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在胸腺瘤及胸腺癌鉴别诊断中价值分析

2021-04-02辽宁省大连庄河市中医医院放射科辽宁大连1164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3期
关键词:纵膈心包腺瘤

辽宁省大连庄河市中医医院放射科 (辽宁 大连 116400)

内容提要:目的:对胸腺瘤与胸腺癌鉴别诊断中多层螺旋CT应用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67例胸腺瘤与胸腺癌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对所有患者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比胸腺瘤患者与胸腺癌患者CT表现。结果:经病理诊断,67例患者中39例确诊为胸腺瘤,28例确诊为胸腺癌;在钙化、胸膜转移、胸腔积液等CT表现中,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边缘不规则、坏死、淋巴结转移、大血管受侵、心包受侵等CT表现方面,胸腺癌组均高于胸腺瘤组(P<0.05)。结论:临床中对胸腺瘤与胸腺癌鉴别诊断中,多层螺旋CT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根据CT表现可对肿瘤良恶性做出准确鉴别。

前纵膈肿瘤中,胸腺上皮肿瘤比较常见,有良恶性之分,在形态学、生物学及治疗与预后方面均存在差异性,所以对胸腺肿瘤性质进行鉴别诊断,能够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保证治疗效果的实现[1]。当前,在肿瘤疾病诊断中,诊断方法与技术应用类型比较多,不同诊断技术的诊断效果也存在差异。有报道认为,在胸腺瘤与胸腺癌鉴别诊断中,多层螺旋CT能够通过CT影像表现的差异,对胸腺瘤与胸腺癌做出鉴别,诊断准确率较高[2]。本次对67例胸腺瘤与胸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对多层螺旋CT在肿瘤性质鉴别诊断中应用的价值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67例胸腺瘤与胸腺癌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31例,年龄38~71岁,平均(47.6±2.3)岁。根据病理诊断结果,本组患者中39例确诊为胸腺瘤,28例确诊为胸腺癌。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64层螺旋CT检查,均给予平扫及增强扫描,层厚5mm。平扫从胸廓入口至双肺后肋隔角;增强扫描对比剂为碘海醇非离子型对比剂,浓度300mgI/mL,注射剂量50~100mL,注射速率3mL/s。对比剂注射后30s、90s、120s分别进行增强扫描。通过CT影像对患者肿瘤大小、位置、钙化、坏死及肿瘤边缘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对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大血管受侵、心包受侵及胸膜转移等情况进行观察。淋巴结转移指侵入淋巴结大于1cm;肿瘤边缘包含分叶与光滑两种;大血管受侵指肿瘤入侵血管导致血管壁不规则、管腔变形,CT表现为低密度缺损。

1.3 观察指标

对胸腺瘤组与胸腺癌组患者螺旋CT表现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CT检查结果方面,胸腺瘤组39例患者中,钙化11例(28.21%)、胸膜转移7例(17.95%)、胸腔积液8例(20.51%),胸腺癌组28例患者中分别为7例(25.00%)、4例(14.29%)、5例(17.86%),两组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胸腺组39例患者中,边缘不规则坏死17例(43.59%)、坏死11例(28.21%)、淋巴结转移7例(17.95%)、大血管受侵11例(28.21%)、心包受侵15例(38.46%),胸腺癌组28例患者中分别为23例(82.14%)、18例(64.29%)、21例(75.00%)、20例(71.43%)、28例(100%),胸腺瘤组均低于胸腺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胸腺瘤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属于多发胸膜病变,临床中主要通过手术方式治疗,但在手术前,需先明确患者病情,再对治疗方案进行确定,以确保治疗的顺利实施及治疗效果的实现。因此在胸腺瘤诊断时,需对其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3]。胸腺瘤在成年人群中多发,发病原因与性别无明显关系,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部分患者以重症肌无力为表现,早期容易被忽视[4]。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逐渐对附近纵膈结构产生压迫,导致呼吸道感染、胸痛、咳嗽、呼吸及吞咽困难、心包填塞等症状发生,此时患者病情已经比较严重,预后改善难度也较大[5]。

当前,临床中在肿瘤疾病诊断中,检查方法较多,不同诊断技术各有优势与不足。诸多研究认为在胸腺瘤良恶性鉴别汇总,CT诊断鉴别准确率较高[6]。以往在X射线片诊断中,由于摄影区域内病灶分辨率不高,在疾病类型判断中无法提供有效依据,因此应用中存在局限性[7]。而CT在胸腺瘤鉴别诊断中应用,本次研究发现,在钙化、胸膜转移、胸腔积液等CT表现方面,胸腺瘤与胸腺癌的表现差异不大(P>0.05);而在边缘不规则、坏死、淋巴结转移、大血管受侵、心包受侵等CT表现方面,胸腺瘤与胸腺癌CT表现则存在明显差异(P<0.05),这就为肿瘤性质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CT诊断中,由于胸腺癌生长方式以浸润生长为主,纵膈血管及其他组织对其无法限制,且生存速度较快,很多时候肿瘤组织对胸骨、纵膈血管产生包绕情况,包膜受到破坏,CT表现为肿块阴影明显,呈边缘不规则、形态不规则征象。而胸腺瘤在生长中并非以浸润式生长为主,与胸腺癌呈明显区别,所以其生长受胸骨与纵膈大血管的限制明显,CT表现为边缘光滑、清晰。但不管是胸腺瘤还是胸腺癌,均伴有胸膜炎性渗出的情况,所以均会出现胸腔积液情况。通过增强CT扫描观察,发现在密度不均匀程度、坏死等影像表现方面,胸腺癌患者肿瘤边缘不光滑,更接近于球体,且肿瘤体积相对较大,存在明显淋巴结肿大、心包侵袭、大血管侵袭及转移情况,上述影像表现均较胸腺瘤更明显,表明胸腺癌对患者侵袭特性更明显。因此,从增强CT检查结果来看,在胸腺瘤与胸腺癌鉴别诊断中,肿瘤边缘、大血管侵袭、淋巴结肿大、远处转移及心包侵袭等影像学特征均可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CT作为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在临床应用中,还具有无创、操作简单、可重复操作等优势,适合在基层医院中普及。胸腺癌作为恶性肿瘤疾病,也称为胸腺上皮癌,恶性程度高、侵犯性强,在与胸腺瘤鉴别诊断中,还需注意以下要点:首先,与胸腺瘤相比,胸腺癌在男性中发病率略高,发病年龄相对较大;其次,与胸腺瘤相比,胸腺癌侵袭性强,在纵膈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及胸外转移方面,概率更高;最后,从组织病理学来看,胸腺癌肿瘤细胞呈显著异形性,有恶性上皮细胞特征,而胸腺瘤无细胞异形或轻度异形。

综上所述,对胸腺瘤与胸腺癌鉴别诊断中,多层螺旋CT在诊断中应用,能够通过CT表现方面的差异,实现对肿瘤良恶性的准确判断,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纵膈心包腺瘤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你了解纵隔肿瘤吗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分析
子宫纵膈会影响怀孕吗
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转移规律与放疗临床靶区勾画设计的相关性
结核性心包炎心包穿刺患者的护理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