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021-03-08孟素芹利津县文化活动中心

文化产业 2021年32期
关键词:编目书籍图书

孟素芹 利津县文化活动中心

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并且很多行业开始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改革,这其中图书馆也打破了传统运行模式,对各类生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文章对图书馆采编工作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究与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措施以提高采编工作效率。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图书馆开始向着数字图书馆的方向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丰富了采编工作模式,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来发展和运作数字图书馆,优化配置并充分利用各类管理资源。其中,采编工作是图书馆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改变了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为了能够合理利用管理资源,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图书馆需要对采编工作加以创新,打破传统桎梏,确保采编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图书馆采编工作现状

图书馆现有的资源是开展图书采编工作的关键,同时也是全面落实采编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应该重视图书馆的资源利用,保证采编工作的顺利运行。但是到目前为止,采编工作形式复杂是公共图书馆在开展采编工作时存在的最主要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也严重影响了采编工作的开展:

自身业务素质存在问题

当前,图书馆在开展采编工作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不能对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合理分配。在采编工作进行的过程中,编目、采访等各项工作需要专人负责,要求采编人员具有较好的独立性,并且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但是,这也就导致了工作人员只熟悉自己的工作内容,而对他人的工作内容不了解,这种状况的出现,导致图书馆不能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一旦出现问题,工作人员就会互相推诿,使工作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也使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受到影响。除此之外,图书采编工作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因此,图书馆内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难以提高。

其次,采编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在网络技术发展的前提下,开展图书采编工作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储备和专业知识,但是部分工作人员不仅不能够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而且不了解网络技术的运用,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利于采编工作的顺利开展。

最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低。部分图书馆的采编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较低,不能全面了解计算机和外语,再加上不能运用计算机来进行采编工作,这也就导致其自身发展与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速度不匹配,使图书馆采编工作的效率受到严重影响。

购书经费紧张

虽然当前我国的综合实力在不断提升,但是也加快了物价的增长速度,例如文献资料的购买价格呈上涨趋势。为了能够有效控制物价的增长速度,我国出台了有关政策,加大对图书馆的帮扶力度,注入大量资金。但由于人们的阅读需求在不断上升,政府的扶持力度依然难以满足图书馆的发展需求,再加上在采购文献资料时,图书馆使用单一落后的管理措施和采购策略,从而影响了采编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同时,工作人员也不能对采编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工作内容进行规范管理,不能真正体现出购买书籍资料的意义,促使购书经费的使用效率降低。

采编人员缺乏服务意识

工作人员在进行传统采编工作时,只需要编目和上架新进入图书馆内的书籍和资料,而不能考虑读者读书的舒适性,加大了采编工作人员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感。除此之外,采编工作人员在工作时,会出现观念误差,认为自己只需要做好采编工作,完成文献资料的编目工作,就可以让读者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但是如果不能重视两者之间的关系,导致采编工作的开展受到了抑制,将难以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不能规范图书文献的编目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市场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出版物,但是在书籍当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随着书籍的逐渐增多,采编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也在不断提升,很难规范化地开展采编工作,降低了采编工作质量。此外,由于部分采编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这也就导致在进行编目工作时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不能规范化地开展编目工作,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和书籍查找效率。

信息化时代图书采编工作的主要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可以得知,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图书馆采编工作效率,并且可以有效提升图书馆的管理质量和水平。同时,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高效完成各个环节作业,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减少图书馆的劳动成本和劳动力。

更新工作观念

要想将网络技术的优势和作用全面体现出来,那么所有工作人员在进行采编工作时,都需要更新工作理念,改变以往手工劳动的方式,及时沟通和联系其他部门,实现资源共享。此外,也应该重视工作的核心内容,确保图书馆能够持续发展。除此之外,采编人员在进行编目工作时,除了应该开展查重、分类工作之外,还需要对编目工作进行验收。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采编工作人员和读者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密切,同时也会对读者的实际需求有所了解。

对工作流程进行简化

通过采编工作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采编工作以实现图书管理的自动化,在图书馆采编工作当中广泛应用计算机管理技术,可以更加方便工作人员开展采编工作;同时,也可以避免工作量增加。此外,在信息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图书馆的编目数量在不断上升,改变了采编工作的工作流程,为了使图书馆工作效率有所提升,管理人员需对采编工作进行不断的分析和研究,结合不同形式来开展业务工作,确保有针对性地开展采编工作。借助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图书管理和采编工作,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简化工作流程,稳定落实采编工作。

实现资源共享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为了能够真正落实图书馆采编工作,其相关人士应该关注数字化图书馆的运行方式,共享馆内文献资源。通过对数字图书馆的书籍与资源共享的数据分析,可以加强图书馆与外界之间的联系,更好地对数据库进行构建,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减少,降低工作成本,有效提高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在新时代的引领下,工作人员需要对自身专业技能进行培养,掌握更多的采编工作技巧,采用创新性的管理策略和手段,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展采编工作,以更好地为读者进行服务,保证图书馆的持续发展。

