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AHP模型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战略研究

2021-03-28高雪婷韩春利

山东体育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发展战略山东省

高雪婷 韩春利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德尔菲、SWOT-AHP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进行定性分析。基于SWOT矩阵组合,构建SWOT-AHP定量模型,通过对SWOT组中各因素之间的定量评价,研究认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应以SO发展战略为基础,结合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机遇和优势,兼顾 ST 抗争型的战略发展,规避发展的风险和威胁。建议以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作为体育产业的新载体,利用国家政策红利倾向,推进体育供给侧改革,为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提供理论指导和思路借鉴。

关键词: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战略;SWOT-AHP;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G8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840(2021)01-0029-07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questionnaire, expert interview, Delphi, SWOT-AHP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paper made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advantages, internal disadvantages, external opportunities and external threa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with sports and leisur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ucts a SWOT-AHP quantitative model based on SWOT matrix combination. Through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various factors in SWOT group,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and leisure characteristic towns should be based on SO strategy, make full use of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advantages of sports and leisure characteristic towns, and also take into account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ST resistance type, so as to avoid the development risks and threats. It is suggested that sports and leisure towns should be used as new carriers of sports industry, and the dividend tendency of national policy should be used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sports supply side,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idea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and leisure towns.

Key words:sports and leisure characteristic towns;development strategy; SWOT-AHP; Shandong province

目前,運动休闲特色小镇凭借着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政策利好,处于扎堆建设中,引起了国内学者和投资人的广泛关注。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山东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认清发展的优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把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自然与体育文化资源平衡发展且经济效益最大化,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层次分析法(AHP)由美国运筹学专家托马斯·塞蒂于20世纪70年代正式提出,通过建构层次结构模型,以深入分析问题为基础,将与决策相关的因素分成目标、准则、方案,定性与定量结合,系统地分层次解决复杂的多因素的问题,既实用又有效[1]。本研究通过SWOT-AHP分析法,对山东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及优劣势进行SWOT的定性分析,发现其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因素;运用APT分析法的定量建模,综合分析发展战略选择,为推进山东省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建设和完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提供指导和思路。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以及国外文献期刊、学术专著等,分析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结合模型建构的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2 访谈法

根据研究内容,确定“SWOT-AHP”的研究思路,咨询专家,设计访谈提纲与问卷,收集访谈数据。

1.3 问卷调查法

通过AHP层次分析对调查结果分层分析,确定指标权重。对问卷进行可靠性检验,得到克隆巴赫系数值为0.774(大于0.7),表明信度良好。向20名相关专家(包括教授4名,副教授8名,讲师4名,在读博士4名)发放专家问卷进行效度检验,评定结果如表1。

1.4 德尔菲法

在建构SWOT判断矩阵与各因素战略强度打分环节运用德尔菲法。按照1~9的标度,请相关专家进行两两因素比较赋值,并对战略强度给予相应的0~5分值。

1.5 SWOT-AHP分析法

根据山东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结果,形成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小镇发展的内外部优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3]。

1.6 数理统计法

使用SPSS 20.0和YAAHP11.3软件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2 山东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的SWOT分析

2.1 优势

2.1.1 自然资源丰富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在我国的兴起,是以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为禀赋,以体育运动为核心竞争力,形成其特有的主导产业链。小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可为体育项目提供天然的运动场地,利于满足健康娱乐、旅游休闲的目的。例如,山东临沂许家崖航空运动小镇,区域系闻名省内外的许家崖自然生态风景区,域内山、水、石、林俱全,山脉绵延相连,环境优美,适宜发展航空运动[4]。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利用良好的自然资源,根据当地情况计划性整合植入体育休闲运动,如冰雪、户外、航空、水上等覆盖面广、消费引领性强的项目,形成项目集群、服务链条和消费群体,构建内聚成核、外联成网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生态系统,是更符合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1.2 文化底蕴深厚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以文化资源为基础,结合体育文化而打造的适应新城镇化发展的小镇,小镇的文化特征是小镇的灵魂[5]。一方面,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依靠深厚的文化底蕴发展小镇体育文化,另一方面,小镇依靠独特的体育文化来展示小镇的风格。小镇把体育文化基因植入体育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的全过程,形成区域特色文化,如山东烟台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最早以历史文化和南山大佛闻名,后开发运动休闲项目高尔夫球运动,并连续十余年举办国际品牌赛事,现已形成多样化运动休闲产品集合的综合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小镇与体育相关的文化特色,形成独特的运动休闲特色名片,拥有完善的体育赛事组织制度,开展以传统体育文化为主导的特色鲜明的全民健身项目,对小镇的建设十分有价值[6]。

