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国美学角度的色彩教育探索

2021-03-31黄琰妮

西部皮革 2021年14期
关键词:美育意境美学

黄琰妮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1 色彩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1.1 色彩对心理的影响

生活中色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这一客观的事实已得到广泛承认。鲜艳的赤色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蓝色和绿色给人带来心灵的平静,这些颜色经常被用来传达情感。同时颜色能够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想法,可见色彩对心灵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人类视眼中色调的细微差异也会导致不同的情感效应。约翰·伊顿在他的《色彩艺术》中写道:“艺术家利用空间的、平面的各种色彩关系创造着高雅而神秘的艺术气氛,他能把色彩观察者的感受转化到一个精神境界中去,色彩效果不仅在视觉上,而且应该在心理上得到体会和理解”[1]。

颜色的不同会引起观众不同的心理感受。黄色给人华丽、幸福、甜蜜的印象,象征着和平的年代、生命的希望和青春岁月;橙色是一种欢快活泼的颜色,它标志着辉煌的景象,如金秋硕果累累的场景;红色是一种冲动、热情和强烈的颜色,它能表达庄重、积极、真诚的感情,它能让人想到一幅充满鲜血、激情和革命胜利的画面,也可以作为不安全环境、禁止、警告等标志的颜色;蓝色是自然界中最容易看到的颜色,它的面积最大,天空和海洋都是蓝色,给人一种遥远、开阔的感觉。

1.2 色彩对情感的影响

色彩对人类的精神有很深的影响,色彩语言有特殊的表达方式。它通过绘画这种艺术形式的面貌,对人所处的客观环境以及人内心的精神世界产生间接的影响。色彩的联想带给人独特的感觉,人类的视觉通过获得相应颜色的刺激,产生明显的心理思维和感官形象,自动刺激相应的思维活动。

色彩具有暗示作用,色彩可以有效地表达人们的心理活动和情感。色彩通常会带来某种真实感,如后印象主义先驱梵·高在《夜间咖啡馆中》用特定的绿色和红色来表现画中的人们沉沦在如同地狱漩涡般的环境中。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艺术家也擅长运用色彩的色相对比、冷暖对比、强度对比营造不同的氛围感。运用这种对比来表现色彩的情感力量一直是艺术家所追求的,在美术教育中亦是如此。

1.3 色彩教育的作用

美术教育中,色彩教育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教育任务。不同的颜色拥有不同的视觉意义,色彩的合理搭配可以让受教育者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色彩教育是相对比较综合的学科,色彩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使学生通过鉴赏艺术作品提升审美感受能力。教育者可以通过色彩教育,给学生传授美与丑的概念,从而影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由于这种影响不受个体的心理控制,也不取决于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因此色彩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色彩教育具有文化教育功能,色彩作为美术教育的一部分,必然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通过独特的民族艺术感受到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从而产生情感上的满足、文化上的共鸣。因此色彩教育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2 中国传统美学的启示

2.1 意境

色彩作为美育的一部分,自然与传统美学脱不开关系。“意境”对色彩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意境”是中国古代学者提出的美学思想,为我国大多数艺术家所追求。“意境”的形成不仅受道教的影响,也受到佛教的影响。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表明,画家不注重对事物的写实描绘,而是注重对象的本质和和对象的生命所在。关于什么是“意境”这一问题,现代美学家、哲学家宗白华先生曾做过解释:“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2]“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核心,注重虚与实的结合、情与景的交融、黑白得当处理,而不是孤立对象的映射,既生于意外,又孕于象内。

例如水彩画,中国艺术家对“意境”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概念上。他们将“意境”应用到水彩画创作实践中,为了真正追求审美境界,水彩画家大师柳毅以其灵动的水彩艺术特色著称,他在谈到《水随天去》的创作经历时说道:“意境、气韵是一幅水彩画的灵魂,它是作者心灵情感活动痕迹的表现,我崇尚对意境与气韵的经营。”[3]这句话直接体现了柳毅对“意境”的追求。