开拓新职能

为了可以让读者获取更多的资源,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始利用自身的数据库建立特色文学数据库,制定更加长远的采编目标,有效改进落后的运行方式,将文学资源建设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目前,图书馆管理人员较为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图书馆的综合实力得以提升,并借助于网络技术来实现信息数字化的探索,使采编工作效率有所提升,从而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

改变了图书采编方式

网络技术的运用改变了图书采编方式,改变了传统人工采购的方式,使其向着线上采购的模式转变。使用线上采购方式,不仅可以对图书采编过程进行优化,同时,也避免了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当前,我国互联网技术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不仅使人们的通讯方式发生了改变,同时也使人们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降低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采编工作的效率,由此可以看出,图书采编方式受到网络技术的影响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可以高质量地开展。

改变了采编对象

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图书馆采编对象。在以往进行采编工作时,主要对象是图书馆的图书和报纸等。但是,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书本已经不仅仅是文字的单一载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开始阅读电子图书和电子文档,为了使读者的阅读需求得到满足,就需要储存一部分电子文献资料;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采编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图书馆逐渐开始实行智能化采集工作,因此,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得以提升。

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在信息化时代的新特点

采编对象多元化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文献资料已经从原本的纸质载体逐渐转变成电子载体。为此,需要对图书馆储备资源的方式进行创新,不仅需要储备纸质的文献资料,还应该储存电子信息资料。文献资料表现形式的改变也使采编工作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如果依然使用传统方式在图书馆进行数据文献管理,那么就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脚步,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所以,在图书馆采编人员开展工作时,应该充分运用当前的网络技术,以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并通过多样化的途径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更加专业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采购途径多元化

在以往对文件资料进行储存时,一般都是实体书店购买,但是社会经济发展使购买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原本的线下购买转变为线上网店购买,促进了网购模式的发展。为了提高书籍的采购效率,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实行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来采购书籍,因此,拓宽了图书的采购渠道,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采购方式。当前,人们采购在图书馆所看到的书籍时,不仅可以到线下书店采购书籍,也可以在线上采购书籍,图书馆作为中间平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图书馆要想长久发展,就需要建立电子书店,方便读者网购,这样才能够满足信息化时代要求。

采编工作的一体化

就传统采编工作模式而言,采编工作相对比较独立,在对书籍序号进行排序和编辑时需要使用机器,但是在新书材料购买完成之后,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对新书进行管理,需要完成采编工作之后再上架,导致新书无法及时使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增强了工作效率,可以更好地管理数据库内部的文件信息,为公众提供更加方便的图书借阅服务,实现了采编工作的一体化发展。同时,也可以加强访谈者和编目员之间的联系,形成新的整合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图书的采购速度,同时也会减少图书的采编量,缩短采编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信息化时代公共图书采编新思路

充分考虑读者需求,对自身产品服务进行创新

信息化时代开展图书管理工作,工作人员需要从读者的实际需求出发,对自身的采编工作模式加以创新,对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公共图书馆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服务于读者,使读者可以在图书馆查阅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在采编工作开展时,工作人员需要充分了解读者的实际需求,并且可以在运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平台来推荐书籍,使读者的多样化需求得到满足。除此之外,采编人员需要对读者的需求有充分的了解,密切关注读者,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读者。为此,工作人员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网民的意见进行收集,从而可以更加有深度地开展采编工作,使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

提高采编人员的专业素养

图书馆在招聘采编人员时,应该提高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打造一支专业的工作团队。采编工作的质量会受到工作人员个人素质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图书馆的作用,就要建设一支专业化的采编队伍,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以确保更好地服务读者。

优化整合信息服务体系

对信息服务体系进行整合和优化,能够有效提高图书馆采编工作质量。同时,工作人员在开展采编工作时,应该对整体工作内容有充分了解。优化和整合信息服务体系,需要结合各项因素,对采编项目进行细致划分,从而能够制定完善的采编工作流程,更好地开展采编工作。比如,可以强化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使其能够借助于数字化技术来对资料进行保管,并且可以使用新媒体技术来展示文献资料。同时,还需要充分了解用户实际需求,以快速处理各项资料数据,并且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更好地为读者进行服务,并开展一体化采编工作,有机结合各相应业务,从而提高采编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对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加以创新,那么就会使采编工作的开展受到限制。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采编工作,并且对采编流程进行调整,使经费紧张问题得到缓解。同时,还需要采取培训措施来提高财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并对图书馆采编工作进行规范,将采编工作的实际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此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来进行资源共享,有针对性地解决在开展采编工作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对图书馆的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以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猜你喜欢

编目书籍图书
鲁迅与“书籍代购”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
粤剧编目整理之回顾与展望
班里有个图书角
CALIS联机合作编目中的授权影印书规范著录