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队疗养机构个性化路径设计

2021-03-26郑双锦姚聪良吴志彬黄锦波李瑞斌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疗养套餐健康状况

郑双锦,姚聪良,刘 薇,吴志彬,黄锦波,李瑞斌*

(1.解放军陆军厦门特勤疗养中心疗养六科,厦门 361002;2.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保障部卫生处,福州 350003)

随着疗养医学的进展,千篇一律的疗养模式已无法满足多样化的疗养需求,只有个性化疗养路径[1]才能实现精准疗养和智慧疗养。为实现个性化疗养,各疗养院都在不懈探索和积极尝试,不同人群或单个疾病的疗养路径也屡有报道。但单个疗养路径无法与所有人群相匹配,缺乏科学配套成体系的实施方法,规范性和操作性较差。疗养路径模块化设计[2],借鉴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 MES)模式,将疗养过程的各个环节模块化,通过模块的匹配组合,灵活制定不同人群的疗养路径,使疗养路径更加个性化和精细化,同时保证其规范化、程序化和简易化,让个性化疗养路径得以实现。

1 疗养现状特点

1.1 疗养任务重随着军人健康意识日渐提高,疗养需求也随之急剧增加。通过保健、康复、特勤和专项疗养,疗养院对恢复和提高军队战斗力的作用越发突显[3]。体制编制改革后,本中心由一个疗区扩展至三个疗区,疗养床位也由150张增加到450张,疗养任务愈加繁重。

1.2 工作人员少军改后,医疗单位人员缩减,工作人员由原来的200多人精简到现在不足15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约占2/3,制约疗养质量提升,影响个性化疗养路径实施。目前,单位床工比为3∶1,明显低于医疗单位1∶1.4~1.5标准。

1.3 疗养要求高疗养对象由原来以离退休干部为主的保健疗养,转变为现在以现役官兵为主的保健、康复、特勤和专项疗养。疗养对象的多源化和年轻化,使得疗养要求越来越多样化,疗养模式越来越个性化。传统疗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疗养新形势,个性化疗养模式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2 模块化设计要点

2.1 模块设计原则在人少事多的新常态下,如何应对个性化疗养所带来的工作量挑战,是实现个性化疗养的关键所在。疗养路径模块化设计,将疗养过程的各个环节模块化,通过模块的匹配组合,实现个性化疗养路径的制定。如何将各种特征信息进行量化,量化结果是否最大程度体现个性特点,量化后是否简便易行且具科学性、规范性和操作性,是模块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根据疗养过程各要素特点,可将之量化为反映疗养员个性特征的个性模块和制定疗养保障内容的保障模块。个性模块包括基本信息模块和健康状况模块,是保障模块的基础和依据。保障模块包括生活保障模块和医疗保障模块,根据个性模块特征进行匹配组合。

2.2 模块量化标准疗养员的个性特征信息量化得越细,越能体现其个性特点,匹配的保障方案就越有针对性,但相应的实施难度也越大。如何在量化精细程度和实施便捷程度中取得最佳平衡,考验模块设计水平。

2.2.1 基本信息模块 疗养员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年龄、性别、BMI、生活方式四个方面。年龄分成三个年龄段,即青年18~44岁,中年45~59岁,老年≥60岁;体重根据BMI数值分为过轻、正常、超重、肥胖;生活方式根据工作、运动、膳食、睡眠、吸烟、饮酒等情况分为生活方式健康或不健康。生活方式可以继续细分,还可纳入反映疗养员个性特征的其他基本信息。纳入信息越多,越能精确反映疗养员的特征,对应的疗养保障模块会更加细致和全面,但操作过程也相应加长,模块设计难度随之增加。

2.2.2 健康状况模块 健康状况主要包括生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生理健康状况包括现病史、既往史和家族史。心理健康状况可根据个人工作性质、经济收入、生活条件、家庭状况等社会环境因素和个性性格等心理因素来综合判定[4],或通过心理健康状况量表进行评估。根据疗养员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可分为四类:健康、亚健康、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生理疾病又分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等,以及疾病程度分层:轻度、中度和重度。入院后可根据体检结果对个性化疗养路径进行调整校正。

2.2.3 生活保障模块 生活保障主要是吃住行三个方面。饮食保障分为健康饮食和疾病食谱。健康饮食主要根据口味分辣、甜、咸、淡等。不同年龄、性别和BMI的食谱内容由营养师合理搭配,设计成若干套餐供疗养员选择。疾病食谱分低盐低脂饮食、糖尿病饮食、低嘌呤饮食等。住宿模块分高层和低层。高层适合年轻疗养员,低层适合高龄或腿脚不便疗养员,也可根据疗养员喜好进行选择。出行模块分为自行模块和派车模块,依据疗养员身体状况而定。