2.1.3 体育需求增加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服务消费升级,带来体育消费的巨大空间。首先,体育产业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健康产业、绿色产业。其次,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国家从大众体育消费供给侧入手,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要求围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释放潜在消费需求。2019年,国家发改委与体育总局联名印发《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的行动计划(2019—2020)》中指出,要积极实施“体育+”工程,打造体育消费新业态。我国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于全民健身项目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体育+”的平民体育休闲模式更容易让普通消费者接受,引发体育需求不断增加。

2.1.4 文体活动丰富

山东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是举办高水平、大规模赛事的理想场所。最早的烟台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依托山地与海洋的优势,成功举办数十次大型高尔夫相关赛事,以及全民健身徒步赛、武术精英赛等。日照水上运动休闲小镇依靠海上资源发展水上运动,自2004年举办数十次帆船运动和水上运动大型赛事,以及沙滩排球大赛、沙滩足球、马拉松比赛等。即墨市温泉田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自2009年至今举办十余次马术大型赛事,以及全民骑行大赛、太极养生活动等。潍坊国际运动休闲小镇自2015年来,举办多次国际户外运动挑战赛、国际高智尔球邀请赛、骑行选拔赛、象棋冠军快棋赛等。临沂许家崖航空运动小镇自2016年以来,举办多次航空运动活动,如全国动力伞优秀选手赛等。

2.2 劣势

2.2.1 交通不便阻碍发展

山东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外部交通满足小镇交通便利的要求,多选址城市周边、景区周边、交通干线周边,满足城市居民逆都市化需求,就近休闲健身和家庭出游。但是,山东省现阶段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内部交通存在较大的问题,阻碍了小镇的发展,部分小镇内大部分区域尚属于尽端交通目的地,内部交通以尽端路为主,部分小镇路面多为土路,路况较差。存在“進得去出不来”的问题,尚未形成完善的交通系统,周边的公共交通设施较少,除自驾游和跟旅行团旅游外,大众出行存在弊端,举办大型活动极易导致交通拥堵。

2.2.2 特色规划定位不准确

根据笔者实地走访调研显示,规划设计不深、运动休闲主题不突出、特色不彰显,使得消费者模糊小镇的主题形象,难与其他小镇或旅游景区形成对比,对于体验者来说辨识度低的小镇很容易失去兴趣。

山东省大部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从原有的发展模式逐步转变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保留了原有特色,在原生特色与转型升级的特色融合上,规划定位不明确;部分小镇建设发展不完善,运动特色主题不突出。在山东省整体规划格局中,从宏观层面上,小镇缺乏统筹兼顾的系统性、整体性战略理念;从微观层面上,小镇规划的科学性亟待深入研究和创新,对于主导性体育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认识缺乏,整体设计方案不完善。

2.2.3 产业与小镇融合不足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以“体育+”的产业为核心,需要与小镇的旅游、社区、文化等功能融合发展,体育产业是小镇的魂,小镇的发展不在于开发,而在于产业运营,力求在生产、生活、生态中寻找平衡点,以满足人们对小镇功能的需求。在实际推进中,基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小镇挖掘文化内核,注重文化基因的培育,对于新时代下的“文化创意”与“互联网+”的关键驱动力认识和投入缺乏;大部分小镇的社区承载能力较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基于“全民健身”的发展理念,利于舒缓城市压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社区模式重塑;小镇的发展多依照3A或5A景区标准打造,凸显市场竞争力,但大部分小镇未能对自身承载的旅游功能予以重视,未能着手开发新型体验式旅游,以多引擎项目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增值。

