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治理视角下公立医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策略

2021-03-26陈柯羽董杰昌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人士抗疫公立医院

陈柯羽,董杰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

统一战线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法宝。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及“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1]。统战工作的本质就是解决人心问题、力量问题等重大战略问题,关系党和人民各项事业的成败[2]。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在明晰公立医院党委职责时明确提出“全面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做好统战工作”。上述文件均说明,公立医院做好统战工作是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必然要求[3]。迈向“十四五”,我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统战工作开展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开展统战工作的意义也越发深远。

1 公立医院加强统战工作助力新冠疫情防控的意义

2020年,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抗疫情并取得阶段性胜利,使得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得以彰显;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统一战线在防范风险、化解危机方面的独特作用也进一步显现。公立医院加强统战工作助力疫情防控的意义,主要在于:一是汇聚人才、凝集智慧。2016年,总书记与党外人士迎新春时提出:我国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可谓一个大智库。战胜疫情离不开人才聚集和科技支撑,医疗卫生行业尤其公立医疗机构更是汇聚一大批民主党派的专家学者、顶尖人才,能为抗击疫情时期的医疗救护、科技攻关、精准施策贡献智慧。二是集中资源、保障供给。抗疫就是战斗,若要前线战斗顺畅,后方必须保障有力。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在短时间内集中资源、保障物资供给、日常民生供应,必须发动民主党派人士、新社会阶层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归国留学人员等所有统战人士的积极性,本着自愿原则、群策群力,开展针对医疗救护、科研等方面的公益类捐助、反哺性回馈,调动一切可调动社会资源为战胜疫情提供支持。三是发动群众、稳定民心。总书记的“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这一科学论断已在若干事件中被证实。多国抗疫历程昭示着民心向背决定着抗疫成败。统一战线和疫情防控都具有人民性这一根本特性,决定统战工作可以助力疫情防控。一方面,统战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本质是团结,团结一切力量形成公立医院战斗合力;另一方面,统战人士身份超脱、立场客观,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可成为公立医院党委了解职工心声的重要联系人。特殊时期,协调处理好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能为公立医院防控疫情创造良好环境,助力抗疫[4-6]。

2 协同治理理论在现代中国语境中的解读和应用

21世纪以来,作为治理理论的子体系,协同治理及其相关概念在理论界受到广泛关注。协同治理理论主要研究系统中不同群体个体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或集体效应,意在通过自身内部相互协同、作用,为整体提质增效,是解决系统性复杂性问题的方法和构造各类体系的理论基础之一。有研究者认为,协同治理是我国公共事务治理的趋向,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助力[7]。古希腊语中的协同意为“协调合作”。协同治理在近代被认为是在公共危机出现时提高治理能力和效率的关键,在欧美学界多被运用于企业和联合事务的管理。在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大环境中,协同治理无论内涵还是外延方面都具有内在特点。首先,我国推进治理现代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快更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区别于西方是为了对民主治理模式进行修正补充;其次,在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是从提升治理方式和能力角度入手,在治理的主体和结构上和西方的治理概念有本质区别;同时,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协同性不仅在政府和社会间,也蕴含在政府层级和相关职能部门间,所以协同治理在我国是一个复合的概念[8]。胡建华等[9]认为协同治理的前提包括:各治理主体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平等协作关系;治理过程是有机连续的,且在此过程中,各种利益矛盾能够调和并可以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开展合作;各治理主体间有明确的权责机制和运行网络,共同应对各类公共危机。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本质是以政府为主导,非政府组织、企业和社会公众多方参与的多元共同治理机制。地方政府在其中发挥着统筹全局的作用,在促成治理体系的建立、协调各治理主体间的关系方面不可替代。

3 协同治理视角下公立医院加强统战工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策略

3.1 政治站位要高“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带领全院职工应对疫情时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全局的目光分析、谋划和布局抗疫工作,具体到统战工作中就是用平等协作的态度和统战人士缔结抗疫同盟,将统战人士作为抗疫战壕里最牢固的盟友。主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筑牢抗疫政治基础。加强公立医院党组织对统战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各项事业的保障,在公立医院就是进一步巩固院党委在医院的核心领导地位,全院在院党委的领导下时刻响应中央号召,思想同步、步调一致,聚焦重点工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4]。二是畅通统战人士抒情渠道。在2020年上半年抗疫攻坚时刻,全国人民抗疫热情高涨,爱国之情迸发。爱国无国界、爱国不分党派。很多公立医院统战人士捐款捐物、为国出力,都出于对祖国的一片赤忱。院党委应理解并重视其表达爱心、抒发情感的行为,适时地予以帮助、提供机会,充分彰显院党委的站位高度和宽宏气度[10]。三是给予统战人士建言献策机会。疫情期间,公立医院无论是对外援助还是内在运营都需要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的积极性,重视并酌情采纳统战人士的意见建议。对在医院抗疫过程中表现突出的统战人士予以表彰,给予统战人士归属感,鼓励其为特殊时期的医院管理贡献智慧[2]。

