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境人员定点接诊医院的疫情防控管理

2021-03-26陶燕霞秦善春郭宏英杨又力李洪涛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病区传染病消毒

陶燕霞,宋 巍,秦善春,郭宏英,杨又力,李洪涛*

(1.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天津 300380;2.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医务部,天津 300380)

本文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简称空港医院)为例,从环境管理、患者管理、消毒管理、人员管理、制度管理和督查管理六方面进行介绍,并指出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其他入境人员定点接诊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提供建议。

1 环境管理

1.1 分区管理根据入境患者的情况,将患者分为三类:疑似新冠肺炎筛查患者、非新冠肺炎的传染病患者和普通患者。为此,分别设立三类患者的出入口、就诊检查及住院隔离区域。

1.1.1 门诊区域 门诊分别设置三个独立区域:①疑似新冠肺炎筛查患者:由1号门进入发热门诊诊区,内部设置独立的CT、B超和化验检查;②非新冠肺炎的其他传染病患者:由2号门进入独立的传染病就诊区域,内部设置独立的治疗室和抢救室;③非新冠肺炎的普通患者:由3号门进入综合门急诊诊区,内部设立内、外、妇、儿、五官科等,配备独立的抢救室、B超、放射检查、心电图检查、内镜检查、手术室、导管室、药房等辅助科室。

1.1.2 隔离病区 ①隔离病房八楼:收治非新冠肺炎的其他传染病患者;②隔离病房六、七楼:收治疑似新冠肺炎筛查患者;③隔离病房四楼:收治非新冠肺炎的其他医疗救治患者。其他楼层处于机动备用状态,随时可以启用。

1.1.3 通道设立 医院共设置7个通道门,1、2、3号门分别为三类入境隔离患者进入诊区的通道,4号门为红区工作人员的通道,5号门为物资转运的通道,6号门为绿区工作人员的通道,7号门为隔离患者出院的通道。

1.2 病区改造根据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对病区进行改造,主要涉及通风系统和区域隔离两部分。

1.2.1 通风系统改造 在每个病房内安装排风扇,使病房与外界形成微负压。同时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将新风系统关闭。本院每个病房均使用独立的风机盘管,故各区域均可打开空调系统调节室温。

1.2.2 严格落实区域划分 按照《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1],门诊和隔离病区的建筑布局遵循“三区两通道”原则,保障工作人员、患者和医疗废物转运的通道不交叉[2]。此外,每个病区均加装可双向开合的传递窗,方便物品的传递。

1.3 严格路线划分将医院内所有通道分为污染和清洁通道,用红色(污染)和绿色(清洁)标志进行区别,予以警示,两通道不存在交会和重叠;污染通道主要用于标本转运、疑似或确诊患者转运、医疗废物转运等,清洁通道主要用于清洁物品的转运,职工上下班等。为三类患者分别设定专门的入院、检查、出院通道。

2 患者管理

2.1 患者分诊管理患者来院前,医务部会收到患者的就诊台账,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航班信息、体温、症状、核酸和抗体检测结果,根据台账初步判定患者就诊区域,通知相应区域工作人员做好准备工作。患者来院后,工作人员核对就诊信息,并进行预检分诊。

患者存在新冠肺炎疑似症状或抗体阳性,从1号门进入到发热门诊就诊,完善检查后,由专人将患者按照指定路线送至隔离病房六、七楼进行单间隔离。

患者无新冠肺炎疑似症状且抗体阴性,存在其他传染病,如疟疾、登革热等,由2号门进入传染病诊区,排除传染病的患者由3号门进入综合门急诊诊区。

2.2 患者住院管理隔离病区内的患者均实行单间隔离;禁止患者擅自离开病室,需要外出检查的,由专人引导;禁止预订外卖,由本院食堂提供配餐;禁止探视,原则上不设陪护,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规定只能有一名固定陪护者,陪护与患者共同居住,且由乘坐同一班机归国的人员负责,禁止境内人员进入隔离病房陪护。

3 消毒管理

3.1 放射检查仪器消毒为患者进行放射检查的仪器严格执行“一人一检一消毒”。

3.2 环境消毒各区域设置专人,负责日常的环境消毒工作;成立专业的消杀队,负责环境终末消毒工作。并做好消毒记录,定期对环境进行核酸检测。

4 人员管理

4.1 人员排班本院实行的是“1+2+2”的排班制度,即绿区工作一周,红区工作两周,隔离两周。要求红区工作和隔离期间均在驻地公寓休息,禁止前往其他区域,工作人员每日监测体温,14天隔离期满,未出现发热和(或)新冠肺炎疑似症状,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即可到绿区工作。

4.2 人员培训开展全员培训,做到人人覆盖,人人知晓。培训内容包括消毒、隔离、防护基本技能,以及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流程等,同时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开展专项培训,重点加强对后勤保障人员的院感防控知识培训。

4.3 人员防护制定《空港医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同区域工作岗位或操作个人防护标准》,指导工作人员科学合理使用防护用品。患者进入医院须全程佩戴口罩,病区护士负责每日对陪护者的个人防护(隔离衣、防护口罩、一次性帽子、鞋套等)进行监管,每日对其健康状况进行监测。

4.4 人员健康监测

4.4.1 体温监测 工作人员进入医院时在门卫保安处测量体温,进入科室后再次测量体温,每日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4.4.2 核酸检测 对全体工作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筛查。

5 制度管理

制定《空港医院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防控制度》,重点涵盖工作人员管理和防护制度、消毒制度、隔离病室管理制度、职业暴露处置流程、患者就诊流程、标本转运流程、尸体消毒流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等,同时根据区域性疫情的不断变化,及时增加相关制度或调整相关内容,累计制定50余项制度。

6 督查管理

6.1 科室督查门急诊和各病区护士长负责管辖区域各项感控措施的监督落实。门急诊和各病区分别设立一名感控监督专员,负责对工作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每隔两小时对红区内工作人员的防护装备进行检查,发现佩戴不规范的及时纠正,降低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督促相关人员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6.2 医院督查成立新冠肺炎医院感染专项督导组,督导组每日进行检查,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督查过程中会有纪委的相关人员进行监督,对于未在规定时限完成整改的负责人,或者科室里反复出现类似问题的,给予处分。

7 存在问题

本院在收治入境隔离患者期间,也存在一些问题。作为普通综合医院收治经呼吸道传播疾病,防冶疾病传播存在一定困难,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很多区域的空调和新风系统被迫关闭,造成局部区域温度失衡,存在安全隐患。建议今后综合医院在新建、改建和扩建时,充分考虑“平战结合”,将医院感染控制理念融入其中[3-4],合理布局施工,病区、诊区的空调和新风系统独立设置,为今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快速转换为“战时”状态,满足收治患者的建筑要求[5]。此外,医务人员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较为薄弱,成为疫情防控工作的短板[6],建议将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作为医务人员日常专业考核项目之一,同时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传染病的防控水平。

猜你喜欢

病区传染病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