2.3 机会

2.3.1 国家政策扶持

自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第46号文件以来,体育产业一直显示出强大的内生力。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地积极培育一批健身休闲产业示范区[7]。2017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重要举措,可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休闲需求[8]。当前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要通过国家政策和政府引导,以市场为主导,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平台构建,健全公共服务,不断发挥市场作为“无形的手”对资源配置起到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小镇建设。

2.3.2 资金保障充足

山东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基本由大型企业或PPP模式进行融资,资金储备充足。临沂许家崖航空运动休闲小镇是由费县人民政府与中体飞行联合打造,属于PPP模式,采用政府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政府投资约1亿元,运营主体大地风景集团中体飞行于2016年获得尚诺集团领投的天使投资,同年再获信中利集团千万级投资,企业跻身亿级俱乐部。烟台南山运动休闲小镇是山东省民间资本企业独资建设完成的,依靠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中国南山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运营。潍坊国际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通过内引外联、PPP模式融资,计划投资约20亿元左右。日照滨海水上运动特色小镇是国有企业运营,目前投资超过8.7亿,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小镇进行提升。即墨温泉田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也是PPP模式,海尔集团预计投资300亿元,由青岛海尔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

2.3.3 品牌赛事推广

山东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历史较长,品牌赛事相对成熟。临沂费县许家崖航空运动小镇是中体飞行产业集团与大地风景集团联合开发,致力于整合产业内外资源,搭建国内外航空运动产业互动平台,打造全国第一航空运动全产业链品牌。烟台南山运动休闲小镇的起始品牌是2006年打造的“南山旅游,情真意浓”,品牌经历十多年的发展,直至现在演变成“福寿南山,养心天堂”的品牌。潍坊国际运动休闲小镇通过推广旅游和文化品牌,举办了齐鲁酒地旅游形象评选活动,齐鲁酒地的品牌在景芝酒业大品牌下逐渐发展,呈现“产业平台化运营,整合文化、健康产业领域的个性模式”。日照滨海水上运动特色小镇是政府主导型小镇,品牌是政府的宣传为主,以打造“水上运动之都”为契合,自1990年开始至今,举办过数十次大型体育运动赛事,以赛事为媒介,提升小镇品牌影响力。即墨温泉田横运动休闲小镇以“享温泉,享健康,享生活”为主题,具有良好的体育氛围,举办多样化的品牌赛事活动,助推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品牌创建和宣传。

2.4 威胁

2.4.1 特色产业链未形成

山东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未形成体育产业价值链的原因主要是资源价值深度挖掘不足,主线不突出,造成产业价值链未形成,产业和产品研发未与体育文化充分融合,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高端市场主体和要素聚集难,造成小镇规模小、层次不高[9]。

在山东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演变中,部分小镇的最初形成不是以体育为核心发展,而是在适应时代和消费者的需求中不断转型和发展的。对当地各类资源的发现和挖掘存在问题,产业和产品的研发都未能与体育文化充分融合,也造成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体育产业的主线不突出,造成产业价值链未完全形成。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在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需要打造具有体育特色的产业链,以体育产业为核心来发展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2.4.2 高端人才引留困难

当前,山东省部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有的缺乏人文和人才,有的缺乏运动项目学校,有的缺乏运动医学医院等等,整体发展较缺乏高端要素。由于县级行政区划中的小镇本身的产业基础薄弱,地理位置明显的劣势,及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落后,严重缺乏行业领先人才,小镇存在高端要素的集聚瓶颈,引进高端企业不易,吸引先进企业和留住高端创新创业型人才存在挑战。由于小鎮缺乏医疗条件、教育条件、生活条件等外部条件,小镇超常规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也难以满足,这也是小镇难以在短期内成为人才聚集高地的原因。

