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队医院口腔医疗保障现状与思考

2021-03-26熊利峰唐晶晶段光锋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卫生机构口腔疾病分队

熊利峰,唐晶晶,刘 闪,段光锋

(1.联勤保障部队第991医院口腔科,襄阳 441003;2.海军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上海 200433)

口腔疾病发病率高,影响官兵健康和战斗力,提高军队医院口腔医疗保障能力对维护官兵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 军队医院口腔医疗保障现状分析

1.1 口腔医疗服务需求分析军队官兵多数处于18~35岁年龄段,龋病、第三磨牙阻生、牙龈炎、口腔溃疡等疾病高发,医疗服务需求量大。第三次全军口腔健康抽样调查显示,牙龈炎患病率为54.0%,龋病患病率为22.0%,智齿冠周炎患病率为13.9%,口腔黏膜病患病率为20.1%[1]。由于官兵口腔健康意识不强、军事训练任务繁重、基层不具备诊疗能力、驻地远离军队医院等各种原因导致官兵口腔医疗服务利用率低[2]。

1.2 口腔医疗保障能力分析军队医院实行新编制后,口腔科规模较小,在学科人才、技术能力、医疗设备上存在发展瓶颈,制约口腔医疗保障能力的提升。由于人员不足和口腔医疗设备的限制,口腔科只能开展牙槽外科、牙体牙髓病、口腔修复等一些常规口腔疾病的诊疗项目,口腔颌面外伤救治技术比较薄弱,与保障打赢的能力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1.3 口腔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一是官兵口腔健康意识亟待提高。大部分口腔疾病可以通过改变个人行为习惯进行预防,但由于口腔健康教育的普及率较低,广大官兵对口腔健康知识掌握较少,对口腔疾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未能做到早诊早治。二是基层口腔医疗保障能力严重不足。基层部队卫生机构尽管配备基本的口腔诊疗设备,但由于缺少专业人员而很少开展口腔医疗服务,官兵患口腔疾病后通常都到体系医院治疗,加之口腔疾病通常需要多次治疗,周期较长,影响正常的军事训练。三是医院和部队卫生机构协同保障不够。口腔医疗保障缺少医防协同机制,基层负责转诊,医院负责诊治,重治轻防,机构之间缺少合作互动,官兵的健康信息不能联通共享,未能构建起健康教育、预防、治疗、康复的整合型服务链条,影响整体保障效果。

2 外军口腔医疗保障的经验分析

2.1 重视口腔健康和口腔医疗保障鉴于口腔健康对整体健康的重要性,外军普遍重视口腔医疗和勤务保障,将其作为部队健康保护的一个重要部分。美军、德军、英军有独立的牙医部队和勤务管理机关,并在部队编设专职的口腔军医。美军在师(旅)卫生连的牙科队编设1名牙科医生和1~2名牙科医助,在一定区域内设置牙科连[3]。德军在卫勤部队卫生局设有牙医处,对口腔勤务实施组织领导,在基层卫生机构开设口腔门诊,要求军人每年至少进行1次口腔检诊[4]。英军设置有国防牙医部,开设187 个口腔门诊,有2 000余名口腔专业人员[5]。

2.2 构建基地保障与机动保障相结合的口腔医疗保障模式外军编配较多的口腔专业医务人员,美空军约每400名军人配1名口腔军医,德军和英军约每千名军人配置1名口腔军医[6]。外军从部队卫生机构到医疗中心、军队医院等各级医疗机构都编设专职口腔医师,形成较为完善的口腔医疗服务网络,官兵在驻地就能及时、便捷地接受医疗服务。此外,组建模块化的机动口腔医疗队也是多国军队的共同做法,平时可以为一定区域内的官兵提供巡回口腔医疗服务,战时可以实施快速支援保障。美军一支机动口腔医疗分队包括1名军医和3名助手,可以为2 000人提供紧急口腔医疗保健服务,在医疗中心和医院内通常编配若干个这样的口腔医疗分队[7]。英国海军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编设口腔医疗分队,平时大部分人员配置在医院,需要时迅速组成流动服务分队,还可支援舰船执行作战或远洋任务。德军的机动口腔医疗单元由2名军医、3名助手和其他勤务人员组成,可在2小时内展开口腔治疗单元[7]。

3 加强军队医院口腔医疗保障的思考与建议

新编制下基层部队缺少口腔专业人员的现状并未改变,军队医院口腔科编制压缩,但官兵口腔医疗服务需求却日益增加。针对口腔医疗服务供需矛盾突出的现状,借鉴外军有益经验,需要构建起医院、基层卫生机构、广大官兵共同参与,以口腔健康档案为纽带,融合健康教育、预防、治疗和康复为一体的医防协同的口腔医疗服务模式,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加强官兵健康教育 提高口腔健康素养针对官兵口腔健康意识不足的现状,基层卫生机构和医院要共同合作,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根据“知信行”健康教育理念,首先要使官兵掌握口腔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基础知识,进而使官兵树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观念,从思想上认识到口腔疾病的危害,最后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健康的口腔行为习惯,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在口腔健康教育中应由基层卫生机构牵头,医院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充分发挥好基层连队的作用,做到全员参与,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3.2 建立口腔健康档案 及时掌握健康状况由基层卫生机构和医院联合为官兵建立口腔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官兵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对口腔疾病进行早诊早治。建立口腔健康档案有助于医院了解官兵口腔疾病的发病规律,便于及时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为官兵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措施,同时可以为开展口腔疾病的科学研究提供第一手的临床资料,助力医院技术能力的提升。

3.3 提高基层服务能力 加强医防协同保障建立基层卫生机构和医院的协同保障机制。基层卫生机构是官兵健康的守门人,主要职责是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常规疾病的诊疗,医院具有技术优势,主要收治基层转诊的疑难病例,并帮助基层提高健康管理和常见病的防治能力。医院应通过接收进修生、下部队代职、示教等形式帮带基层卫生机构,为基层培养兼职口腔医生和士官,使其具备常见口腔疾病诊疗能力,这样既可以方便官兵就医,又可以减轻医院的服务压力。

3.4 组建口腔服务分队 提高支援保障能力按照我军机动卫勤力量建设的思路,以医院口腔科为基础,预编模块化的机动口腔医疗分队。每个分队编1~2名口腔医师,配2~3名助手,配备便携式口腔医疗设备。平时分队成员在医院工作,根据保障对象需求,定期到体系部队、小远散单位进行巡回医疗,为基层官兵上门提供医疗服务。在部队野外驻训、抢险救灾等活动中,机动口腔医疗分队可实施支援保障,并通过平常的医疗保障实践,增强应急保障能力,在战时能够实施快速支援保障,提升实战化保障能力。

猜你喜欢

卫生机构口腔疾病分队
吃饭老塞牙,小心口腔疾病找上门
临床预防干预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黄芩主要化学成分对口腔疾病作用的研究综述
伤情驱动在卫生分队演训中的初步探索
新编制下陆军信息通信分队保障能力评估模型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陆军分队战术决策问题研究
新时期人事档案对卫生政工队伍建设作用的研究
新时期人事档案对卫生政工队伍建设作用的研究
在上饶集中营女生分队的日子
北京市某远郊区乡镇卫生机构运行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