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安全发展 强化过程管控 倾力打造安全高效矿井

2021-03-31顾宏彬

中国煤炭工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煤质矿井管控

文/顾宏彬

中煤大屯公司徐庄煤矿立足矿井发展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为目标,压紧、压实、压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找准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优化矿井生产系统,夯实安全生产根基,提升经营管控水平,有力推动了安全高效矿井建设。

全面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全链条全过程全方位保安全

1.全链条严管,强责任筑屏障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矿长是矿井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以制度形式规定矿各级人员在生产工作中的安全职责,明确各岗位的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强化和落实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探索党管安全的有效途径,建立矿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党建与安全包保制度,班子成员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下井带班值班,到现场、基层解决安全难题,指导安全生产。

强化安全履职问责问效。定期对干部在岗值班、工作效率、劳动纪律、履职情况等进行检查,对干部安全履职不到位、不作为、执行力不强等问题进行追责。强化区队自主安全管理,严格“三违”指标化考核,实施“自警单”管理,自查自纠自改,推动安全由被动监管向主动管理转变。

创新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施“党建+工匠学校”工程,培养了一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提高了技防能力。坚持安全教育不断线,通过安全培训、安全主题教育、安全道德讲堂等活动,不断强化职工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

2.全过程发力,创达标夯基础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程。认真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三位一体”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以保持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为目标,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为抓手,大力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程,重点对顶板管理、光面爆破、锚杆索支护等项目进行专项整治,实现了动态达标。

开展质量标准化改造。先后对井下-750大巷、二号下山、三号下山等运输轨道进行质量标准化改造,实现了运输轨道管线一条线、照明一条线、轨道一条线。有效实施标准化蹲点包面制度,坚持每周确定一专题一整治一通报,治理一项巩固一项,确保工作面标准化创建质量。

全面推进新班组建设。推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管理模式,将班组管理与安全生产有机融合,引导职工主动讲操作标准、谈岗位红线、说安全规程,自觉参与安全管理,解决了班组安全生产管理难题。

3.全方位防范,查隐患治“三违”

强化安全双重预防机制。严格超前管理、隐患排查,通过年度、季度、月度风险辨识评估,重点对辨识范围内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冲击地压及提升运输系统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针对辨识评估出的较大及以上安全风险,采用技术和管理措施降低和控制风险。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实施动态、精准监管,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更加规范、健全,责任、措施更加精准、有效。

严格落实隐患排查制度。落实矿、专业、区队、班组“四级”隐患排查制度,针对查出的隐患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整改,做到闭环管理。同时,有效发挥安全监督作用,加大突击检查力度和频率,重点加大中夜班、周末、节假日等特殊时段和边远区域、条件复杂、巷修工程等作业地点的突击检查力度,并配备智能抓拍系统,从严从快查处“三违”行为。

开展“三违”人员帮教活动。通过家属帮教、培训帮教、班组帮教、科队帮教、结对帮教、协管帮教、领导帮教等多种形式,落实不同层级“三违”帮教措施,减少抵触情绪,自觉接受教育、帮扶。

坚持精采稳采细采目标抓组织优系统严管控稳生产

1.科学合理组织生产,保障接续

超前谋划,确保精采细采。坚持超前谋划、超前介入、精准准备,从管理、技术、装备、工艺、劳动组织等方面分层级梳理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工作面接续无缝对接。同时,狠抓正规循环率,制定重奖重罚考核办法,严格考核问责,确保实现稳采精采细采。

加强管控,做到有序生产。加强源头管控,落实设备“包机”制,大幅度降低设备故障率。严格现场管控,从人员出勤、验收考核、技能培训等方面提效能,狠抓掘进光面爆破、一次成巷,提高工程质量。加强车皮供应、施工工艺、故障排除、掘前准备等环节管控,实施台阶奖励法,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单进水平及生产效率。强化生产管控,严格“三率”考核,优化生产工序、工艺,通过每天制定地质剖面图等措施,提高复杂地质条件下生产可控度,做到均衡有序生产。

2.有效强化系统保障,提高效率

优化系统,综合考虑,实现无缝对接。认真落实大屯公司“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和“一优二补三减四化”工作要求,编制矿井优化系统实施方案,优化矿井供电系统,减少中间环节。坚持设计为掘进考虑、掘进为安装考虑、安装为回采考虑、回采为拆除考虑的原则,系统、部门之间相互创造条件,实现无缝对接。

