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在肾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预防中的效果分析

2021-03-11刘龙波李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30期
关键词:肾内科医护住院

刘龙波,李梅

1.京山仁和医院肾内科,湖北 京山 431800;2.京山仁和医院呼吸内科,湖北 京山 431800

肾内科患者往往伴有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加之免疫功能降低、接受侵入性医疗操作等,极易发生医院感染,而医院感染不仅会影响原发病治疗效果,延长住院时间[1],也会增加患者身心负担,降低生活质量,故必须关注肾内科住院患者住院安全问题。 有报道指出,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医生、护士间相互扶持、相互配合,能够进行合理、科学的分工,有助于降低肾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风险[2]。基于此,该文选择2020 年6月—2021 年6 月接诊的120 例肾内科住院患者,就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肾内科住院患者的效果及对预防医院感染的作用展开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接诊的120 例肾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 例)、对照组(60 例)。 对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35 例、25 例;年龄26~77 岁,平均(51.7±11.8)岁;小学及以下11 例、初中13 例、高中18 例、专科及以上18例。 观察组:男女例数分别为31 例、29 例;年龄29~78岁,平均(52.4±11.5)岁;小学及以下10 例、初中14 例、高中16 例、专科及以上20 例。 纳入标准:①均住院治疗;②沟通、认知能力良好;③知晓研究活动,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因感染疾病入院者;②行化疗治疗者;③住院时间不足48 h者;④拒绝参与研究者。 两组基本病例资料(性别及文化程度分布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医护管理模式):于患者入院后,住院医师常规问询患者病史、基本资料等,且查体、开具医嘱,之后依据医院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查房,而护理人员则需结合医嘱展开用药、饮食等常规护理工作。

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①组建小组:选择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工作时间长、合作能力强的医护人员组建医护一体化管理小组,每季度组织1 次考核,结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展开针对性培训,每次培训2 周,借助考核-培训-考核的形式帮助小组成员学习、掌握、应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期间注意促进医护人员间沟通、交流,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②制订方案:医护人员结合医院特点、患者情况确定医护一体化护理方案,再由护士长、 科主任带领不同管理小组管理固定床位,全面负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防治工作,其中护理人员重在完善患者基本资料、评估感染风险等,医生重在检查、评估住院患者生命体征、临床症状。③共同宣教:医护共同进行感染风险、疾病知识、注意事项等健康宣教工作,强调针对不同感染风险因素采取差别化防护措施的重要性,提升健康教育质量。 ④共同查房:医护共同查房,做好患者安抚、病情沟通等工作,同时动态监控患者体征及病情变化状况,减少突发情况。另外,医生还需结合护理人员汇报的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而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期间也需重点关注患者排便、切口、呼吸道等潜在感染隐患。⑤加强配合:一方面,护理人员应当积极向医生请教预防医院感染的技巧及知识,增强防护意识,同时结合病原学监测结果,做好通风换气、消毒杀菌、喷洒消毒剂等工作;另一方面,医生也需减少医疗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药物。 ⑥定期总结:每月向管理小组汇报1 次管理效果,提出工作中的问题,集体讨论解决,且将优秀管理建议融入肾内科管理制度,同时反复强调医院感染的危害,增强医护人员预防感染意识,确保患者住院安全。

1.3 观察指标

将感染情况、健康调查简表(36-itemshort-form,SF-36)、患者满意度、患者依从程度、住院时间作为观察指标。(1)感染情况:统计感染部位(下呼吸道、胃肠道、上呼吸道、泌尿道),计算总感染率[3];(2)SF-36:选取“情感职能(role-emotional,RE)”“生理机能(physiological function,PF)”“一般健康状况(general health,GH)”3 项评价因子,用于判断全部病例生活质量,单项100 分,随着评分降低,生活质量降低[4];(3)患者满意度:以调查问卷形式,了解患者对不同管理模式的满意程度,问卷涵盖操作技能、服务态度、安全管理、责任意识4 个角度,单项25 分,满意度高则评分高;(4)患者依从程度:①不依从:多数情况下不遵守医护措施;②部分依从:偶尔不遵守医护措施;③完全依从:严格遵守医护措施,总依从率=部分依从率+完全依从率[5];(5)住院时间:统计且记录。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感染情况分析

