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距离象似性识解英语一般现在时

2021-03-29石玉柱

现代英语 2021年24期
关键词:主观语法距离

石玉柱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一、引言

在一般现在时的讲解过程中,许多教师只强调语法结构上动词的形式变化,学生通过大量的记忆和练习逐步掌握时态语法知识。由于缺乏概念讲解导致许多学生不明白为什么一般现在时还可以用来表示过去或将来的事件,长期的困惑不仅打消学生学习语法的积极性,还会使其产生逆反心理。这类讲解方法没有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认识一般现在时,也没有渗透语法形式背后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许多学者尝试用原型范畴理论去分析一般现在时,将其分为典型和非典型的用法,这虽然有助于学生按类别去把握一般现在时的基本用法,但没有解释为什么说话人此时要选用一般现在时去描述事件,同样没有找到此时态用法的根本所在,即认知方式。体认语言学和认知语法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新的视角,激发了学者探索认知的兴趣。文章通过距离象似性探索一般现在时背后英语民族的认知方式能促进学习者达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与我国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相吻合。

二、象似性理论

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是有联系的即语言是理据性的。当今语言理论研究已经从现象描写走向成因解释。揭示和解释语言表达背后的认识方式成为关注的焦点,即深入思考语言为何如此表达的认知理据,进而解释语言的本质。体认语言学家认为人类的概念,推理,意义都来自体和认,语言结构是概念结构的语言形式,语言具有体认性和象似性,是主客观互动的结果。Jakobson着重指明语言结构组合关系上的象似性,王寅认为语言表达离不开人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阐释象似性。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在语音,词性和结构上与其所指意义(包括客观外界,经验结构,认知方式)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距离象似性指语符距离象似于概念距离即两个概念在心智距离上越近,其在语法结构上的语符距离越近。在现实中,人们感觉到了时间的线性变化,经认知加工将其凝化到语言上形成了语法表达即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时间显然是人类认知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但我们对时间的理解和概念化并不是纯时间的,而是一种隐喻理解,很多时候用空间来识解,即对时间关系的推断过程是空间关系向时间关系的隐喻性投射的过程。体认语言学家认为时间范畴是言语事件与它的接触者的心理接触。既然是两者的接触,就会产生距离的概念。当一个概念指向一种关系时,我们就建立了和语法的联系。

三、一般现在时表示目前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认知概念中的零距离在语法层面由动词无标记的一般现在时结构体现。概念上的近零距离可以是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因为当下人们正在经历事件,感觉不到距离上的差异。(1)What time is it now?人们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很短暂的此刻,因为在认知中人们选择的参照点是此刻,现实事件也正强调此刻,二者重合,概念上距离为零。当概念上距离趋近于零的时候,也用一般现在时来表示。所以此时态可用表述边说边做的动作,即同时性。(2)I declare the meeting open.同理,在赛场上,解说员的解说词常选用一般现在时去紧跟运动员的动作,让解说听起来更加动感,让观众切身感受到赛场的情况。在赛场上,动作是转瞬即逝的,所以在语言表达的时间与认知概念上距离趋近于零。同理在报道中也选用一般现在时,在人们认知中报道最大的特点是即时性,这意味着概念上距离近零。此外说话人常选用一般现在时来表达当下真实性或虚拟性的体验。(3)This tea tastes funny.说话人在尝到茶的瞬间便感到了茶的味道,经过认知加工后由语言表达,这体现认知的即时性。同理,可以解释虚拟性的体验。(4)You take the first turning on the left past the roundabout,then you cross a bridge and bear right until you reach the Public Library.说话人选用一般现在时,力图把想象的虚拟的体验刻画为真实的体验,起到强调的作用。说话人仿佛把受话人带到一个可以看到事件发生的位置,使他似乎亲身经历,给受话人近似真实的体验,让他觉得这些动作好像就发生在他们说话的时候,从而缩小概念上的距离。

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性,习惯性的动作或状态。从认知角度出发,可以把经常性的动作看作多个此刻的动作的集合,这是由经验决定的。正是因为某人在此刻做了某个动作,在下一个此刻也做同样的动作并以此类推,因为他总是在某个此刻做这个动作,所以被认为是经常性习惯性的动作。这同即时动作相似,概念距离趋近于零,所以选用一般现在时描述。(5)I always get the eight o’clock train.同理,一般现在时常被用来描述某人当前的职业,此身份特征可被看作经常性的状态。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一般现在时用来描述真理。在认知中真理是永恒的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即在任何阶段的此刻都是成立的,可看作是无数个此刻事实的集合,即概念距离趋近于零。(6)China is the largest country in Asia.

