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聚集视角下西安大唐不夜城城市历史文化特色街区的发展

2021-03-08张稚敏西安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32期
关键词:大唐西安特色

张稚敏 西安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构建历史文化特色街区是促进文化导向型城市焕发新活力的重要一环,西安大唐不夜城作为现象级文化网红街区,对其他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街区的构建和发展有着巨大的示范作用。文章将初步构建影响城市历史文化特色街区的产业集聚指标体系,选择可能会影响文化旅游产业聚集的六个区位因子,对之进行定量分析,通过GMM回归分析,分析影响因子与产业集聚度的线性关系,最终发现促进城市历史文化特色街区良性发展的因素。

大唐不夜城是西安市的网红街区,西安的城市会客厅,共85万平方米。大雁塔北广场展出的《再回大雁塔》水舞光影秀,开元广场的《再回长安》主题演出,以及展示盛唐经济、文化、民族融合等八个主题的沉浸式演出,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月均客流量10万余人次,年接待市民游客量达1亿人次以上,2019年整体营业额突破百亿大关。同时在短视频平台的加持下,催生出了“不倒翁小姐姐”“敦煌飞天”等一大批网红,仅2019年其短视频的播放量就累计达23亿次,成为红遍全国的现象级文化IP。

文献综述

产业集聚是指若干特色主导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具有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发展特点。目前学界对产业集聚方面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长三角等经济开发区、三大产业以及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区域经济研究,关于文化产业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在历史文化旅游产业集聚与集群培育方式、方法以及途径上,目前国内外学术研究还缺乏较多关注。

大唐不夜城作为现象级文化网红街区,相关研究比较多,方法多样,研究成果丰硕,仅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就有60余篇。目前关于大唐不夜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文化、传播和文旅方面,其中建筑方面研究最多。从空间体验角度,研究商业步行街外部公共空间环境营建,构建“商+文旅娱”的空间布局模式。

以文化为切入点,从街道的功能、类型、空间构成和设计方法等方面入手,探索唐文化元素在都市街道景观设计中的体现;从城市夜景景观的影响因素、特征和构成要素等相关理论入手,具体分析不夜城夜景景观设计的特点;基于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城市雕塑和街区雕塑空间等概念,着眼西安大唐不夜城雕塑设计的尺度、手法、材质和色彩,从功能划分、空间布局、空间序列进行整体分析等。

总的来说文化视角的研究比较多样:基于新文化地理学视角,从消费空间的城市景观、商业经营和消费主体这三个维度,详细解析了大唐不夜城的形成;从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一体理论出发,从过程性公正、结构性公正、人本性公正三方面,评价大唐不夜城消费空间的公正度等。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基于空间生产理论视角,从权力、资本、文化维度,提出城郊大型文化产业园的优化建议;考察历史街区行人和自行车交通特性,构建历史街区慢行交通服务水平指标体系和慢行交通服务水平评价模型。

从网红街区地下空间的分层设计、停车空间共享、停车共享的管理以及空间环境品质优化四个方面,阐述了城市综合街区地下停车设施共享利用的设计策略;运用以社会力模型为基础的计算方法,分析西安大唐不夜城的密集人群行为特性,并考虑景区设计、时间状态等不同情境,进而提出景区密集人群的安全管控方法等。

综合以上研究,发现对大唐不夜城的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文化、传播和文旅方面,鲜少进行产业聚集层面的分析,表明文化旅游业集聚与集群研究还没有得到学界的足够重视。基于此,文章将对构建影响历史文化特色街区的产业集聚指标体系,选择可能会影响文化旅游产业聚集的6个区位因子进行定量分析。通过GMM回归分析,分析影响因子与产业聚集度的线性关系,最终提炼出影响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和产业聚集的相关因素。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文的主要数据来源于《西安旅游业统计年鉴》《2019-2020西安游客大数据分析报告》《2020第三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和《西安大唐不夜城项目运营报告》等。文章主要采用动态广义距估计(GMM)方法,考察可能会影响文化旅游产业聚集的6个区位因子:旅游资源禀赋、客源市场情况、交通区位、旅游产业链协同作用、旅游产业集群和政府的政策支持。

旅游资源禀赋

产业地理积聚中,自然优势聚集力是占最大优势的影响力。文化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非均衡发展,同时旅游资源具有不可移动性,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造成的吸引力也不同。历史文化资源拥有巨大吸引力,可以促成旅游文化产业的大幅度集聚,形成特色产业集聚。

千年古都西安是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有悠久的历史沉淀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绝佳的自然资源,大唐不夜城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大唐不夜城南北长2100米,东西宽500米,以千年古都的历史文脉和文化为轴线,建有大雁塔广场、贞观广场、玄奘广场、新时代广场四大广场,陕西大剧院、西安音乐厅、太平洋电影城、西术馆等四大文化馆,再加上大唐佛文化、大唐群英谱、贞观之治、武后行从、开元盛世等五大文化雕塑共同构成了亚洲规模最大的雕塑景观街区。大唐不夜城以盛唐文化为主线,不仅充分体现出盛唐文明的多样性,凸显了西安的城市精神和文化意象,同时兼具现代都市文化、世界各国文化互通交流的多样化集合形态,可谓自然旅游资源禀赋非常高。

