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平欧杂种榛良种

2021-03-30吕梦燕张立民陈思羽

吉林林业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榛树果仁主栽

吕梦燕,张立民,陈思羽,任 军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33)

平欧杂种榛(Corylusheterophylla×C.avellana)是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我国野生平榛(CorylusheterophyllaFisch.)为母本、引进的欧洲榛(C.avellanaL.)为父本通过种间杂交培育的榛子新品种[1]。目前,生产上栽培的品种(系)有20多个,但多数品种(系)在吉林省出现冻害、抽条、日灼、产量低等情况。本文以大果、优质、丰产、抗寒为目标,从2010年开始在吉林省伊通、永吉、柳河、临江、白城等地开展引种栽培试验,筛选出“达维”“辽榛7号”2个适宜在吉林省栽培的品种[2,3],并已通过了吉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达维”(Corylusheterophylla×C.avellana‘Dawei’),桦木科榛属,落叶小乔木或大灌木,适宜作为主栽品种,良种编号:吉S-ETS-CHD-002-2018。“辽榛7号”(Corylusheterophylla×C.avellanacv.‘Liaozhen7’),桦木科榛属,落叶小乔木或大灌木,适宜作为授粉品种,良种编号:吉S-ETS-CHL-003-2018。

1 主要性状

1.1 “达维”

1.1.1 形态特征

树高可达5~6 m,多年生枝干灰褐色或褐色,1年生枝灰褐色,着生茸毛,皮孔白色,大而密。叶椭圆形,浓绿,叶侧脉6~7对,侧脉间具有明显皱褶,叶先端突尖并稍反卷,基部心形、叶柄短、密被茸毛;叶缘浅裂,细尖锯齿。坚果椭圆形、浅褐色,果实每序2~3个,果苞外观光滑,表面腺毛短小不明显,果苞全包果实,果苞前端在光照较好的情况下显红褐色条带[1]。

1.1.2 生长特性

喜光照、冷凉气候和湿润的空气环境,根系浅,水平根发达,生命力强。无性繁殖的榛苗2~3年开始结果,6~7年进入盛果期,株丛寿命可达到40~50年。树势强壮,树姿幼树时直立,6~7年以后随结实量增加,逐渐变为半开张或开张树形。

1.1.3 果实特性

单果重2.5~2.7 g,果壳厚度1.2~1.4 mm,果仁重1~1.2 g,出仁率42 %~44 %,果仁脱皮率70 %,果仁光洁、风味佳。榛仁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可鲜食、生食和炒食,是食品加工的优质原料。在吉林省各栽培区域果实成熟期为8月下旬。

1.1.4 适宜范围

冬季可耐-35 ℃以下低温,在吉林省中、东部年平均3.5 ℃以上、排水良好、土壤pH 6.0~8.0的地区均适宜栽培。

1.2 “辽榛7号”

1.2.1 形态特征

树姿张开,树冠大。一年生枝褐色、粗且长,皮孔大、较密、黄白色;叶片圆形、深绿色,叶尖尾尖,叶基心形;芽长圆形,褐色;雄花序较长、中粗,褐色;雌花序数量较多,雌蕊红色;果苞坛状、较长,绿色,表面有浅绿色刚毛;坚果近圆形,红褐色,少绒毛,美观[4]。

1.2.2 生长特性

喜光照、冷凉气候和湿润的空气环境,根系浅,水平根发达,生命力强。无性繁殖的榛苗2~3年开始结果,6~7年进入盛果期,株丛寿命可达到40~50年。树势强壮,树姿幼树时直立,6~7年以后随结实量增加,逐渐变为半开张或开张树形。春季发育良好,败育情况很少,花粉量大。

1.2.3 果实特性

单果重可达2.8 g,果壳厚度1.4 mm左右,出仁率40 %,脱皮率65 %;果仁饱满、光洁,果实空瘪率低;果仁皮易脱落,口感好、风味佳,品质优良,是良好的加工型品种。在吉林省各栽培区域果实成熟期为8月下旬。

1.2.4 适宜范围

抗寒、适应性强,冬季可耐-38 ℃以下低温,在吉林省中、东部年平均3.5 ℃以上、排水良好、土壤pH 6.0~8.0的地区均适宜栽培。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育苗

为了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生产上繁育苗木最常用的方法是绿枝直立压条育苗,其次是嫩枝扦插育苗,组培微繁等其他方法一般用在科学研究上[5]。

2.2 建园

榛园选址时,首先应考虑气候、土壤、地势等,还应考虑社会经济状况、交通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产量和最大的经济效益。

选择平地或25°以下坡地建园,土壤以沙壤土、壤土及轻黏土为宜,pH 6.0~8.0。株距2.0~3.0 m,行距3.0~4.0 m,主栽品种(“达维”)株数为授粉品种(“辽榛7号”)的3~4倍。

2.3 水肥管理

定植当年施足底肥,生长季不再追肥。第2年开始追肥,要求选用高氮、高钾型优质复合肥为宜。一般采用行间两侧条状沟施,沟深20 cm左右,宽20~30 cm,化肥均匀撒在沟底,覆土踩实。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确定施肥量,并逐年增加。

春季萌芽时灌水1次,生长季节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排水,干冷地区入冬前浇入冬水。

2.4 修枝整形

树形采用单干自然开心形或少干丛状形。定植后1~4年以整形为主,促发新枝,保留花芽;5年生以上树以轻剪修枝为主。结合除草,每年除蘖2~3次。

2.5 病虫害防治

榛树主要病害为榛白粉病、煤污病等,虫害主要为榛实象鼻虫、榛黄达瘿蚊等。早春开花前全园喷洒3~5°Be石硫合剂,对榛树病虫害的预防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年5月下旬至7月下旬,配置“代森锌或晴菌唑等杀菌剂”+“叶面肥、微量元素”+“高效低毒的菊酯类、苦参碱等杀虫剂”三效合一的溶液喷洒榛树3~4次。

2.6 采收

当果苞基部变黄,出现“黄绕”时开始采收,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视成熟度分别采收,采后及时脱苞、除杂、清洗和干燥。

猜你喜欢

榛树果仁主栽
榛子遗传改良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歪果仁”的花样新年
“歪果仁”的中国年
果仁女孩
桓仁县平欧杂种榛子金龟子幼虫防治试验
梨树建园时为何要配置授粉树
不同树势的榛树对修剪响应的研究
上饶早梨主栽品种病毒种类分析及其茎尖脱毒技术效率比较
搭讪“歪果仁”你可以这样说
榛树病虫害防治措施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