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卫生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021-03-26王海英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托幼洗手液医务人员

王海英,石 桦,杨 楠

(1.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消毒供应科,青岛 266071;2.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质量管理科,青岛 266071;3.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药剂科,青岛 266071)

手卫生工作是医院、养老院及托幼等机构工作的重要内容,手卫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工作人员、幼儿、老人等人员的安全。有研究显示,病原体在医院、养老院及托幼机构内传播最重要的途径是通过手接触传播[1-3],手卫生是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最重要、最有效的简单措施[4],新制定的卫生行业标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已于2019年11月26日修订发布,于2020年6月1日开始实施,各医疗机构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依从性,但总体而言,手卫生的依从性仍然不高,成为感染管理的难题[5]。

1 手卫生现状

医务人员是患者在医院的最主要接触者,教师是幼儿在托幼机构的最主要接触者,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是老人的最主要接触者,手卫生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幼儿、老人的感染患病率。由世界卫生组织实施的一项对14个国家的55所医院调查显示,约8.7%的患者在其住院期间经历过医院感染[6],其中手卫生是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原因[7]。国外学者研究显示,病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为22%[8],国内有学者研究显示,18所医院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中三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最高,达32.4%,二级医院为24.2%,社区医院为 20.7%[9],可见三级医院的手卫生依从率高于二级医院,二级医院高于社区医院。医务人员总体手卫生依从率仅为26.3%,明显低于国内外相关调查数据[10]。临床内科医生和护士手卫生质量合格率分别为74.4%和82.8%;外科医生、器械护士和麻醉医生手卫生合格率分别为77.8%、87.5%和67.7%[11]。托幼机构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为50%[2],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仅为39.96%;手卫生依从性为57.76%[12]。

2 手卫生问题的原因

2.1 机构方面用人机构在管理和制度方面的要求并不完善,需进一步改善。如水龙头数量配置不足、缺乏非接触求手龙头、位置设置不合理,洗手液配置不足,缺乏洗手清洗效果监测等因素均对手卫生的推广造成局限。用人机构对手卫生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欠缺宣传及培训渠道,部分医院尤其是养老、托幼机构手卫生效果监测和手卫生依从性调查不到位,缺乏专职或兼职感染控制管理人员。

2.2 人员方面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关知识掌握不全面。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强度大、手卫生意识薄弱、缺乏慎独精神等原因,时常会忽略必要时刻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洗手。毕娜等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方式对三甲医院10名注册护理人员进行质性调查发现[13],虽然都可以很好地掌握正确的六步洗手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难以做到,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中护理人员的主观心理因素是主要方面,研究者将其归纳为“从众心理、自我保护及侥幸心理”等。另外工作人员对洗手液持有排斥态度,部分洗手液容易造成皮肤伤害,导致感染加剧及过敏等。

3 对 策

3.1 机构方面 管理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1.1 定期开展手卫生知识讲座及培训 院感知识培训时将手卫生知识纳入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该加强对养老院、托幼机构的手卫生宣传力度,定期落实手卫生效果监测、开展手卫生知识讲座,在必要及醒目的地方张贴相关提示语,将六步洗手法图片张贴在每个洗手池的上方等,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进行周期性监督和检查,通过定期培训及考核方式让工作人员对手卫生有全面了解,增加依从性,降低疾病发生率。

3.1.2 完善机构关于手卫生的各项规章制度 制度落实到纸上、落实到墙上、落实到实际行动上,用标准化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如果对其反复进行干预,但未取得明显的效果时,可结合实际工作尝试采用强制性的方法,将手卫生考核列入日常考核中,尝试与个人绩效挂钩,从而引起机构工作人员的重视。

3.1.3 保证洗手设施及洗手用物的充足供应 管理单位应增加洗手池的数量,改善质量,安装非触摸式的水龙头,并配备干手设备或一次性干手纸巾。使用肥皂时,一定要保持肥皂及皂盒的清洁与干燥,皂盒要定期清洗、消毒,并更换新肥皂。洗手池、房间门口、治疗车、走廊、诊疗桌等部位放置速干型洗手液,以便医务人员随时使用。速干型洗手液的品牌选择非常重要,对于不同品牌的洗手液要加强清洗效果监测,并按要求定期更换洗手液。

3.2 人员方面人员一定认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积极学习参加讲座,提高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正确使用干手设备及干手纸巾;洗手方法正确,采用六步洗手法揉搓时间不少于15 s,如手部脏,应冲洗干净后重新按六步洗手法揉搓,再冲洗干净;正确使用速干型洗手液,避免浓度及涂抹高度过高,造成二次污染;加强慎独精神,时刻严格要求自己。

3.3 特殊方法的使用

3.3.1 PDCA循环管理法 PDCA循环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有研究显示[14],在实施 PDCA循环法管理之前,手卫生执行率仅为24% ,在实施 PDCA循环管理4个月后,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提高到 66%。

3.3.2 神秘客稽查法 有研究显示[15],对手卫生行为进行考核,采用科室感染控制护士自查、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检查及神秘客稽查3种不同的调查方法,科室自查法、医院感染抽查法获得的依从率可虚高20.00%~50.00%,而神秘客稽查法通过隐蔽观察,数据真实,建议采用该方法评估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3.3.3 第三方调查的绩效考核法 有研究显示[16],某院2016年度实行手卫生绩效考核,同时邀请第三方(外院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对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4次匿名调查,并比较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的变化,结果证明第三方手卫生调查能有效降低手卫生过程中的霍桑效应,手卫生绩效考核有助于改进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3.3.4 信息化管理 微信小程序 有研究显示[17],采用微信小程序对血液病科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进行干预,干预后医师手卫生依从率由干预前的62.75%上升至干预后的83.93%,护士由67.35%上升至92.55%,实习进修人员由50.00%上升至80.00%,保洁人员由47.62%上升至69.09%,干预后血液病科患者医院感染率从干预前的17.25%下降至7.97%。

3.3.5 患者参与手卫生模拟方式 有研究显示[3]采用感控工作间手机APP,对门诊输液室护士进行四个阶段的手卫生依从观察。第一阶段无任何干预,第二阶段进行手卫生知识宣教,第三阶段模拟患者参与,第四阶段患者真实观察门诊输液室护士的手卫生情况,四个阶段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21.43%、44.27%、61.48%、82.88%,可见患者参与手卫生模式可以提高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4 小 结

医院、养老和托幼机构不仅应当给工作人员普及手卫生的相关知识,还应提高人员的手卫生意识,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将几种特殊管理方法应用到手卫生的管理中,达到改善手卫生现状的目的。同时,工作人员自身也应当提高素质,养成慎独精神良好的洗手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工作,将感染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猜你喜欢

托幼洗手液医务人员
新时期“托幼一体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你会选洗手液吗
0-3岁托幼机构开展的现状与分析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一种新型环保洗手液的制备
当心公共场所洗手液越洗越脏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
呼和浩特:幼儿不可私自带食品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