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设计元素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2021-03-31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4期
关键词:规划设计符号内涵

梁 杰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0 引言

中国传统设计元素统指凝结中国文化的设计方式,包括空间布局、材料使用、结构设计、艺术装饰,以及上述要素所凝练的符号形象或风俗表现。中国传统设计元素源于文化精华,是民族文化沉淀所得。直至如今,我国内诸多区域仍然保留着数量众多的古代建筑工程,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受现代文明的不断冲击,传统设计元素在当今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受到阻碍。因此,合理地将传统设计元素融入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中,方可体现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推动建筑规划设计水平持续提升。因此,探索传统设计元素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迫在眉睫。

1 传统设计元素与建筑规划设计的深度联系

在社会经济纵深发展态势下,民众开始追求建筑内涵化。因此,现代设计不仅需要针对建筑布局、建筑结构进行全面设计,也需要在设计中表现出一定内涵特色,例如社会主流审美、价值观念等。在不同设计理念的驱动作用下,最终的建筑规划设计效果会有所差异。事实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思维观念也在不断演进,而思维观念的转变依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传统设计元素的转变,并深受其影响。例如在我国传统设计中,由于受古代民众生活方式的影响,建筑工程一般设计为坐北朝南,并且最终衍生为一种设计元素,沿袭至今,对如今建筑工程设计的影响依然较为明显。因此,可以将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作为传统设计元素聚合的一种全新形态。在古代,受到社会生产力的制约,传统设计元素难以得到深度应用,但在现代技术催生下,诸多传统设计元素能够更加完美的体现、聚合。

2 传统设计元素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传承

2.1 符号设计传承

传统符号设计元素本质属于文化载体,反映和体现某种先贤文化或思想。现代建筑规划设计应当高度重视符号设计,归纳传统符号设计特点并加以应用,继而通过与现代建筑规划设计高度结合,将传统符号这一设计元素融于民众日常生活中,例如表征人的思想物样式一类的符号元素。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符号的传承方式较为多元,包括图案形式、外表形式等。倘若直接依据传统形式进行建筑设计,则可直接利用传统设计元素中的符号元素。也可应用部分符号并在其基础上融合现代符号元素,但容易产生符号混乱交叉的情况。因此,应注重提炼现代化符号及传统设计符号,将其融合应用于建筑规划设计中。

2.2 材料选择传承

在传统建筑设计中,常选择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其原因在于木材的纹理、颜色、形态均可表现当时设计师崇尚自然、追求朴素的心态。在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中,多采用钢筋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部分现代设计师的选择将木材融入于现代建筑设计中,即现在较为常见的仿木砖块、仿木墙纸。日本知名现代设计大师安藤忠雄极为重视材料的使用,尤其是材料的美学特征。安藤忠雄认为应继承和利用传统材料纯洁、朴素的特点,既可表现出材料的形态,也可展现不同材料蕴含的文化内涵。

2.3 形制特点传承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形制设计元素,其背后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诸多历史文物、房屋建筑中均体现出传统形制设计特点。无论是古代园林设计还是古代建筑设计,设计人员均将思想、文化融汇于形制之中,继而设计出较为独特的建筑项目。在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中,设计人员也会受到传统形制特点的影响,表现出形制特点的传承。例如北京的香山饭店就很好地传承了传统形制的特点,设计师贝聿铭借助我国传统飞翘式屋檐及圆形拱门的形制特点,并加以花瓶式门,而本质也属于传统形制设计元素的传承。

2.4 建筑思想传承

我国文化在不断的发展中衍生出诸多思想流派,包括儒家、道家、佛家。其中,儒家思想文化一直作为主导。其“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对于我国建筑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中国四合院的建设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讲求紧密合作、协调一致。在建筑思想传承方面,主要传承部分即是建筑规划布局。在我国传统建筑规划布局中,经常考虑风水布局。但在现代规划布局设计时,往往会认为所谓风水是一种迷信,与设计规划并无联系。事实上,我国传统风水学的本质蕴含着哲学思想,旨在适应自然、顺应自然。此外,在风水学中亦会融合生态知识、环境知识以及地质知识。仍以四合院设计为例,讲究坐北朝南能够保证房屋建筑光照率达标。加之合围布局的形式,从风水学角度解释为藏风聚气,从科学角度而言则是人居独立住房条件,便于联系,利于内部环境稳定。

3 传统设计元素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发展

3.1 创新设计原则

将我国传统设计元素应用于现代建筑规划设计时,只有全面掌握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刻内涵,才能实现合理运用。换言之,现代建筑规划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传统设计元素与建筑工程周边环境能否实现完美融合。此外,为避免不合理运用,应当选择使用象征、暗喻等设计手法,使其能够在原则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传统设计元素与现代建筑设计的有效融合,充分体现传统设计元素蕴含隐的民族文化,展现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有效提升建筑规划设计水平。

3.2 规划空间布局

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建筑空间的实用性、适用性,也要考虑建筑空间的观赏性,丰富建筑工程的功能效用。这就需要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对空间位置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所以,在建筑规划设计中,需要在充分展示传统设计元素精神实质的同时,对建筑空间设计进行合理优化,彰显建筑项目整体空间安排的科学性。针对室内空间设计,可以借鉴四合院的设计要素,强调主次鲜明、轻重差异。合理、科学的空间布局规划,能够在充分体现文化内涵的同时,实现空间利用率的最大化。

3.3 注重内涵设计

建筑工程的最大效能即是为民众提供日常生活、居住、娱乐、办公的场域,同时也是文化、文明的彰显。在建筑规划设计中,不仅要融合使用者对于建筑的情感及理念需求,同时要充分体现国家、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在具体的建筑规划设计中,在提升建筑外形设计水平的同时,要注重在建筑中融入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好地展现传统设计元素及其深层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设计的核心要点是满足现代民众的情感需求,并充分体现现代建筑规划设计的共情。

3.4 采取宏观应用

宏观应用是指在部分片区或者建筑群内,无论空间布局还是色彩、形制方面,均借鉴中国传统设计元素进行设计。例如在旧城改造时,保留原本的空间布局、色彩、形制,用现代材料进行替代,强度增加而形意不便。特别是近年不同区域的商业街建设,更需要全面采取宏观应用方式,保证建筑质量,提升设计水平。例如著名的上海城隍庙及南京夫子庙,均采取宏观应用方式进行综合设计。采取宏观应用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建筑质量,并充分彰显我国古代设计元素的文化特点。

4 结语

我国传统设计元素相当丰富,对于提升民众审美意识、满足民众精神需求均有重要作用。在当今工业化社会,冰冷的现代建筑规划设计无法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应当采用合理的应用方式,将传统设计元素引入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设计元素中蕴含鲜明的传统文化及民族特色,赋予建筑设计文化深度、材料广度、结构宽度等多种能效。探讨传统设计元素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传承,旨在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传统设计元素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对于提升现代建筑规划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规划设计符号内涵
规划设计作品
学符号,比多少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符号的由来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挖掘习题的内涵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变符号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