在感染发生率方面,观察组(6.67%)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感染情况对比[n(%)]

2.2 两组SF-36 分析

干预前,组间RE、PF、GH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RE、PF、GH 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F-36 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SF-36 对比[(±s),分]

组别时间RE PF GH对照组(n=60)观察组(n=60)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t 值组间干预前后P 值组间干预前后62.61±6.80 68.76±10.49 62.09±6.54 74.33±9.97 0.427/2.981 0.670/0.004 60.33±5.45 65.62±7.37 60.67±5.31 71.36±7.83 0.346/4.135 0.729/<0.001 61.56±6.84 66.47±8.65 61.74±6.27 72.66±7.12 0.150/4.279 0.881/<0.001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分析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操作技能、服务态度、安全管理、责任意识)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s),分]

组别操作技能服务态度安全管理 责任意识对照组(n=60)观察组(n=60)t 值P 值19.23±1.78 22.65±1.05 12.819<0.001 19.16±1.42 22.80±1.31 14.594<0.001 18.52±1.37 22.98±1.26 18.561<0.001 18.04±1.70 23.12±1.14 19.224<0.001

2.4 两组患者依从程度、住院时间分析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依从程度更高、住院时间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依从程度、住院时间对比

3 讨论

肾内科主要收治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等患者,受住院时间(医院内细菌复杂且多,若不加强隔离、消毒处理,随着住院时间延长,感染风险提升)、抗生素使用不当(容易提升耐药性,增加病菌侵袭感染概率)、年龄(老年患者因免疫力减弱、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器官功能减退、活动量少、消化功能弱等,容易受病原菌侵袭)、侵入性操作(如留置导管、深静脉置管等,容易破坏机体屏障作用,减弱抵抗力,提升感染风险)等因素的影响[6-7],极易出现医院感染。医院感染通常是指住院期间出现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外科伤口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等[8],由于医院感染会严重影响原发病疗效,增加患者医疗负担,故临床强调积极预防肾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

该次研究表明,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肾内科住院患者有较好效果。①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是新型病区管理模式[9],强调突出医护间的整体性、协作性,现被融入延续治疗模式、家庭医生模式等,该种管理模式改变了以往医、护、患三方分离的情况[10],通过医护共同参与患者治疗、护理过程,能够加强医、护、患三方沟通、交流,提升管理效果。 该次在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结果显示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少(P<0.05),可能是因为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将以往医护工作界限模糊化[11],改变传统僵化、呆滞的医护关系,要求医护共同负责患者安全问题,所以双方能够实现思想同步[12],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及安全;同时该管理模式强调团队协作,也能实现医护互补,所以能够减少感染事件,缩短住院时间。 ②以往医护分开查房,且仅由护理人员进行健康宣教,医生只需解答患者疑问,若是双方解答不一致,容易使患者产生疑虑,降低依从性,或是可能因未及时解答而引发医患、护患纠纷[13]。 当采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时,由医护共同查房、共同宣教,既能及时消除患者疑虑,也能促进医、护、患三方交流,有助于消除医患、护患隔阂[14],赢得患者信赖,加之出现工作疏漏后双方承担责任,亦能增强责任心,减少互相推诿现象,增加患者依赖感、信赖感,提升满意度及依从性,因此,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患者依从程度更高(P<0.05)。 ③肾内科住院患者生活质量与住院时间、病情转归、人文关怀、年龄等因素有关,常规医护管理模式下医护关系僵硬,缺乏充足的沟通及交流,难以全面、系统地防范院内感染,而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医护共同宣教,能够促进医、护、患三方交流[15],提高医护协作效果、患者配合程度,营造和谐、轻松病房氛围,同时通过组建小组、制订方案、定期总结等,能够确保管理质量,减少感染事件,保障患者安全,通过加强医护配合,则能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缩短康复进程,均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故观察组SF-36 评分更高(P<0.05)。

综上所述,由于在肾内科住院患者中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既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也能提高患者配合度、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肾内科医护住院
妈妈住院了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内科的应用分析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能级对应原则在肾内科护士分层次使用中的应用
肾内科医生:我们为什么建议每个人做尿检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