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针灸器械的发展

2021-04-02天津市河东区向阳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天津30016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3期
关键词:九针灵枢火针

天津市河东区向阳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 (天津 300161)

内容提要:针灸器械的发展历程是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展的。近年来,随着针灸与现代计算机技术及声、光、电、磁等技术多学科相结合,使得针灸器械有了长足的发展,扩展治疗范围、提高疗效。回顾性研究我国中医针灸器械近三年的进展,提出针灸器械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以期提高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减少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针灸属于古老的东方医术,是我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针灸技术被广泛应用,促进了我国现代化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发扬传统针灸医学自身的优点,结合各类疾病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并与现代化医学技术相结合,创新出多样化的针灸医疗器械,对提升医学临床治疗效果起到促进作用。

1.我国针灸器械的古代发展情况

据大量古文献的记载以及考古出土文物的研究,针灸已经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史。最早的针刺工具是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砭石,当时人们在日常生产活动中就已经开始运用砭石进行局部按压、叩击皮肤、割治脓疡或放血等简单的治疗;山东微山县出土的汉代石画像中,扁鹊被刻画成人面鸟身的形象,手持砭石为人治疗,这展示了早在2300年前的战国时期,就有砭石的针灸治疗技术[1]。此后又出现了“骨针”“竹针”“陶针”等,这些都是早期医疗过程中的主要针刺治疗器具。随着生产力水平和冶炼技术的发展,铜、铁、金、银等针具出现在治疗过程中,河北满城出土的西汉时期医用金针、银针,其中完好的4枚金针与《灵枢》“九针”的几种描述极其相似,说明对针灸医疗器械的研究,在这个时期就已经达到一定水平[2,3]。对于九针的形制,在《灵枢·九针十二原》和《灵枢·九针论》都有详细记载,《灵枢》指出“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以鑱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合称“九针”,《灵枢》中云:“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表明九种针具依据疾病的不同需要而设计,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由此可见,两千年前我国的针灸器具就已经相当成熟了,从而体现出当时中华民族医疗技术的先进性。

2.我国针灸器械的近现代发展情况

近现代以来,我国传统金属针具从材质、形态以及功能上均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飞越。

材质方面:从20世纪初期的镀锌铁毫针(辅以少量的金、银合金),到三十年代初,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日本人首先采用不锈钢制作针灸针,以价廉、不易弯折、锐利等优良性能得到医疗界的广泛认可,促进了针灸医学的发展,并沿用至今[4]。

形态方面:《灵枢》九针之用,无论是操作上还是部位上,都突出了守形的特征,张义等[5]认为在《内经》时代,针灸学的范畴不限于针刺治疗,还包括放血、火针、疏通漏管、脓包穿刺、切开引流、腹腔穿刺放水、手术等在内的多种治疗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针具不仅在材质上发生了变化,其功能和形态亦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需求不断的继承和创新,针具的衍变使其彰显更好的疗效优势。现代临床上,锋针演变成三棱针;鑱针演变成皮肤针;大针被火针所取代;鍉针演变为皮肤浅表按摩和推压的推针;长针逐渐发展为芒针……。而《灵枢》中描述的几种既无“针”的形态,又无“针”的功能,类似于古代中医应用的一些简单手术器械的针具,亦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被设计成全新的中医针灸治疗器械。它们以古代针灸理论为基础,以现代医学解剖理论为支撑,成为一种全新的中西医结合疗法。针刺器械的一系列变化,不仅在临床上让我国传统针刺理法的生命力得到延续,而且提高软组织严重损伤的治疗范围,同时也为无损伤、无痛苦的针灸疗法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师怀堂阅古籍,参新论,将中国古代九针与现代医学、科学技术融合起来,创立了一套独特的针灸疗法,即“新九针疗法”。冀来喜[6]用“新九针优势技术组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采用“从腰治膝”方法,对腰部经筋痛点、高张力点进行火针或者针刀治疗,然后用员利针“合谷刺”被牵拉刺激的臀部肌肉,再用火针、毫针针刺膝周局部穴位和特定穴,疗效显著。火针乃由“大针”演化而来,具有大针“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取以大针”,即通达气机和关节,消除积水之用。林诗雨等[7]认为火针疗法集合针刺、直接灸、刺络于一体,具有简、便、速、效特点,并提出其可作为中医药抗疫治疗的有效补充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火针防治方案。《灵枢·九针十二原》中云:“铍针者,末为剑锋,以取大脓”,铍针最初类似外科刀具,可切痈排脓,陈彦飞等[8]将中医针灸与外科技术的结合,扩大铍针的作用,在用于治疗膝关节炎时选择铍针治疗筋结,既发挥铍针/刀之“针”的作用,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而且彰显了“刀”之剥离粘连、松解痉挛、调节生物力线等作用。胡幼平等[9]运用无痛的杵针疗法,针对睡眠质量比较差的患者,经过定期的针灸,可逐渐改善患者自身的睡眠质量。

针灸在预防、保健及治疗等各个领域中都起到重要作用。针灸器械亦在继承传统针灸针法的基础上,把具有功能性的材质以及电、光、声、磁等应用到针灸器械的创新、研发、生产中,改进了传统针灸针的功能和作用,并在临床取得一定疗效。黄蕾等[10]运用电针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结果显示电针联合功能锻炼优于单纯功能锻炼或单纯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对照组;陈冬等[11]运用内热针治疗慢性软组织疼痛类疾病,疗效显著;叶秀英等[12]运用微波针灸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可明显减轻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等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康萍[13]运用大黄穴位贴敷联合经络导平仪刺激无创通气患者腹胀的疗效观察,结果显示,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治疗组;董晨霞等[14]采用激光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结果显示,中医外治组疗效优于西药益生菌组。

此外,现代针灸仪器在医学临床上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其他物理疗法为患者缓解病痛,李鼎等[15]在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由仪器来完成对艾滋病患者体表穴位电刺激,从而使患者康复,且可以有效避免医护人员受到感染。

3.小结

2010年11 月,“中医针灸”被列入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明“中医针灸”作为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的传统学科,已经得到世界不同文化的认可。特别是近年来,针灸与现代技术的多学科结合,使各种针灸器械不断更新。如何能把实用性强,疗效性佳的针灸器械合理地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在尊重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正确选择应用,提升针灸的疗效,这才是中医人目前的着力点。

猜你喜欢

九针灵枢火针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新九针特色技术组合治疗继发性闭经的临证经验
新九针治疗失眠症验案1则
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的研究进展
神奇的火针疗法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中医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78例临床观察
采采卷耳
九针的现代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