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语文核心素养,落实复述训练策略

2021-03-08李玉仪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育人价值教学策略

李玉仪

【摘要】复述作为中小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能使学生提升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从一至六年级统编版教材的安排发现,统编版教材十分注重对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为了让复述教学有迹可循,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为例,从梳理文脉、借助支架、提取关键三个方面探讨育人价值视野下复述训练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育人价值;复述训练;教学策略

复述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课本要求下,学生借助言语材料和表达能力,将文本教材内容中原有的逻辑结构打破,按照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课文内容进行重新编排的说与写相结合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在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教材编排特点思考

纵观教材,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复述分为三种类型:详细复述、简要复述以及创造性复述。

四年级语文教材中,复述的训练主要集中在四年级上册中第四单元和第八单元。下表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和第八单元的编排:

第四单元的课后练习则从不同角度对复述训练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第八单元的“交流平台”则对简要复述的方法进行梳理总结,复习巩固。此单元着重训练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对课文进行简要的复述。

从以上对四年级语文教材中复述训练培养的分析,不难发现本册教材的复述目标从详细复述逐步转向简要复述、按顺序进行复述,符合中年级学生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特征。由于跨度大且复述的故事篇幅长、情节复杂,教师应遵循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学生多角度反复练习。

二、复述训练中的育人价值内涵

育人价值是语文教学的逻辑起点。《“新基础教育”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指导纲要》提出 :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在于借助学生各项语文能力的形成,其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工具三个角度挖掘。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复述训练主要集中在“神话单元”以及“历史故事单元”,其复述训练的育人价值从教学内容来看则是展开想象,精神传承。神话故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神秘而丰富的想象力和神奇的故事情节。在学习神话和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在惊叹神奇浪漫的故事情节以及丰富想象力的同时,通常会透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去感悟这些主人公身上美好的品质,从而自觉地接受这种精神品质的熏陶,激起身上的责任感、使命感。如《精卫填海》中炎帝神农氏女娃游于东海,溺于水中,她担心后人也会被汹涌的海水所伤害,于是她从西山衔来树枝和石头,致力于填平东海。学生在学习精卫不畏艰难、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精神的时候自然会被精卫的精神所折服,不知不觉间就会启发其百折不回的坚强意志。同时,神话与历史故事都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是我国的历史发展和文明演变的象征。通过两者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走近中华文明的源头,更加理解中国历史文化,更加了解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如《纪昌学射》中纪昌为了学射箭日以继夜、坚持不懈地学习基本功也彰显了中国传统民族精神,使学生受益匪浅。

三、复述训练教学策略的选择

神话和历史故事作为常见而又典型的故事类文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文本特征和记述要素来进行过程设计和策略选择,让学生在读懂故事中感受人物形象,体验作者赋予人物的情感从而根据教师或课后要求将看到或听到的内容作为口头或笔头进行详细、简要或创造性的复述,通过此方式开发复述训练教学的育人价值。

(一)梳理文脉,为复述提纲挈领

复述课文不是机械背诵文章,复述的前提是学生要对该文章的内容有所理解,要求学生在了解文章大意、读懂句子的基础上展开,否则学生只是在机械照搬课文。因此,在复述课文之前,教师要带领学生梳理文章脉络,把握课文的大意,再品词析句,感悟文本语言,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课文的复述。

如,笔者在执教《盘古开天地》时,让学生先回顾所学过的概括课文的方法,再让学生梳理故事的起因:宇宙混沌,盘古沉睡;经过:盘古开天辟地、顶天立地;结果:盘古化身万物。通过多种方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从教学方法开发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旨在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以及小组合作互学梳理文脉,从把握故事内容起步,从文体特征出发聚焦该篇课文中神奇的情节进行体会,为课后的复述训练作下铺垫。最后还引导学生勾画出自己感到神奇的情节,边读边想像画面,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像,体味夸张并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以此使学生头脑中再现的盘古开天地的伟大场景。

只要理清文章的脉络,学生就能在脑海中对文章的大意形成网络系统化的理解,并借助言语材料和表达能力,将文本教材内容中原有的逻辑结构打破,按照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课文内容进行重新编排,这样就能高效达到复述训练的目的了。

(二)借助支架,为复述辅翼佐助

插图是语文教材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直观、最便捷的重要支架,利用好课文中的插图有助于教者和学生挖掘和补充课文内涵。部编版四年級语文教材中第四单元和第八单元都有非常直观性的插图,充分利用不仅能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感染力和加深印象,而且是学生复述时梳理文脉的依据。

如,《盘古开天地》课文的上方插图以连环画的方式描绘了盘古混沌中沉睡、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身万物的过程,形象化地展示了神话故事的内容,给予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扶手。在复述前,我们利用插图代讲,不仅能优化插图的作用,使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盘古高大以及雄伟的形象,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课文插图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其存在可以让学生感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主旨,对整体感知和感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在复述训练教学中,教者要善于挖掘课文资源,提升插图对复述的利用率。

(三)提取关键,为复述丰盈内涵

梳理文脉只是为复述提纲挈领,让学生对所需要复述的文章有一个大致的框架,这是复述的基础。但是若只是将文章的大体内容讲出来,而故事情节的叙述并不生动,那复述训练的目的也只是达到一半。因此,在对文章的情节进行主次区分,重点复述主要情节,省略次要情节的基础上,为了让复述的内容更有声有色,教者在进行复述训练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对故事的情节提取关键词,使这些关键词成为复述过程中开展学生想象力的要素。

我校苏老师在执教《普罗米修斯》时,在引导学生明晰每段的主要内容后,根据每段主要内容,划出与“盗”密切相关的词语,有框架的引领后,还有关键词对故事情节的补充,使学生的复述变得更加生动具体。

总之,复述是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的内容进行言语材料的重组,是小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本册教材的复述目标从详细复述逐步转向简要复述、按顺序进行复述,符合中年级学生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特征。语文课堂中应该重视复述训练,引领学生感受表达的精准、探寻表达的精妙, 从而增长学生的言语智慧。

参考文献:

[1]李政涛,吴玉如.“新基础教育”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指导纲要[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2]李政涛.“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第三辑)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及其开发[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3]吴玉如.“中小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与实践”[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4]许嘉艳.聚焦语文核心素养 落实复述能力培养——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复述教学策略探究[J].新教师,2020(3):60-61.

[5]周海燕.浅谈小学语文课文复述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4(08):27+29.

[6]王晓芳.小学语文复述教学的策略探寻[J].中国校外教育,2013(34):134+140.

[7]吕婷.有效训练复述,提升语言素养——以《郑和远航》为例谈复述教学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7(15):41-42.

猜你喜欢

统编版教材育人价值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统编版教材的课堂提问技巧探索
统编版教材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的“四梁八柱”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聚焦教材“切入点”层层推进语用力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论音乐剧走进中小学音乐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幼儿园规则教育的价值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