更新设备,改进工艺,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系统建设,对主井机械设备、南北箕斗及卸载装置进行改造,缩短提升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采煤工作面使用智能喷雾装置、变电所远程控制、猴车自动运行等设备,掘进工作面使用岩巷快速掘进生产线、远程喷浆等设备,大幅度提升功效。8331材料道使用“35度胶带转弯装置”,减少运输环节。工作面回收时,使用卸车装置、组装溜槽装置、支架运输换装导向装置等回收工艺,大大缩短回收时间。

3.不断推进四化建设,科技兴安

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打造舒适安全环境。先后投资120万元在工作面安装智能定位喷雾除尘控制系统,实现了割煤、移架、降柱、喷雾自动化。投资200多万元对东九猴车、Ⅱ⑴猴车、Ⅱ⑶猴车、Ⅱ⑶下采区猴车设备进行技改完善,为职工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投资400多万元安装微震检测和应力在线检测系统,为冲击地压灾害预防提供预警,提升矿井科技含量和硬件保障能力。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安全预控水平。推进机电、运输等系统信息化整合,实现了-400中央及采区变电所的远程控制、主要运输场所24小时不间断监视以及采区挡车器自动远控、东九猴车无人值守;完成了-750西大巷和II(3)下采区信息化系统建设、西风井监控通信计算机网络联网、人员定位系统优化改造和安全监控系统数字化升级改造、矿井灾害处置方案信息化及灾害处理指挥调度系统等项目建设,提升了安全风险预控水平。

科学实施提质增效举措谋经营强管理控成本创效益

1.超前谋划,严格经营管控提效益

加大成本管控力度。坚持全面预算管理,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切实抓好材料采购、保管、审批、领用、发放、回收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把任务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区队、班组、个人,做到人人有指标、班班有考核。

严格材料审批制度。树立“管生产必须管成本”的理念,切实加强材料的审批、监督,并落实管理责任,做到“谁管理、谁签字、谁负责”。坚持月度经营考核会材料消耗分析制度,加强预算与成本费用控制的衔接,实现由结果通报向过程分析转变。

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定期对基层单位修旧利废、材料使用等情况进行检查,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规程措施,严格考核兑现。以内部市场化管理为基础,把各项费用的使用情况与使用单位、职能科室的工资收入相联系,与生产奖金、个人收入相挂钩,提高区队自主管理能力,自觉做好材料成本的管理审核,杜绝浪费,实现效益最大化。

2.源头控制,强化煤质管理促增收

健全煤质管理体系。制定各种煤质管理办法,不断健全煤质管理体系,落实管理责任,加大考核兑现力度,把提高煤炭质量作为应对市场竞争、提高经营效益、促进矿井安全高效发展的中心任务来抓。

科学设计开采方案。根据矿井生产水平和地质条件,科学合理设计工作面和开采方案,从前期采区设计、煤炭开采、提升运输、煤质化验、筛选等各个环节入手,夯实煤炭质量保障基础。

抓好煤质全过程管控。通过调整层位、加强放煤管理、减少矸石进入煤流、强化风选控制、合理混煤、多点采样化验等措施,克服断层等因素带来的影响,确保煤质达标。从生产现场、提升运输到地面管理,抓好煤质全过程管控,实现煤炭质量的动态监督、检查和控制,切实提高煤炭质量,促进效益提升。

3.深挖内潜,推进降本增效见实效

实施节支增效工程。坚持“能自修、不外委,能用旧、不用新”原则,盘活小件加工量,控制小件加工外委量,不断加大修旧利废力度,实现节支降耗。加强现场设备管理,抓安装质量,杜绝干返工活;抓设备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抓规范操作,杜绝人为损坏设备设施,减少设备投入,节约资金支出。强化工程质量管理,一次施工一次到位,减少人工投入、降低材料投入。强化放煤管理,研究分析放煤与煤质的最佳结合点,做到少丢煤、不丢煤,不断提高原煤回收率。

实施科技增效工程。围绕减头、减面、减人、减系统,开展技术优化工作,以减人提效推进降本增效;围绕冲击地压、防治水、运输等安全管理重点、难点开展课题攻关,以提升矿井应对安全生产事故风险与事故灾害能力推进降本增效;围绕日常安全生产中遇到的小问题,开展小改小革活动,提高劳动功效,减轻劳动强度,以生产力的提升推进降本增效。

猜你喜欢

煤质矿井管控
多煤层复杂煤质配煤入选方案的研究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以机器人研发应用引领矿井“四化”建设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矿井下的歌声
通柘煤田—1—2煤层的煤质变化规律
水循环高效矿井乏风热泵系统分析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