2.2.4 医疗保障模块 医疗保障模块根据个性模块制定,部分内容可通过医务人员与疗养员沟通交流后适当微调,主要包含五个方面。①健康教育套餐。包括身心健康保健课、中医保健课、健康生活方式养成课和膳食营养健康课。对不同的基本信息和健康状况,课程会有部分针对性内容。②治疗套餐。可选择药物治疗、康复理疗、体疗、心理治疗和睡眠调理等。根据疗养员病情需要进行选择,非共同必选项。③运动处方。根据个人健康状况、运动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散步、慢跑、游泳、健身操、太极拳、八段锦和各种球类等。④体检套餐。内容包括内科、外科、妇科、耳鼻喉科、眼科和口腔科,及检验、特诊(心电图与超声)和影像(DR与CT)。⑤景观套餐。包含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多个景点可供选择,可根据疗养员个人兴趣爱好和身体状况来选择不同的景点,再由工作人员根据报名情况决定成团出行或个人出行。

2.3 模块实施方法

2.3.1 个性化疗养路径系统 路径生成需要构建个性化疗养路径系统[5],并能与疗养系统交互,提取疗养系统个性信息,在路径系统生成个性化疗养路径。疗养路径的执行等级分为严格执行和参考执行。康复疗养路径需要严格执行,保健疗养路径可以参考执行。

2.3.2 个性化疗养路径套餐 全自动套餐是路径设计的最佳状态,由系统根据基本信息模块和健康状况模块内容一键生成个性化疗养路径套餐。对于部分个性信息或保障项目过多过细,无法分门别类或量化分级全面覆盖,需要手工套餐作为自动套餐的有效补充。

2.3.3 个性化疗养路径执行 路径执行可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医生在疗养系统开具医嘱后护士执行。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执行规范、质量最高,但工作量较大。二是利用本院智慧疗养APP,通过手机推送个性化疗养计划和实施步骤,并附操作指南,由疗养员依照执行。此种方法简单高效,但要求计划解释详细、步骤实施简单、操作通俗易懂。疗养院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 模块化设计优点

3.1 解决人少事多的现实矛盾个性化疗养路径的模块化设计,通过对疗养过程各环节进行模块化和匹配组合,生成个性化疗养路径,既能实现个性化疗养的目标,又能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3.2 体现不同人群的个性特征模块化设计将不同人群的个性特征量化成个性模块,再通过模块的排列组合,能够最大程度体现疗养员的个性特征,为个性化疗养路径的制定提供准确而全面的个人信息。

3.3 满足各类疗养的保障需求模块化设计将各类疗养的保障需求量化成保障模块,通过与个性模块进行匹配,自动生成个性化疗养路径,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个性化疗养的多样化需求,使疗养服务更加精准和智能,让疗养保障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3.4 实现因人而异的疗养路径医务人员输入疗养

员各项个性模块信息后即可生成由保障模块组成的个性化疗养路径,既科学规范又方便快捷。疗养员根据疗养路径的具体疗养计划和详细实施步骤,按图索骥完成整个疗养过程,真正做到因人施策、对症下药。

4 路径设计注意事项

4.1 要简单易行对于年龄偏大、理解能力较低或执行力较弱的人群,考验路径设计水平,要求基本信息模块和健康状况模块设计简练高效,生活保障模块和健康保障模块通俗易懂。可以通过路径流程步骤的优化,结合健康教育指导疗养员对路径方案计划的理解、掌握和执行,使疗养路径得以顺利实施。

4.2 宜先简后全模块库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每个模块库的内容要齐全,选项要丰富,才能更好发挥个性化疗养路径的优势。运行初期,模块项目可能偏少,可以通过手工添加予以补充完善,运行中再根据疗养需求和承载能力进行动态调整扩充,最终形成完整模块系统。模块库的量化及标准化程度越高,科学性、规范性和操作性就越强。

4.3 需信息支持个性化疗养路径需要构建疗养路径模块化系统,并实现路径系统与疗养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可以通过本院正在推进的智慧疗养二期工程进行设计研发。

综上,未来疗养任务多样化与个性化是疗养医学发展的新趋势。疗养人群工作性质与工作环境的不同,年龄性别的不同,健康状况的不同,疗养保健或康复的需求也不同。千篇一律的疗养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高品质的疗养要求,只有个性化疗养路径才能最大程度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疗养需求。个性化疗养路径模块化设计,是实现个性化疗养的新思路,对于提升疗养保障水平,促进部队战斗力生成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疗养套餐健康状况
《加什么不要钱》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儿童套餐
婚姻是一份套餐
老了也要有尊严地吃饭 你家老人需要这套餐具吗
加强疗养期间疗养用房安全防护管理的经验
特勤疗养人员体检路径的构建与实施
做好军队团队疗养干部保健工作的做法与体会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