,在新建或扩建的水厂、泵站、供水管道等设施中最大限度的避开硬化道路、滑坡地带、沟道、河床等区域。

规范建设流程。贯彻执行公开招标制度及有效利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从而优选出综合势力强的监理、施工和设计单位。建立目标管理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实行质量单位终检、建设单位复检、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质量终身追究责任制度,以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

3.2 规范化运行管理

(1) 明确管护责任。根据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相关要求,健全完善工程运行管理经费、办法、机构“三项制度”,做到经费有保障、政策有支持、管理有人员和结构,切实落实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水管部门等行业监管责任、地方政府主体责任“三个责任”。明确单村供水工程、千吨万人以上工程的运营模式及责任主体。

(2) 创新运行模式。以长效管理机制和完善的供水管理办法,为运行管理、水质检测、管理维护和水源保护等提供制度保障。对于大规模、分散供水或小型供水工程,推行企业化运行、社会资源与政府合作、政府购买服务、农户自行管理而水务部门提供技术指导等多种管理模式,以实现专业化、社会化工程维修管护。

(3) 创设建管体系。系统设计、统筹谋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从思想上足够的重视运行管理工作,统计分析现有运行管理方式,对于重点控制性工程,从规划建设初期就开始储备安排相关技术、人员、机制、思想,工程建成后运行管理工作就水到渠成。

(4) 统一水价。供水水价由县物价部门按照微利加成本的原则测算核定,考虑区域实际情况待时机成熟时推行统一水价。实行计量收费、加快更换智能水表的进度,全面落实水费收缴制度以及统筹更换所需费用。

3.3 推行精准化服务

(1) 加强技术人才保障。对于机电设备运行管理、自动化控制、水质化验等专业岗位的人员需求问题,在县域范围内调剂解决,从而形成保障有力、专业对口的工作机制。

(2) 建立水毁家庭财产保险制度。为保障群众切身利益以及减少用水户财产损失,按照精准脱贫农产品保险制度给用水户每户每年投保10~20元,保额按累计保金确定,以此解决管道渗漏和危及房屋安全的问题。

(3) 落实补贴政策。各区县要对水费收缴、运行管理成本进行详细的核算,在合理确定补贴基数的基础上建立维护养护基金,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实行专户储存管理以确保管理工作的良性长效运行。

(4) 做好上门维修和应急抢修工作。以县域为单位健全工程管理基数服务体系,按实际需求配备上门维修和应急抢修队伍,提供维修与技术服务,借鉴以往的维修服务和应急抢险工作经验,建立完善的应急前线队伍,通过强化教育培训、加强服务保障以及制度体系建设,切实提升工程维修服务与应急抢险工作水平。

(5)加快信息化建设。为加快农村供水工程的现代化管理要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将水费收缴、供水量、检测、水池、泵站、水厂、管线、水源等纳入信息化管理的范畴,通过并网连通实现共享共用,切实提升水质达标率、工程运行效率以及行政监管能力,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工程运行管理。

3.4 加强监督与考核

(1) 强化组织协调调度,明确饮用水安全主体责任,落实饮水安全保障制度,切实抓好农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及建设工作。细化基层监管、乡镇、部门和领导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位,逐级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以形成层层抓落实、一级抓一级的管护体系,切实建设好、管理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2) 贯彻执行工程考核办法,加强对水质保障、运行管理和工程建设的监督检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实行责任追究制及跟踪督察制,从运行机制、水质保障、建设管理、责任落实的角度开展年度考核,保证各项指标达到考核标准以及农村饮水安全水平的提升。

(3) 推行“季通报、月调度、旬报告”制度。做好项目公示、确保建设质量、加快建设进度,主动接受监督,坚持督查调研、电话信访、问题导向、基层反映的原则,对饮水安全问题建立限期销号办结、问题反馈和清单管理制度,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及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4 结语

近年来,国家投巨资在农村地区实施的饮水安全工程、基本饮水井建设、乡镇供水等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积累了丰富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批有实际经验的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提高饮水标准、提高自来水普及率给予技术支持和资金保障。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的实施,将显著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率,有效环节生活用水供需矛盾和减少水事纠纷,显著改善农村环境,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及农村脱贫致富,极大的推动农村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猜你喜欢

饮水供水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简易饮水鸟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饮水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