四、一般现在时表示过去或将来的动作或状态

发生在过去或即将发生的事件在人们的认知概念中距离较远,但当人们主观地把过去或将来的事件在认知概念中进行拉近时,言语事件与其参与者的心理接触距离近零时,人们选用一般现在时去描述现实。所以一般现在时在时间轴上应表示为a,见图 1。

图1 一般现在时所表范围

(一)一般现在时表示过去的动作或状态

一般现在时用来表示过去的用法也反映了人们认知概念上的距离。人们主观上把过去的事件拉到现在,实现记忆在眼前重现,使受话人仿佛身临其境,有强烈的既视感。或在说话人转到谈过去时,思想还停留在现在。在这两种情况下,认知概念上的距离趋近于零,所以选用一般现在时表示过去。(7)What makes you think so?据现实经验,下决定是过去的事,但此时选用一般现在时去问过去,这表明说话人主观上要求他人对过去的想法进行重现即拉近距离展示,因为说话人想详细了解他人那时的想法。(8)Last week I am in the sitting room with my wife,when this clap next door staggers past and in a drunken fit throws a brick through our window.在说话人主观地把过去的事件在脑海里重现即把远距离的过去拉到了近在眼前的现在。说话人主观上缩小事件与参与者的心理接触,使概念上距离趋近于零,用一般现在时表述此事件使听者觉得此事正在眼前发生一样,栩栩如生。许多学者称此用法为历史现在时,即把过去的事件放到现在时间框架里描述。(9)I come to apologize.根据现实人们常常在做错事情后再来道歉。此时的道歉为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即使谈论的是过去的事件但思想却在现在,故选用一般现在时,例(9)表明说话者在此刻认识到了错误即将注意力转移到现有空间。

(二)一般现在时可表示将来的动作或状态

人们在认知中把将来的事件拉回到现在,主观地在脑海中构建存在,即把将来未发生的事主观上认定成会发生的存在。在现时下,在认知概念中建构了将来的存在即主观构建未来现实。把将来的事件放到现在时间框架里描述,当作当前现实的一部分。此时,言语事件与参与者的心理接触距离近乎零,所以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已经在主观上确定了的未来。(10)The train leaves at eight p.m.用一般现在时表示未来已经安排好的事,在此时人们主观认为此事是一个既定事实。(11)Victory is ours.在比赛还未结束甚至还未开始时,说话人用一般现在时表述必胜的信念。将比赛胜利的未来事件主观拉回到现时,即把计划的未实现的存在当作了正在进行的直接的存在。(12)I can send it to you by email if you give me your address.同理,说话人主观上认为这件事定会发生,当收到受话人地址的时候,说话人一定会发邮件,从概念上把将来的事件拉到现在去肯定,给对方承诺,进一步减少距离感。

五、结语

语法意义是经过概念化处理的范畴,它记录的是用一种特定的方式认知某个情景。语言结构是对思维有机体的关照,反映概念结构,概念结构根植于人类的体认活动。在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的指导下,语言不是对现实世界的镜像反映,是人们经过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产物。一般现在时可表示习惯性,经常性,一般性的动作或状态,横跨三个时区(图1),是人们对时间认知加工的结果。时间是空间的隐喻,空间上的距离可以映射时间上的距离即时态的选择和应用。在英语一般现在时中,言语事件与它参与者的心理接触距离近零或为零。

猜你喜欢

主观语法距离
后印象
跟踪导练(二)4
有主观小量倾向的“数+量/名+之+形/动”格式
距离美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参考答案
对立与存在
爱的距离
距离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