3.2 思想建设要深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然会给公立医院职工内心造成一定波动。例如:因确诊和疑似患者的激增导致院内医疗资源的短缺,及由此带来的医疗资源分配问题;因长时间、高负荷工作给医务人员内心造成的心理问题等。这些情况本身就涉及不同利益主体,解决好这些问题,兼顾不同利益主体的需求,需要统一战线的协助。统一战线的合作性和包容性,能够化解公立医院内部因疫情产生的负面情绪。让统战人士有自觉自愿调解矛盾、疏导身边人的负面情绪的意识,协同治理思想深入人心[11]。具体表现为,一是促进交流对话。院党委领导班子要适时寻找机会和医院统战人士交流思想,就医院抗疫部署、援助人员选派、工作推进难点、科研攻关堵点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交流思想、听取意见建议,无论是决策性协商,还是咨询性协商,彼此间坦诚相对,交换各自对抗击疫情的看法。这样,在特殊时期,才能从思想上彼此理解和支持,最大可能地确保职工理解和支持院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做到令行禁止。二是凝聚思想共识。疫情的突发性和严重性,是对公立医院内部治理能力的考验,无论何时,以民主党派人士为代表的统战人士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的好朋友、好参谋。其根本原因就是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始终和中国共产党有着思想共识,在抗疫期间,更应如此,这个共识就是——凝心聚力、共抗疫情。在这一共识下,万难皆可排除。在公立医院中,统战人士往往分散在不同医疗战线,大多专注深耕专业技术领域,公信力尤为高,服务党和医院的决策有不可估量的智力优势,能够为医院联防联控的落实凝聚力量。所以,在疫情面前,和统战人士达成思想共识,鼓励其当好抗疫的宣传者、政策的解释者,引导身边群众领会党对于人民群众的责任之心、呵护之心,用抗疫的生动事迹团结人、教育人[12]。

3.3 实践行动要实一家公立医院也是一个小型社会,用协同治理理论指引疫情时期统战工作的开展,就是要处理好和统战人士,尤其是和民主党派人士之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以明确的制度机制和运行网络维护好彼此间的友谊。将协同落“实”。一是日常制度建设要实。全院领导班子要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统一思想、坚决贯彻中央关于统战工作的指示精神。院党委应制定并完善医院的《统战工作制度》、《领导班子统战联系点制度》、《联系统战人士例会制度》、《党外人士培养制度》、《党外人士评优评先制度》等,明确统战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将统战工作内容纳入到党支部书记量化考核手册中,既使得统战工作有规可循,也督促党委、支部各层面重视统战工作的开展。二是日常组织建设要实。院党委把统一战线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党委领导班子每位成员联系一名统战人士,定期交流思想。同时,注重培训培养统战专员,指导医院统战活动的开展;注重与上级统战部门保持联络,争取资源,为统战对象提供展示的平台;注重支部层面对统战工作的重视,对于一些院党委传达的工作要求和重大事项,基层支部定期邀请所辖支部内统战对象参加组织生活,可采用线上微信群、钉钉,线下座谈等方式,引导其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2,10]。三是“战”时参与决策要实。抗疫期间,如果统战对象表达诉求得不到满足、表达渠道闭塞,不利于统战人士参与医院管理、献计于医院决策。所以,要把“战”时统战人士参与决策落到实处。为更好地搜集统战人士针对抗击疫情的意见建议,可以借助统战联系制度,借力“互联网+”技术,通过微信、钉钉、腾讯会议等多渠道,实现优势互补、拓宽表达路径,切实推进统战人士例会制度、提高院内疫情防控决策的科学性[2,6]。四是“战”时接受监督要实。有效的疫情防控监督机制,是疫情防控工作能够高效、稳步推进的重要保障。在此过程中,上下级间的监督、民主党派监督、公众监督和媒体监督都是非常有效的监督形式。就统战人士监督而言,历来是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和法宝。抗疫期间,将统战工作与医院工作全局结合起来,鼓励统战人士对疫情防控的医疗力量配置、重要物资调拨、捐赠物资使用等专项事宜开展民主监督,提升院党委班子的公信力和号召力[4,6,11]。

4 小 结

统一战线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和重要法宝,辅助我党夺取革命胜利,实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以,统一战线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全流程、各层面中也应发挥独特作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公立医院统战工作,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挖掘统一战线的能量,在群众发动、联防联控、疫苗注射等关键程序链中发挥作用,把统战工作放到推进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战略地位去审视,放到抗击疫情、维护医院稳定发展的战略部署中去定位,用协同治理的理念去构建公立医院统战工作体系,以丰富社会治理内涵、形成社会治理长效机制,是公立医院抗击疫情过程中统战工作应有的格局,最终能从站位角度、思想角度和行动角度一起发力,在医院内部营造群策群力的氛围、共画抗击疫情过程中最大的同心圆,为医院各项事业提质增效。

猜你喜欢

人士抗疫公立医院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智慧谷”搭建海外人士创新创业“新”桥梁
WHEELS IN MOTION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