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高原地区女性月经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2021-03-11霍运洁张登城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30期
关键词:正常率月经周期经期

霍运洁,张登城

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藏 拉萨 850000

月经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规律月经的出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标志[1-2]。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生殖健康是女性健康的核心问题[3]。目前,全球女性生殖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在女性生殖健康问题中,月经问题被认为是女性尤其是青春期女性最重要的问题[4-5]。随着生活的改善和全民健康意识的增加,开始更加注重女性健康[6-7]。 女性内分泌系统较脆弱,易受心理和外界因素影响,导致激素水平紊乱和月经周期的异常[8-9]。 女性月经正常与否与环境因素、营养因素、自我保健行为有密切关系[10]。 相关报道表明高原地区女性激素水平略高于平原地区,同时初次进入高原地区的女性也会因为环境的过度“刺激”,而出现内分泌紊乱现象[11]。 高原地区紫外线强度、温湿度和氧气含量与平原地区差异较大[12],该调查旨在了解2021 年1 月生活在西藏高原地区1 年及以上的成年女性月经现状及一些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西藏地区女性保健宣传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年龄在18~50 岁、 在海拔高度≥2 000 m 的西藏地区连续居住满1 年及以上的女性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2021 年1 月21 日通过网络发放,由每位符合调查条件的研究对象按照问卷要求逐一填写,2021 年1 月31 日问卷收集截止。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3 个方面:①女性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年龄、民族、生育状况、 在西藏高原地区的生活年限及生活的海拔高度;②女性月经现状调查,包括月经周期、经期持续天数、痛经情况;③特征性问题调查,包括睡眠时长、目前是否患有妇科疾病等。

1.3 观察指标

参考《新编实用妇科学》[13],月经周期:25~38 d 为正常,25 d 以下或38 d 以上或无规律为不正常。经期持续天数:7 d 及以下为正常,超过7 d 或无规律为不正常。痛经情况: 经前期或经期轻微下腹部胀痛为轻度;疼痛较剧烈,但能坚持学习者为中度;疼痛剧烈,有时伴恶心、呕吐等症状,需卧床休息,影响学习和生活者为较重度;小腹疼痛难忍,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采取止痛措施无明显缓解为重度。 有一项及以上不正常者视为月经失调。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该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220 份。其中藏族92 名,占41.8%,非藏族128 名(汉族120 名,其他民族8 名),占58.2%;年龄在18~30 岁的97 名,占44.1%,30~50 岁的123 名,占55.9%;调查对象来自西藏自治区各地市,生活在2 000~3 000 m 海拔地区的22 名,占10.0%,3 000~4 000 m 海拔地区的182 名,占82.7%,≥4 000 m 海拔地区的16 名,占7.3%。

2.2 调查对象月经现状及民族差异比较

对220 名调查对象月经现状进行分类,220 名调查对象月经周期正常率为65.0%,其中藏族女性月经周期正常率为56.5%,非藏族女性月经周期正常率为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6,P<0.05);220 名调查对象的经期持续天数正常率为95.0%,其中藏族女性经期持续天数正常率为96.7%,非藏族女性经期持续天数正常率为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6,P>0.05);220名调查对象的痛经发生率为76.4%,其中藏族女性痛经发生率为76.1%,非藏族女性痛经发生率为7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7,P>0.05)。 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月经现状及民族差异比较

2.3 月经失调者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对220 名调查对象进行月经失调与正常人员分类,其中月经失调女性185 名,占84.1%,正常女性35 名,占15.9%。分析发现调查对象中月经正常女性和月经失调女性在西藏高原地区不同生活年限和生育状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6,P<0.05;χ2=4.203,P<0.05);在不同年龄、民族、睡眠时长、目前是否患有妇科疾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月经失调者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该次调查结果显示,220 名调查对象中藏族女性月经周期正常率(56.5%)明显低于非藏族女性月经周期正常率(71.1%),藏族女性经期持续天数正常率(96.7%)略高于非藏族女性经期持续天数正常率(93.8%),一定程度上说明生活在西藏高原地区的藏族女性与非藏族女性在月经现状上是存在差别的,这可能与饮食习惯、长期的生活环境等因素相关。 近年来,我国对女性大学生的痛经状况调查较多,对女性的整体痛经状况调查很少。从痛经发生率来看,该次调查发现生活在西藏高原地区的女性痛经发生率为76.4%,与梁雪迪等[14]、唐海英[15]、吴晶晶[16]对女大学生的痛经情况调查研究结果相似,痛经发生率分别为77.7%、76.8%、78.5%,说明高原生活的成年女性与内地生活的女大学生痛经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正常月经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及靶器官子宫内膜对性激素的周期性反应,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会导致月经失调甚至闭经[17-18]。该次研究分析发现,女性在西藏高原不同生活年限和生育状况是影响女性月经失调的相关因素,在高原地区生活年限<10 年、未育的女性出现月经失调的概率高于在高原地区生活≥10 年、已育的女性。 分析认为,可能由于高原环境气压、氧含量、湿度均较低,会影响到刚进入高原生活的女性的睡眠质量、日常运动量、情绪等各个方面, 高原生活年限较少的女性还未完全适应环境变化,较易导致月经失调;而已经生育的女性可能每天要照顾子女,生活作息规律,更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月经失调率比未生育的女性低。 叶东平等[19]在研究中指出高原环境空气稀薄、严寒缺氧、日光辐射强、气压和氧分压低、气候寒冷、异常干燥的恶劣气候等,对人体循环、呼吸、心理、内分泌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行良好的心理调控,提高思想素质,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可能会在短期内得到改善。 基于该研究结果,建议在高原生活的女性要调节好心态、合理膳食、规律作息、健康生活,可以通过制氧机、加湿器等仪器设备适当改善在高原的生活环境,促进女性健康。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月经失调与不同年龄、民族、睡眠时长、目前是否患有妇科疾病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聂根培[20]的研究结果月经不调的病因主要有器质性病变以及生存与生活状态两方面,其中器质性病变包括子宫发育不全、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急慢性盆腔炎等,生存与生活状态包括情绪因素、吸烟酗酒、过度疲劳、减肥节食和药物滥用等存在不同,尚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该次研究仅从女性月经周期、经期持续天数、是否痛经3 方面对生活在西藏高原地区的女性月经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未对经血量、经血颜色等进行调查分析,且样本量较少,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该次研究未对调查对象进行饮食等方面的生活习惯、情绪因素和职业因素等调查分析,导致该次研究女性月经失调的影响因素分析较片面。后续研究需要完善问卷,增加样本量,进一步探讨分析西藏高原地区的女性月经现状和月经失调的影响因素,为在西藏地区开展女性保健宣传工作,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正常率月经周期经期
经期不适需调养,准确辨证药食疗
女性怎么知道自己即将绝经
女性经期出现3种情况可能是早衰了
经期如何穿衣
经期综合症来袭需要多喝水吗
“十三五”全国续建新建机场74个航班正常率力争达到80%
来例假不能洗头?经期洗头到底伤了哪儿?
2014年我国航班正常率仅六成
月经周期短,绝经就会提前吗
乳腺癌什么时候手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