2.2 自然观

除“意境”之外,“自然”也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核心,“自然”一词最早出现于《道德经》中的“自然为体”。在中国古典美学中,“自然”和“山水”的概念总是联系在一起 的。在中国人眼里,“自然”就是自然界,山水即自然本具的属性,因此在以自然观为核心的中国,山水文化始终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而得到保存和发展。郭熙的《林泉高致集·山水训》中就有关于“自然”的这一说法,他通过游历名山大川获得了山水画创作的经验和主张

“人须养得胸中宽快,意思悦适,如所谓易直子谅,油然之心生,则人之啼笑情状,物之尖斜偃侧,自然列布于心中,不觉见之于笔下”[4]郭熙从山水画的创作经验出发所表达的心境,蕴含着道家的思想,即去除人灵魂中的所有杂质和障碍,才能达到领悟生命的意义。此外郭熙引用了《庄子》中的一则故事“解衣般礴”,来说明绘画中的“神闲意定,不拘形迹”,这正与道家所强调的思想一致。虽然庄子和老子未曾谈起过艺术相关的问题,但是他们的人生哲学又给后世中国的艺术精神和美学思想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2.3 人文观

北宋初期,文学家欧阳修提出“古文运动”,文人无形之中将其诗文修养运用鉴赏到山水画中,它强调诗歌的同性,主张通过山水画的创作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精神修养,在题材上选择烟云怪石、山水草木以抒发情感,这也间接地影响到北宋文人画家的画面设色。如北宋文人兼画家王诜创作的《渔村小雪图》所描绘的是初冬时分,江山、水村小雪初降的场景。该画采用“破墨法”,勾勒后以清水破墨色,干湿对比,相辅相成,为苏轼所称赞。此外,为描绘积雪,除山峦处留白,还将金碧山水的方法引入其中,大胆采用铅粉表现飘雪,在芦苇和树头上撒上金粉,整幅画的设色在清逸雅致中又不失灿烂夺目之美,这种画面设色正是由于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禅宗思想虽说是宗教哲理,但其基本思想又与艺术思想有着许多相近之处。此外,元代画家受人文观的影响也改变了山水画创作的审美观念,元代山水画注重追求“意外之境、境中之意”,这种追求体现在画面的墨色搭配上,使画面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表现内容也更加深刻。可见我们可以通过传统美学中的不同角度对画面设色进行理解。

3 对色彩教育的探究

3.1 色彩影响审美教育

在18 世纪末奥地利画家席勒提出美育后,美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接受,美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还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美学观念。此外,色彩教育作为美育的一部分也属于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激发了学生创造美的兴趣,通过不断的学习力求达到真善美的地步。

在色彩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以西方现代美术为基础,融入我国传统美学思想,创造出独属于我国和现代意义的美术教育观念。

3.2 研究传统美学的必要性

传统美学文化博大精深,如意境表现对色彩教育颇有影响,“意境”是中国传统审美的主要内容,中国画尤其注重意境的表现,它同“气韵生动”等范畴一样,印刻进我国古典美学中,此外还有自然、人文观等传统美学思想带来的影响。在将美学精神融入教育这一方面,前人也进行了很多探索,清末的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位将美育与德育、智育相结合的学者,他吸收了道家的思想,用“无为”反对儒家限制审美自由的思想,主张自然美,反对专制制度。由于他所处的时代,他保留了清代残余的封建观念,同时又受到了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影响,他与康德、席勒等西方现代思想家进行了大量的交流,并将新思想同我国传统美学思想相结合,采用“最科学而合理的方法”,以古今会通的形式,开启了我国美育和现代美学的新时代。

4 结语

色彩的美不仅存在于肉眼所能看到的物体中,还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色彩之美令人心驰神往,这变化多端又难以捉摸的色彩可以触动人的情感和心灵,促使人们用想象空间来描述整个世界,色彩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与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相结合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猜你喜欢

美育意境美学
盘中的意式美学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外婆的美学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纯白美学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