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2021-03-31梁三妹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4期
关键词:空间规划国土文明

梁三妹

(广州国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1458)

0 引言

自2019年以来,中央就国土空间规划提出若干意见,并颁布相关法规,这标志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设计已经基本完成。在当前形势下,我国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严格控制各种开发程度,对空间结构作出调整,给大自然更多的修复空间。因此,如何创新和发展国土空间规划十分必要。

1 生态文明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指的是从生态文明的高度衡量国土资源,并对国土资源进行合理调控,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同时加大对生态的保护,促进产业结构的正常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国土空间规划,对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越来越高[1]。尽管我国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在传统国土空间规划中过于重视经济发展,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社会环境的重视,从而使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发展受到限制。因此,需要形成新的国土空间规划模式[2]。战略角度而言,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将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资源进行匹配,从而提高生态资源的承受能力,解决资源紧张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因此,现阶段需要加强我国土空间规划模式的创新,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严格控制各项开发的力度和强度,并对国土空间结构加以调整,给自然生态更多的发展和修复空间,提高生态环境的承受力,使其与人口资源和自然环境相协调,促进经济和生态的共同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快国土空间战略性开发的步伐,统筹国土空间规划项目和内容,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利用各种手段推进生态文明的有效建设[3]。这也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在以往的国土空间规划中,多采用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规划模式,这种方式过于重视生产要素,忽略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使各种生产资源过于集中,导致自然环境受到很大破坏。其主要原因是在规划国土空间时,没有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缺少长期的战略性眼光,导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因此,随着经济和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我们更需要尊重自然、崇尚自然、保护自然,在对国土空间进行规划时,强调自然环境与国土空间的统筹协调,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平衡。

2 目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自然资源的限制

就目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整体来看,自然资源存在本底的限制。

1)人地空间不协调 如我国东南部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而随着近些年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人口逐渐减少,造成城市空间发展出现不匹配现象,给国土空间规划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水资源压力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人口总数占世界总人口的18.8%,而淡水量仅为世界总量的8%左右,而且有将近0.6亿hm2的旱地无法得到浇灌,从而降低了旱地生产收益。同时,部分农村地区存在饮水困难问题。

3)气候变化加大 近些年,气候变化是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影响生态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变化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对农作物生长、耕地质量、用水成本等影响较大,农业生产以及沿海地区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导致环境失调。

2.2 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1)水资源过度开发 在我国地下水超采总面积超过30万km2,年超量采将近200亿m3。河水资源利用负荷较大,超出国际公认的水资源开发的2.5倍。同时,农业灌溉水利用率不足,与世界先进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2)土地利用存在不合理 工业和农业占据大多数,生活用地次之,而生态空间不足,使生活、交通、开放空间等用地之间存在较大矛盾。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问题日益突出。

2.3 自然资源利用质量不高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区域分化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很多地区存在滥开发、恶性竞争等现象,区域发展不平衡。2018年,我国东部地区国土经济开发密度分别为西部及中部的20倍和4倍,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新疆地区开发滞后。目前,还存在人口大量向沿海、发达地区聚集的趋势,导致发达地区和特大城市人口不断上升,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

3 生态文明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策略

3.1 保护环境资源,推进绿色发展

在现代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现阶段,人们更加注重保护环境,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尤其是近些年国家颁布了大量的环境保护政策和制度,使生产企业和相关机构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国土空间规划必须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遵循生态文明理念,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4],促进两者之间的共同发展。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协调,从而有效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保证国土空间规划的合理性。

3.2 合理评价资源环境的承载力

在进行国土空间开发前,相关部门需要对被开发地区的气候、地形、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积极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工作,并从国土空间规划的限制入手,在了解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制订合理的开发计划,做到有序开发、合理生产,确保在不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寻找适宜的开发地区。

3.3 加强生态基地保护

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时,需要注意保护国家基础生态用地,如国家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文化遗产保护区等具有较高价值的生态用地。只有对国家基础生态用地加以保护和重视,才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真正落实。

3.4 建设城乡生态体系

在进行城市建设时,需要贯彻生态文明理念,注重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城市生态系统,把城市的河流、绿化带、道路、基础建设等作为生态系统建设的基础,构建城市建筑和生态环境相互交叉的网络体系,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空间格局的整体性。合理规划城区,降低噪声污染,促进城市快速发展。

3.5 采取多维度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

传统的国土空间规划主要是以指标、边界、位置等为导向实施规划和建设的。就指标而言,因其是空间上的概念,可将其看作“零维”;位置在空间上是以定点的形式存在的,可将其看作一维;边界在空间上是以面的形式存在的,可将其看作二维。将这些要素应用到传统国土空间规划和资源管理上已经足够而且有效。但是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三维和四维,这其中包括城市建设和城乡规划[5]。要在土地利用和规划的基础上,提高城市的建筑比例和内部空间的分层等。在规划设计时,要着重考虑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这对空间规划和布局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在落实国土空间规划时,要做到以人为本,考虑到新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是以人为中心的。而未来国土空间规划至少要达到五维甚至六维。随着5G时代的到来,实体空间将与虚拟空间相互融合,现实与虚拟空间的边界也会变得越来越模糊,而空间结构的内容和范围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在国土规划中要注重空间规划,而空间规划又需要升维,从一维、二维直至六维,同时在规划时,要做到多元融合、多维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引领高质量发展。

4 结语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和实施,在城市建设、土地规划中,要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国土空间规划,保护好现有资源和生态平衡,提高国土空间利用率,构建和谐社会。

猜你喜欢

空间规划国土文明
请文明演绎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漫说文明
鲜花盛开的国土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银河空间规划委员会
空间规划的海外经验探讨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思考与展望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