2.4.3 小镇考核评价机制亟待完善

自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提出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通知开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拉开发展的序幕,但由于配套文件不完善、上层规划不明确,小镇的整体发展处于试错和探索阶段,存在盲目立项、政府干预过多或小镇的房地产化等现象。小镇发展中的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的使用、建设进度、特色凸显、历史文化保护、创收税收返还等方面问题,直接影响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整体形象和口碑传播问题。目前,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都出台关于考核评价的相关政策,但配套的具体评价标准尚未出台,容易造成政府对小镇品质的量化基础缺失,建设方缺乏发展目标与建设路径指南,在战略规划、产业规划与空间规划上,缺少量化指标规范。

3 山东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SWOT-AHP模型建构与战略选择

3.1 构建SWOT-AHP定量模型

3.1.1 构建AHP层次结构及判断矩阵

基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的SWOT分析,构建AHP层次分析结构图(图1)。

笔者共发放回收20份专家打分问卷。根据表2中AHP标度衡量含义,运用德尔菲法比较准则层S、W、O、T各组中要素,并获得判断矩阵。

3.1.2 计算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采用YAAHP10.0对以上判断矩阵进行计算。计算步骤如下所示:

通过该步骤计算判断矩阵的权重和一致性符合要求。

3.1.3 计算指标的层次总排序

层次总排序是指利用同一层所有指标单排序的结果,也是本层各因素的重要性排序(表9)。

3.2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战略选择

3.2.1 SWOT组间矩阵综合强度的计算

战略因素综合强度的计算因素大小取决于重要性和实际水平,综合强度=估计强度×权重。计算回收的20份问卷分数,将S、W、O、T指标的综合强度相加,获得SWOT各组间矩阵的总体强度,如表10所示:

3.2.2 战略选择

以S总、W总、O总、T总四个变量各为半轴,形成四半维坐标系。将计算出的力度值描出各因素的坐标,分别为(1.3096,0)、(-0. 3886,0)、(0,1.1511)、(0,-0. 2383),依次连接得到战略四边形(图2)。根据 S、W、O、T强度数值确定总体战略四边形重心 P 点,P(X,Y)=((1.3096-0. 3886)/4,(1.1511-0.2383)/4)=(0.2303,0.2282)。

由图2可见,P点位于第一象限的开拓型战略区,强度较大,表明小镇发展总体战略应以SO战略为主,外部机遇较大,自身优势突出;兼顾 ST 抗争型的战略发展,规避发展的风险和威胁。

4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战略

4.1 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优化生态环境规划

小镇的建设是以自然禀赋为依托,也是小镇发展的核心优势,必须以保护生态为前提,立足长远规划,敬畏自然,绿色开发管理,以实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规划是小镇规划的重要内容,结合小镇的资源保护规划基本要求,以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承载力为基础,重视优化小镇粗放式生态模式,开发重点以基础设施和餐饮住宿等旅游要素为主,控制土地使用、建筑景观风格和游客流量等方面,才能使小镇的承载力得到相应的控制,加强自然资源环境的保护。

4.2 提升体育特色产业链,注重建设形态

体育产业是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核心,运动休閑特色小镇特就特在体育产业。每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至少具有一个突出的体育休闲项目特征,且项目设置须与相邻地区的其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不同,以避免相似性,不进行同质化竞争。即使有类似的运动项目,必须适应地区特色并错位发展,以市场机制为保障,发展以家庭为消费单位,以运动为核心内容,以运健学、吃住行、游购娱为综合服务的体育旅游综合体。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需要注重建设的形态,绝不能建设成“千镇一面”,没有创新能力。在开发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利用蜿蜒的路网连接各种体育休闲和配套服务设施。在体育特色上做文章,致力于补齐体育特色产业创新转型的短板,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体育产业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特色性,必须发展绿色低碳型体育产业。