客源情况

文化旅游街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人流量大的地区,而依托巨大的客源市场发展,也正是文化旅游产业集聚的重要考察标准之一。根据《2019-2020西安游客大数据分析报告》,2019年西安旅游总人次达2.6亿,同比增加38.6%。根据携程发布的最新《2020中秋国庆假期旅游大数据报告》数据显示,西安是仅次于北京的第二假期热门旅游目的地;陕西省在2020年十一黄金周内共接待游客4224.38万人次;在全国省市景区的预约人数中进入前十,除上海、北京作为两大人气最高的景区外,陕西旅游人气在统计中也再创新高,以上数据无不显示出西安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

交通区位

西安交通资源丰富,公交、地铁、出租车、网约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组成了大众出行网络。截至2020年12月,西安地铁运营线路共有8条,运营里程长度共计244.31千米,日均客流量160万人次左右。高德地图、国家大数据信息中心、清华大学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共同发布《2020第三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西安市机动车增加近8万辆,总体保有量达到387万辆,位居全国第7。

西安地铁集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9月30日,西安地铁客流为333.8万人次。西安公交集团也公布了国庆节假日期间,西安市区内的公交运输情况:市区路线共累积出车45998部,运送乘客1507.74万人次,公交旅游路线累计运送旅客325.9万人次。以上数据显示,西安交通部门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旅游出行方式,提升客运服务品质,努力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让出行变得更加美好。

旅游产业链协同作用

旅游产品具有不可移动性,旅游者必须抵达旅游目的地,才能消费旅游产品,才可能实现旅游产品的价值。对旅游产业而言,旅游活动的完成,不仅需要体验景区景点,还需要交通运输业、通讯业、物流业、酒店业以及各政府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因此要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就应提高各行业信息交流与协作,提升行业间资源共享,完善文化旅游产业链条。

旅游产业集群的共同发展

根据《2019-2020西安游客大数据分析报告》,2019农历春节陕西省共接待游客4765.88万人次,其中,西安大唐不夜城387.27万人次,同比增长235.59%,大雁塔景区接待94万人次,同比增长71.53%;秦始皇帝陵接待38.47万人次,同比增长4.64%;城墙景区接待15.49万人次,同比增长4.73%;永兴坊接待100.02万人次;白鹿原影视城接待19.22万人次;南门文化礼仪广场接待24.91万人次;大明宫接待60.50万人次;周至水街接待96万人次;昆明池景区接待57.8万人次。以上数据充分显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应立足地域的历史文化特色,依托本城市独特的文化积淀,因地制宜整合旅游资源,加强行业间的横向、纵向联系,以实现共同快速发展。

政府的政策支持

将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名片,其构建和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调控旅游产业发展的手段包括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等行政手段。2020年初,大唐不夜城经历了短暂的关闭,在西安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曲江新区设立规模达10亿元的“文旅企业纾困投资基金”,出台四项扶持政策,发放10万份总金额2000万元的电子消费券,以对应对整体环境的变化,推动西安文商旅产业振兴,全面助力经济复苏。以上数据充分显示,当地政府出台的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和法规能够优化旅游资源配置,进一步促进旅游经济的合理分配和科学发展。

模型构建与分析

本文采取的数据分析模型,依据产业集聚体系,挑选了影响城市历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六大具体的区位影响因子,以历史文化旅游产业街区集群中某一方面所构成的影响为标准进行探索性研究。

本模型采用动态广义矩估计(动态GMM)模型,对可能会影响历史文化旅游产业聚集的六个区位因子:旅游资源禀赋、客源市场情况、交通区位、旅游产业链协同作用、旅游产业集群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之间的关系构建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模型中,Urgap-i,i表示城市历史文化旅游产业的总聚集力,β为各核心解释变量回归系数,X表示控制变量,μ表示各控制变量回归系数。

依据公式,再结合2020年大唐不夜城旅游面板数据,运用STATA 16.0软件,进行动态差分估计。可以看出,AR序列相关检验和Hansen检验的p值均大于0.05,均接受“扰动项不存在序列相关”的原假设,表明估计结果真实有效,贴近实际情况。同时,通过逐步加入控制变量的方法,对本模型回归结果的稳健性进行检验,发现加入各个控制变量后,动态系统的估计结果,变量的回归系数并没有太大改变,表明模型和参照系数选择合理,回归结果真实有效,具有相对稳定性。

旅游资源禀赋、客源市场情况、交通区位、旅游产业链协同作用、旅游产业集群和政府的政策支持的回归系数为正,且通过了1%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表明6大区位影响因子,跟历史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力全部正相关。

第一,定位越准确,历史文化旅游特色街区的产业集聚效果越明显。将历史文化旅游特色街区作为城市旅游的优势产业,一定要结合现实条件,精准定位,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占据优势地位,集聚程度高,发展水平高,可以有效的增加旅游收入,提高旅游产业效率,产业集聚效果明显。

第二,特色越明显,历史文化旅游特色街区的产业集聚效果越好。大唐不夜城这样现象级的特色街区代表了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禀赋的高度,对于本地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有着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历史文化旅游特色街区特色越明显,开发水平越高,越容易呈现出集聚化发展。进一步增加这样现象级的历史文化特色街区,越有带头示范效果。

越协同发展,历史文化旅游特色街区的产业集聚效果越明显。西安是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旅游资源丰富。从产业融合视角来看,积极探索协同发展模式,与其他特色景点通过战略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和客源共享,实现互利多赢的多维一体发展格局。

猜你喜欢

大唐西安特色
梦里大唐知多少
西安2021
Oh 西安
寻迹大唐
特色种植促增收
梦回大唐
如何在大唐朋友圈优雅炫富
中医的特色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完美的特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