4.3 完善小镇考核机制,形成评价体系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否能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对建设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出台考核评估条例,但具体评估标准还未完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既要有特色小镇的共性,又要有运动休闲的特殊性。小镇的评价机制需要参照旅游景区或特色小镇的共性评价指标,还需要尊重运动休闲特色的个性指标,正确处理考核与评价设定与运行中的问题与矛盾,以及小镇发展的特殊性与考核内容的统一性的矛盾。小镇的考核机制需要制定严格评价标准,定期监督和复核,加强动态监测;实行奖罚政策,对于不合格的小镇做出降级、勒令修正及摘牌决定,对于发展较好的小镇予以升级及评优;需要建立专门的组织协调与指导机构,提供有效的政策保障以及科学的创建和发展指导。

4.4 引留高端专业人才,提高运营水平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一个人文小镇,人文是核心要素。聚集高端专业人才,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才能提升运营水平,将小镇建设成造梦圆梦小镇。高端人才,包括赛事表演人才、体育小镇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小镇的体育明星等;建设运动医学医院,引留能提供运动损伤康复与治疗、体育治疗相关的其他服务的专业运动医学人才,如中医、水疗、针灸、智能化体质检测等方向。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根本,也是小镇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需要重视对人才驱动创新,在引进世界一流技术及吸收高端人才方面,提供政策激励机制;完善人才聚集平台,健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功能,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通过引留高端专业人才,发挥人才的关键作用,提升小镇的整体发展水平。

5 结语

山东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结合集聚参与性与体验性的运动项目,打造具有休闲、养生功能,促进人的健康协调发展的休闲娱乐型综合性新型特色小镇,通过运动休闲旅游群体,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加快建设体育强省(市),助力新型城镇化和健康省(市)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少勇,李建忠,郭秋麟,等.层次分析法在致密油有利区优选中的应用——以川中侏罗系大安寨段为例[J].地球科学进展,2015,30(6):715-723.

[2]Ruijian Liu,Yuhan Wang,Zeqiang Qian. Hybrid SWOT-AHP Analysis of Strategic Decisions of Coastal Tourism: A Case Study of Shandong Peninsula Blue Economic Zone[J].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2019,SI(94).

[3]刘凤虎,杨斌胜,张辉.基于SWOT-AHP模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8):26-32.

[4]高雪婷. 山东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8.

[5]王龙飞,姚利松,王俊之.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中体育产业的集群式发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5):49-53.

[6]刘灏,张宏杰.新型城镇化视域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机制及路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4):14-17.

[7]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EB/OL].(2016-10-28).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10/28/content_5125475.htm.

[8]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工作的通知[EB/OL].(2017-05-11).http://www.sport.gov.cn/n316/n336/c802334/content.html.

[9]尹曉敏.对当前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存在问题的思考[J].浙江经济,2016(19):35-37.

[10][JP3]ükran eker,Mesutzgürler. Analysis of the Turkish Consumer Electronics Firm using SWOT-AHP Method[J].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58).

[11]徐浩然. 浙江省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和运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8.

[12]司亮,王薇.我国体育小镇空间生产的理论框架及实践路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5):53-58.

[13]王志文,沈克印.产业融合视角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1):77-81.

[14]张月蕾,张宝雷,杜辉,等.“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特色小镇创建路径研究[J].哈尔体育学院学报,2018,36(1):41-45.

[15]沈克印,杨毅然.体育特色小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体育产业跨界融合的实践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6):56-62.

[16]张蔚文.政府与创建特色小镇:定位、到位与补位[J].浙江社会科学,2016(3):43-45.

[17]闵学勤.精准治理视角下的特色小镇及其创建路径[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7(5):55-60.

猜你喜欢

发展战略山东省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北风催眠曲
再见,雪姑娘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航运输企业的发展探究
从财务角度分析公司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